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528)
- 2022(4065)
- 2021(3910)
- 2020(3505)
- 2019(8191)
- 2018(8566)
- 2017(17153)
- 2016(9360)
- 2015(11160)
- 2014(11386)
- 2013(11515)
- 2012(11218)
- 2011(10235)
- 2010(10907)
- 2009(10535)
- 2008(10661)
- 2007(9865)
- 2006(9258)
- 2005(8880)
- 2004(7749)
- 学科
- 济(39928)
- 经济(39873)
- 管理(24580)
- 业(22918)
- 贸(19630)
- 贸易(19615)
- 易(19057)
- 企(17000)
- 企业(17000)
- 方法(14654)
- 中国(14173)
- 农(12902)
- 数学(12380)
- 制(12366)
- 数学方法(12186)
- 财(10124)
- 银(9384)
- 银行(9369)
- 行(9006)
- 体(8314)
- 地方(7947)
- 业经(7767)
- 出(7687)
- 关系(7650)
- 学(7536)
- 农业(7389)
- 融(7384)
- 金融(7381)
- 税(7050)
- 制度(6960)
- 机构
- 大学(142547)
- 学院(141886)
- 济(63875)
- 经济(62390)
- 研究(50635)
- 管理(48673)
- 中国(41682)
- 理学(39411)
- 理学院(39001)
- 管理学(38457)
- 管理学院(38207)
- 财(33143)
- 京(30498)
- 科学(27107)
- 所(26514)
- 财经(24757)
- 江(24405)
- 中心(23483)
- 研究所(22920)
- 农(22537)
- 经(22001)
- 北京(20517)
- 州(19728)
- 经济学(19686)
- 范(19151)
- 师范(19009)
- 财经大学(17881)
- 经济学院(17816)
- 院(17777)
- 农业(17353)
- 基金
- 项目(75244)
- 研究(59920)
- 科学(57284)
- 基金(52404)
- 家(44029)
- 国家(43636)
- 社会(36355)
- 科学基金(35288)
- 社会科(34301)
- 社会科学(34295)
- 省(28866)
- 教育(28003)
- 基金项目(26485)
- 编号(26180)
- 划(24423)
- 成果(24347)
- 资助(22792)
- 自然(20251)
- 自然科(19700)
- 自然科学(19694)
- 自然科学基金(19302)
- 课题(18841)
- 部(17743)
- 重点(16978)
- 发(16903)
- 性(16767)
- 年(15854)
- 项目编号(15403)
- 教育部(15286)
- 社科(15269)
共检索到245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连成
我国同俄罗斯乌克兰经贸合作问题实地考察郭连成1991年苏联解体,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纷纷走上独立的政治经济发展道路。与此相关,我国同前苏联的经贸合作关系也由一个国家迅速扩展为15个国家,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俄罗斯是前苏联的最大加盟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连成
俄罗斯、乌克兰私有化问题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两国私有化的现状和若干特点,进而对两国的私有化做了较为详细的总体评价和前景展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庆平 侯铁建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与乌克兰经贸关系已由商品贸易结构单一、服务贸易额较小、技术贸易水平低下,发展成为商品贸易内容较丰富、贸易结构趋向合理、服务技术贸易额大幅增加的态势,但整体上中乌经贸合作水平仍然偏低。中乌两国有必要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入手,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构建双边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只有发挥政府的制度供给功能,稳定企业的预期,才能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构建可靠的制度保障;只有培育有长期的战略意义的大项目,才能为两国间的长期全面合作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朱显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秀冬
1992年以来,俄罗斯、乌克兰的经济形势都十分严峻。处于深刻危机之中。经济危机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加速下滑,物价飞速上涨,重要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消费品市场供应更加紧张,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卢布、库邦比价暴跌不止,财政赤字急剧增加,对外贸易继续下降。两国经济的全面衰退具有长期性,近期内不会有很大转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曲文轶 苏兆荣
因乌克兰危机与西方交恶后,俄罗斯地缘经济"向东转"成为热议的话题。本文利用俄罗斯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数据详细考察了俄地缘经济的演变进程,结果发现,截至目前俄罗斯对于欧洲的实质依赖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特别是在能源和原材料的出口、吸引外资,以及对于部分关键的高科技产品的进口依赖上。与此同时,与西方地缘政治关系恶化,事实上推动俄罗斯加快了地缘经济"向东转"的步伐,尤其在进口贸易方面,亚太取代欧洲成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不出所料大幅提升了在俄罗斯外贸中的份额,但在俄对外融资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在资金和技术上尚无法完全替代欧洲的作用,这可能也是部分俄罗斯学者质疑"向东转"战略的原因之一。不过从更长时期考察,由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亚太这一根本性因素所决定,俄地缘经济联系"向东转"的进程事实上是持续、稳定推进的。假以时日,俄地缘经济联系从根本上转向亚太将会不可逆转。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 地缘经济 俄罗斯 向东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力平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同属于东斯拉夫民族,语言、文化比较接近,形成统一国家的历史较长,被认为是前苏联的基础和骨干。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等也都大体相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广云
俄罗斯、白俄罗斯相继独立后 ,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两国国家关系的不断升级而逐步向前发展。目前双方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白俄罗斯已成为俄罗斯的第 3大贸易伙伴。然而 ,就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而言 ,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并不是很高。俄白经济体制、具体经济政策法规的非趋同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双方只有共同努力循序渐进地使两国经济体制趋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投资规模和商品出口并在入世问题上协调一致 ,才能使双方经贸合作关系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俄罗斯 白俄罗斯 经贸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军梅,黎嫒菲
