- 年份
- 2024(3779)
- 2023(5683)
- 2022(5040)
- 2021(4841)
- 2020(4196)
- 2019(9653)
- 2018(9563)
- 2017(20397)
- 2016(11141)
- 2015(12454)
- 2014(12647)
- 2013(12724)
- 2012(12200)
- 2011(11092)
- 2010(11636)
- 2009(11533)
- 2008(11582)
- 2007(10638)
- 2006(10138)
- 2005(9540)
- 学科
- 济(45920)
- 经济(45862)
- 管理(35247)
- 业(34606)
- 企(26956)
- 企业(26956)
- 方法(18629)
- 财(17480)
- 数学(16912)
- 数学方法(16653)
- 中国(15394)
- 农(14967)
- 制(12978)
- 税(12721)
- 税收(11942)
- 收(11867)
- 贸(10840)
- 贸易(10834)
- 银(10699)
- 银行(10697)
- 易(10619)
- 行(10268)
- 务(10140)
- 财务(10117)
- 策(10106)
- 财务管理(10097)
- 企业财务(9607)
- 农业(9279)
- 融(9023)
- 金融(9023)
- 机构
- 学院(164680)
- 大学(164107)
- 济(75010)
- 经济(73328)
- 管理(62869)
- 研究(55584)
- 理学(52280)
- 理学院(51798)
- 管理学(51079)
- 管理学院(50757)
- 中国(47041)
- 财(42531)
- 京(34543)
- 财经(31644)
- 科学(28537)
- 经(28424)
- 所(28345)
- 江(26124)
- 中心(25375)
- 研究所(24306)
- 北京(23283)
- 财经大学(23115)
- 经济学(22774)
- 农(21537)
- 州(21209)
- 经济学院(20541)
- 范(20217)
- 师范(20111)
- 院(19546)
- 业大(18245)
- 基金
- 项目(90182)
- 研究(71544)
- 科学(71103)
- 基金(65189)
- 家(54189)
- 国家(53695)
- 科学基金(45757)
- 社会(45010)
- 社会科(42723)
- 社会科学(42711)
- 省(33445)
- 教育(33125)
- 基金项目(32954)
- 编号(30670)
- 资助(28886)
- 划(28668)
- 成果(27656)
- 自然(27359)
- 自然科(26671)
- 自然科学(26664)
- 自然科学基金(26179)
- 部(21664)
- 课题(21376)
- 性(20036)
- 重点(19712)
- 发(19529)
- 教育部(19091)
- 项目编号(19035)
- 人文(18671)
- 制(18166)
共检索到272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大海
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汪大海一、优惠政策与国民待遇问题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初期,优惠政策确实起到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优惠政策效用递减,其所带来的负效应却愈发突出。如由于税收减免优惠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合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东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在经历了1992年和1993年的大幅度增长后,1994年和1995年进入了增幅较小的稳定发展阶段。据国家工商管理局提供的资料,到1995年底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户数是22万家,比上年增长9.4%;外方投资者1995年底实际出资426亿美元,累计出资额达1456亿美元;企业纳税额折成美元为8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陶士贵
复关,将在市场准入、内外资平等竞争环境的形成、减少外国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等方面显著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但外商投资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对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为此,我国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国内市场,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扩大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探索新的合作经营方式,对配额较紧的商品优选技术先进型外资项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当前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对外经济学组1995年8月7日~8日,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对外经济学组和中国轻工总会联合在北京召开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问题学术研讨会,学组组长戈辉同志主持会议。来自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轻工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小涓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受资国,国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日趋显著,因此,认真研究我国“复关”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时调整我国的有关法规和政策,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 一、“复关”对我国吸收外商 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 (一)新投资领域开放对增加引进外资数量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截止1994年底,中国已累计批准22.1万多个外商直接投资(FDI)项目,外商协议金额为2990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近920亿美元。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投资总量已较大,每年吸收规模名列世界前茅。 从1979—1993年15年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金额已达618.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包括外债)总额1337.9亿美元的44.9%。在我国外资结构中比重近半。据初步统计,1994年外商直接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雷根强 黄秀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伯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包群 阳小晓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多地是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且,FDI的技术扩散效应直接决定于东道国的吸收能力。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表明在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中,人力资本存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丰裕度决定了我国对FDI的技术扩散效应的吸收程度,从而最终影响到经济增长。
关键词:
吸收能力 技术外溢 人力资本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杨志远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也是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吸收外商投资虽然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但仍要不断发现实践中的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和获得新认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张薇薇
2012年,我国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三年来首次出现下降。2013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寻求走出低谷之路,复苏和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增速回升预期确立,这对吸收FDI会产生深刻影响。一、2012年我国吸收FDI回顾2012年,我国吸收FDI呈现两大特点:一是FDI流入规模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思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产量、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长期以来受政策、外部经济环境和其自身建设周期长、效益回收慢等特点所限,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导致资金不足并影响了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入世以后,我国钢铁工业将首当其冲地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为此,本文对钢铁工业如何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国 钢铁工业 外商直接投资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