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5)
- 2023(9970)
- 2022(8232)
- 2021(7730)
- 2020(6593)
- 2019(15030)
- 2018(15295)
- 2017(29006)
- 2016(15672)
- 2015(17469)
- 2014(17621)
- 2013(17636)
- 2012(16188)
- 2011(14556)
- 2010(15254)
- 2009(14848)
- 2008(15200)
- 2007(13751)
- 2006(12849)
- 2005(11744)
- 学科
- 业(82204)
- 济(70946)
- 经济(70845)
- 企(65070)
- 企业(65070)
- 管理(55948)
- 农(45304)
- 农业(29760)
- 方法(29058)
- 业经(28472)
- 财(24614)
- 贸(21411)
- 贸易(21402)
- 制(21152)
- 数学(21133)
- 数学方法(21059)
- 易(20976)
- 中国(20284)
- 务(17067)
- 财务(17053)
- 财务管理(17033)
- 体(16191)
- 企业财务(16047)
- 技术(15755)
- 策(15381)
- 体制(13017)
- 银(12530)
- 银行(12524)
- 划(12393)
- 和(12331)
- 机构
- 学院(235615)
- 大学(227513)
- 济(110494)
- 经济(108686)
- 管理(95844)
- 理学(81449)
- 理学院(80810)
- 管理学(80093)
- 管理学院(79662)
- 研究(73759)
- 中国(62650)
- 财(53312)
- 农(48924)
- 京(46653)
- 财经(40892)
- 科学(38215)
- 江(37549)
- 经(36957)
- 农业(36847)
- 所(36431)
- 业大(34375)
- 中心(34022)
- 经济学(32882)
- 研究所(31854)
- 经济学院(29937)
- 北京(29457)
- 财经大学(29440)
- 经济管理(29048)
- 州(28962)
- 商学(27165)
- 基金
- 项目(139154)
- 科学(110849)
- 研究(110791)
- 基金(101068)
- 家(84331)
- 国家(83337)
- 社会(73426)
- 科学基金(72843)
- 社会科(69259)
- 社会科学(69239)
- 省(55565)
- 基金项目(53512)
- 教育(48928)
- 编号(47101)
- 划(43762)
- 自然(42378)
- 自然科(41365)
- 自然科学(41354)
- 自然科学基金(40678)
- 资助(39862)
- 成果(37790)
- 业(34802)
- 部(32670)
- 创(32153)
- 发(31677)
- 课题(30768)
- 制(30589)
- 性(30082)
- 国家社会(30034)
- 重点(29991)
- 期刊
- 济(136086)
- 经济(136086)
- 研究(74471)
- 农(52847)
- 中国(47681)
- 财(42474)
- 管理(37818)
- 农业(35270)
- 融(29057)
- 金融(29057)
- 业经(29034)
- 科学(28263)
- 学报(26893)
- 大学(22852)
- 学学(21766)
- 技术(21142)
- 教育(20972)
- 财经(20550)
- 经济研究(20041)
- 问题(19722)
- 业(18105)
- 经(17799)
- 贸(16981)
- 世界(14718)
- 农村(14655)
- 村(14655)
- 国际(14400)
- 技术经济(14240)
- 农业经济(14130)
- 商业(13331)
共检索到372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闯 孟奎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整个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本文在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现状及背后深层次的制度约束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最新精神提出了我国后刘易斯时代农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后刘易斯时代 农业改革 市场 政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大才
农业改革开放滞后的利益格局分析邓大才尽管农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但是由于指导思想的错位,改革重心的转移,尤其是当旨在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某些关键环节上的改革却一直难以充分展开和深化,一些至关重要的组织与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经济发展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因此,在劳动力继续转移的情况下,保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文把中国农业发展置于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背景之下,考察其面临的挑战,认为在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有赖于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朝着市场均衡方向持续提高。本文建议,在本世纪以来粮食比较优势提高的基础上,实施主动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一个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邱曙辉
存在"四难"现象传统信贷模式依然占主导,"抵押担保难"仍是制约金融有效供给的主要障碍。虽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巨大潜力,但农村传统信贷模式依然占主导,一些针对农村抵押担保不足的创新产品更多停留在点上而难以普及到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三农"贷款总量中,有抵押担保的超过80%。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滞后,"资产流转处置难"是制约两权抵押贷款推行的主要因素。当前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虽然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锡庆 干锦春
古巴地处热带,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具备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由于其领导人卡斯特罗,为世人瞩目。为了生存,古巴也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的改革。古巴政府首先在农业部门推出了以分散化管理为主要特点的农村改革。与农业改革配套的还有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古巴的改革是谨慎的、渐进的。他注意借鉴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改革中注重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依然坚持把有限的物质财富以最公平的方式进行分配,保证了整个社会的团结与和谐。目前,古巴政府正在认真总结改革经验,相信此番改革会不断深入推进下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邱曙辉