在全球化背景下 ,研究俄罗斯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对改善转型国家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冷战后 ,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发展较快 ,尤其是双边经济合作在不断加强。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而俄欧关系对欧盟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贸易、投资及其他经济合作方式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俄罗斯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关系 ,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对于我们同俄欧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全球化 俄欧经贸合作 PCA协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莉华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俄罗斯外交转向东方。俄罗斯民众对中俄美大国的三角关系看法有所改变,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美之间结构性矛盾的存在使大多数俄罗斯人对美国持负面看法;乌克兰危机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俄罗斯民众对华评价总体上越来越友好。由于对中国的依赖、特别是经济依赖进一步加深,俄罗斯对中国仍存在一定的防范心理。在此背景下,中俄应进一步加强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坦率就敏感问题交换意见,以增进相互了解、消除疑虑、加强战略互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伟 高志刚
20世纪以来,俄罗斯经历了乌克兰危机、西方经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经济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的俄罗斯政治经济战略势必波及中俄经贸合作,进而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本文从贸易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合作方面,基于计量模型剖析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过程及关联因素。研究表明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提升了中国在俄贸易伙伴国中的地位,促使俄与中国产能合作的意愿强烈,直接投资和产能合作逐渐成为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动力;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对中俄罗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中俄政治关系对贸易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提高中国对俄罗斯投资、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在俄罗斯进口比重的机遇期,亦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期。经济强势崛起的俄罗斯和经济体系全面崩溃的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均有重要影响,在与其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过程中,中国恰到好处地拿捏平衡其中的大国利益边界至关重要。
关键词:
俄罗斯 国家经济安全 中俄经贸合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曹阳
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是日本对外贸易的重要发展方向。俄罗斯入世,总体上将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但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有可能降低日本在俄罗斯经济战略中的地位;日本商品将在俄罗斯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俄罗斯将会成为日本吸引外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日本政府采取的对策是,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统筹规划,尽量消除两国间贸易的不平衡;改变日俄不合理的贸易结构,进一步提高日本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改善日本吸引外资的环境,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康
1996年3月18日至4月1日,我作为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考察团的一员赴俄罗斯实地了解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情况,现将考察结果介绍如下。 一 1.俄罗斯经济开始稳定。一度暴涨的物价和暴跌的汇率得到控制。据介绍,自1995年7月俄政府开始建立卢布汇率摆动走廊以来,卢布与美元的汇率一直控制在4300—4900卢布兑换1美元的范围内。物价涨幅去年明显下降,为4%,我们在俄期间物价基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林合明,金岩
俄罗斯的“军转民”及与中国经贸合作的前景林合明,金岩在“冷战”时代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俄罗斯的“军转民”刻不容缓,并成为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由于“军转民”实施的快慢及成功与否在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晶 张庆萍
全球化背景下利用国际粮食资源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基于国内需求水平、国际市场供应水平和供给潜力分析,小麦是今后值得重点考虑的粮食品种选择。前苏联地区曾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市场,经过解体后10年的农业生产恢复,2002年重新进入世界粮食出口市场,小麦生产量和出口量不断扩大,在国际小麦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给国际粮食市场的贸易格局带来了新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利用前苏联地区的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小麦市场的潜力、利弊和前景,认为中国利用该地区的小麦市场利大于弊,未来应该将这3个国家纳入中国布局全球粮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框架当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