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1)
- 2023(8399)
- 2022(7178)
- 2021(6496)
- 2020(5700)
- 2019(13395)
- 2018(13522)
- 2017(27268)
- 2016(15083)
- 2015(17389)
- 2014(17773)
- 2013(18074)
- 2012(17315)
- 2011(15916)
- 2010(16059)
- 2009(14988)
- 2008(15136)
- 2007(13862)
- 2006(12178)
- 2005(11234)
- 学科
- 济(65974)
- 经济(65883)
- 管理(46032)
- 业(40120)
- 方法(31836)
- 企(31120)
- 企业(31120)
- 数学(28823)
- 数学方法(28586)
- 中国(19057)
- 农(18308)
- 财(17371)
- 环境(16270)
- 制(16061)
- 学(14639)
- 贸(13648)
- 贸易(13640)
- 银(13405)
- 银行(13377)
- 易(13303)
- 行(12793)
- 业经(12174)
- 融(11668)
- 金融(11666)
- 地方(11479)
- 农业(11298)
- 和(11056)
- 划(10599)
- 体(9889)
- 务(9836)
- 机构
- 大学(230475)
- 学院(228305)
- 济(99083)
- 经济(97046)
- 管理(86656)
- 研究(77368)
- 理学(73833)
- 理学院(73027)
- 管理学(71915)
- 管理学院(71494)
- 中国(60870)
- 京(48582)
- 财(47875)
- 科学(46316)
- 所(40249)
- 农(39314)
- 财经(37662)
- 研究所(36165)
- 中心(35798)
- 江(34307)
- 业大(34083)
- 经(33912)
- 经济学(31418)
- 北京(31312)
- 农业(31208)
- 经济学院(28683)
- 范(28577)
- 师范(28288)
- 财经大学(27627)
- 院(27368)
- 基金
- 项目(143598)
- 科学(111617)
- 研究(104734)
- 基金(103753)
- 家(90205)
- 国家(89509)
- 科学基金(75062)
- 社会(66350)
- 社会科(62893)
- 社会科学(62870)
- 省(55656)
- 基金项目(55219)
- 教育(47531)
- 自然(47457)
- 划(47413)
- 自然科(46228)
- 自然科学(46209)
- 自然科学基金(45352)
- 编号(42814)
- 资助(42692)
- 成果(35297)
- 部(32907)
- 重点(32640)
- 发(31793)
- 创(29253)
- 课题(29156)
- 科研(28028)
- 教育部(27938)
- 创新(27552)
- 国家社会(27274)
- 期刊
- 济(108959)
- 经济(108959)
- 研究(67802)
- 中国(42284)
- 财(36665)
- 学报(35193)
- 农(35145)
- 科学(32067)
- 管理(29497)
- 大学(26178)
- 学学(24737)
- 融(24370)
- 金融(24370)
- 农业(23199)
- 教育(19505)
- 财经(18907)
- 技术(18654)
- 业经(17782)
- 经济研究(17396)
- 经(16191)
- 问题(15573)
- 贸(13145)
- 理论(12298)
- 业(12255)
- 技术经济(12199)
- 统计(11843)
- 商业(11352)
- 实践(11092)
- 践(11092)
- 国际(10708)
共检索到340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宁 赵涛 林涛
分析了我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及生活消费(2000~2009年)的能源消耗与其所产生的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度,根据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找出了影响碳排放的关键能源因素,引入了含有趋势系数的灰色关联度,进一步分析了能源消耗增长率与碳排放增长率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各行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消耗 灰色关联度 趋势系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屹 王璐 张赟
传统的灰色关联模型在进行经济管理的相关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计算结果中可能出现计算结果失真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构建改进灰色关联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与各产业耗能的相关性问题,并根据得出的实证结论,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改进灰色关联 能源消耗 产业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运用动态面板GMM建模技术,从总量和强度探讨1991~2010年我国主要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各类特征承接外包间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承接国外中间环节的外包业务是我国出口贸易中引致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量,加工品、基本材料是引致碳排放过度的最主要生产环节,而零配件承接易导致能源总量过度消耗。
关键词:
承接外包 能源消耗 碳排放 投入产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奥 武春友
水资源作为一种可耗竭性资源,在农业、工业和生活部门的消耗量非常大,这种消耗配置格局是否合理有待于研究。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0-2008年中国水资源消耗总量与农业、工业和生活部门耗水量的配置进行关联度测算,以探求各部门耗水量配置对水资源消耗总量的影响程度,继而将生态学中的生态位评估模型引入到水资源消耗配置评价中,对水资源消耗总量在各部门的消耗配置进行适宜度测算,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部门耗水量与中国水资源消耗总量的灰色关联程度最高;②2008年中国水资源消耗配置的适宜度水平最高,水资源消耗总量在农业、工业和生活部门实现较优配置。通过对中国水资源消耗总量在各部门配置的关联度和适宜度测算,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春春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而在诸多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中,人口因素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选择较全面的人口因素衡量指标,基于一种较新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广东省碳排放的人口、经济、技术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率是影响广东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水平对广东省碳排放量的影响甚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模型 人口 经济 技术 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子英 段建南 向昌盛 许敏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走低碳发展的道路,要改变以往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章通过对中国近9年来的能源生产结构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原煤、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与总能源的关联度分别为0.873 5、0.608 3、0.725 1、0.762 9。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消耗原煤为主要能源手段,这种能源结构不利于建构低碳经济。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大力调整产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结构 碳排放 低碳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中合 祁超