存在"四难"现象传统信贷模式依然占主导,"抵押担保难"仍是制约金融有效供给的主要障碍。虽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巨大潜力,但农村传统信贷模式依然占主导,一些针对农村抵押担保不足的创新产品更多停留在点上而难以普及到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三农"贷款总量中,有抵押担保的超过80%。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滞后,"资产流转处置难"是制约两权抵押贷款推行的主要因素。当前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虽然在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闯 孟奎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思路,我国农业改革可以从市场和政府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农业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完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两个市场;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把政府没做好的事情做到位,把政府伸长的手收回来,既要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又要克服政府监管缺位。第一、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建立,使之更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俊杰 李宗尔 时保华
产业化是我国农业改革的根本取向武功农科中心协委会杨俊杰,李宗尔陕西省农科院时保华当代世界农业的发展新趋势和演化已形成了明显的两大格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农业普遍实现了现代化之后,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发达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依然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丽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清馨 张建波
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张清馨张建波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一产业,它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能否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能否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稳定建立和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大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姚毓春 张艳敏 李冰
苏联由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农业,导致农产品极度短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得以逐步发挥,并成功跻身世界农业大国之列。坚实的农业基础是保障俄罗斯在面对俄乌冲突局势升级、西方国家对其采取极限经济制裁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经济平稳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回顾俄罗斯农业改革历程,可以分为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导向的激进改革、以减负和扶持为主要手段的政策调整、以安全和高效为目标的深化改革三个阶段。通过对俄罗斯农业改革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可以判断,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俄罗斯农业政策趋于稳定,这可以为中俄两国农业合作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清晰的政策预期。同时,由于俄罗斯农业发展的政策方向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加之中俄关系持续向好,两国具备开展农业合作的有利条件。未来,中俄两国要加强农业合作顶层设计,建立多层次农业合作体系,完善两国在农业投资方面的法律政策,不断完善中俄两国农业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霍生平 熊洁 李玉梅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选择的农民工雇佣关系普遍具有非正规化、短期化、外源化、歧视化等维度特征,但是在我国渐入"刘易斯拐点"后,企业农民工雇佣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农民工雇佣关系需向正规化、长期化、内源化、非歧视化的新形态演变。从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视角,分析描述"刘易斯拐点"后企业农民工雇佣关系形态演变的三个阶段。进而,引入具体案例,应用数理方法、雷达图法分析企业、农民工、政府、工会及其它主体通过谈判协商达成雇佣关系新形态的多元合作博弈机制,为此,企业、农民工、政府、工会及其它主体应当构建推动雇佣关系形态演变的多元协同共建体系。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农民工 雇佣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宫玉涛
农业改革是朝鲜经济改革的切入点,也是重点。朝鲜政府对农业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粮食产购销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对朝鲜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钧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学术界正在激烈争论的"刘易斯拐点",并详细介绍了争议双方的主要观点。笔者认为,从表面上看,争论的焦点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刘易斯拐点"到达时间、判断依据的分歧,实际上是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理解不同引起的。尽管争议双方预测"刘易斯拐点"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争论双方都认为,创新制度,加强劳动力就业和培训管理,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 工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