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降低能耗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化效率、能源价格和对外贸易结构对能耗强度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能耗强度影响因素模型,得出在这6个因素中,与能耗强度的关联度由大到小分别是能源价格、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化效率、城镇化水平和对外贸易结构。根据模型结果,提出了合理制定能源价格,加快产业结构转变,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能耗强度 灰色关联度 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莲花
根据我国2003-2013年快递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模型,对我国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快递业务量、快递收入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旨在找到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快递业务量和快递收入与我国快递业务总量及总收入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实际情况,给出其快递业发展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常征 潘克西
LEAP平台是分析经济与能源环境复杂系统的理想工具。构建LEAP-Shanghai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准情景、减排情景、强化减排情景三个综合情景及产业结构优化、终端能效提高等八个子情景,模拟上海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并分析各自的情景贡献率。结果显示,基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中短期内上海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增长态势难以逆转,但2040年前后可能出现峰值,早于全国。长期节能碳减排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经济发展增速,并依靠其他多种手段共同实现。
关键词:
LEAP 上海 能源消耗 碳排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惠敏
人类的行为时刻在影响着生态系统,或积极,或消极。选择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包括煤、焦炭、燃料油和电力等)作为代表生态阈值的指标,以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构造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运用灰色系统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与行为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测算上海市1978-2010年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的灰色关联系数,结果表明,电力是与能源消费关联最密切的因素,也是影响环保投入产出效率的最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人类消极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大于积极行为,从环境治理政策的角度来说,"节能"的效果远大于"减排",在当前发展阶段,有序约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守红 邵珠龙 丁卉
采用IPCC的碳排放计算公式,测算了1993~2010年无锡市工业各行业的碳排放量,接着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量与工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并对工业各行业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7个行业属于高排放高关联行业,其碳排放量占工业碳排放总量的90%,而且与工业经济增长关联度很高。最后,提出减少无锡工业碳排放的对策建议,即加强重点行业的减排工作、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建立健全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关键词:
碳排放 灰色关联度 工业行业 无锡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守红 牛水霞
本文首先计算了1995~2009年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碳排放量,结果显示近15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碳排放量增长迅速,期间又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即1995~2003年碳排放量小幅波动阶段,2003~2009年碳排放量快速增长阶段。接着对长江三角洲人均碳排放、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耗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人均GDP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弹性为0.4868,人均能源消耗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弹性为0.7658;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原因,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碳排放与能源消耗存在着双向因果关...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消耗 经济增长 长江三角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谦
本文首先用迪氏因素分解法对能源强度进行了因素分解,得出了引起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技术进步,而在产业技术进步因素中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技术进步又占据了最大一部分。然后,作者分别建立了综合能源、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消耗的面板数据模型,并用1985-2008年的数据对各模型的参数分别进行了估计。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出了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迪氏分解法 面板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瑞玲 陈印军
选取我国1985—2 0 0 3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在SAS统计软件的支持下,建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三废”排放状况的计量模型,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曲线模拟;分析“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并通过计算环境状况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定量剖析了我国“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成因。通过以上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我国“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并不都是标准环境库兹涅茨的倒“U”型,而是呈现倒“U”、正“U”和“三次曲线”三种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美红 孙根年 康国栋
文章利用1990~2006年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结果发现,从1997年开始中国工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工业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总量呈指数增长。结果显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生产总产值占38.4~41.0%,消耗的能源占71.1~74.9%,排放的SO2占88.1~89.9%,是引起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急速上涨的元凶;中耗能-中污染工业生产总值占22.4~19.8%,能源消耗占18.4~15.4%,SO2排放量占6.6~7.4%;低能耗-低污染工业生产总产值占37.8~40.8%,能源消耗不到10.5%,SO2排放量低于5.0%,是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本项研究为通过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