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4)
2023(4258)
2022(3731)
2021(3800)
2020(3451)
2019(7633)
2018(7636)
2017(15284)
2016(8560)
2015(10025)
2014(10099)
2013(10476)
2012(10039)
2011(8769)
2010(9167)
2009(8803)
2008(9147)
2007(8165)
2006(7324)
2005(6711)
作者
(24746)
(20321)
(20172)
(19535)
(12993)
(9657)
(9519)
(7918)
(7550)
(7347)
(6796)
(6703)
(6653)
(6434)
(6232)
(6178)
(6111)
(6037)
(5835)
(5737)
(5246)
(5073)
(4814)
(4695)
(4587)
(4584)
(4523)
(4488)
(4129)
(4068)
学科
(32092)
经济(32049)
管理(31510)
(28701)
(25307)
(23910)
企业(23910)
方法(15883)
数学(14388)
数学方法(14316)
(13698)
财政(12963)
中国(12609)
(11234)
财务(11230)
财务管理(11187)
企业财务(10640)
(10525)
(9123)
(9054)
制度(9051)
(7921)
(7883)
银行(7871)
教育(7758)
(7329)
(7093)
体制(6900)
(6873)
贸易(6868)
机构
大学(128800)
学院(125159)
(54500)
经济(53184)
管理(48141)
研究(41844)
理学(40958)
理学院(40536)
管理学(40110)
管理学院(39869)
(38047)
中国(33116)
(27617)
财经(25441)
(22805)
科学(21995)
(21183)
(19286)
财经大学(18483)
北京(18336)
研究所(18196)
中心(18134)
经济学(17029)
(16230)
经济学院(15527)
(15199)
(15148)
(15104)
师范(15062)
业大(14855)
基金
项目(71250)
研究(55540)
科学(55079)
基金(50844)
(42793)
国家(42407)
科学基金(35724)
社会(34734)
社会科(32920)
社会科学(32914)
(27121)
教育(26743)
基金项目(26572)
编号(23555)
(22551)
资助(21903)
自然(21247)
成果(20734)
自然科(20728)
自然科学(20716)
自然科学基金(20332)
(17384)
课题(16472)
重点(15857)
(15349)
教育部(15198)
(14966)
(14766)
项目编号(14752)
人文(14559)
期刊
(63954)
经济(63954)
研究(47289)
(34008)
中国(28209)
管理(17418)
教育(15651)
学报(15358)
(14117)
金融(14117)
科学(13870)
(13277)
财经(13092)
大学(12318)
学学(11400)
(11134)
经济研究(11030)
业经(9213)
技术(8996)
农业(8988)
问题(8781)
(8756)
会计(8454)
(8207)
财会(8161)
(7953)
财政(7953)
理论(6853)
商业(6376)
国际(6227)
共检索到202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曹燕  姜卫  黄锐  
政府加大投入,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保障。通过采用期望寿命和传染病发病率作为健康的衡量指标,运用成本效果分析,分别考察了2000年和2007年我国各省财政卫生投入的健康绩效。研究发现,政府卫生支出对健康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地区差异,人均卫生财政支出较高的部分省份的健康绩效较低。政府应将医疗卫生资金投入到健康绩效相对较高的地区,促进卫生投入对人口健康的总体改善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春华,曹莉莉,张颖  
扎伊尔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如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资源所限,政府从未能提供本打算提供的有效而充足的卫生保健服务。基于极端贫困和资源有限这一背景,扎伊尔在卫生健康体系的组织和筹资方面的政策成为第三世界的一个关注的问题。1982年扎伊尔在国内按一定的人口比例,分成306个卫生健康圈。每个卫生健康圈在农村平均有10万人,在城市则为15万人。每个圈包括一个有住院治疗安排的中心医院,加上15~20个附属卫生健康中心,并有村医务工作者和传统的接生员作为补充。这些卫生健康圈完全独立于卫生部,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坤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财政部门主动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在疫情防控和健康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蓉芳  罗程  徐凌  
目的:分析2014—2021年武汉市卫生健康部门财政收支预算和决算偏离情况,为控制预决算偏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2014—202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武汉市卫生健康部门及其他部门预算公开、决算公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卫生健康部门财政拨款预算和决算偏离情况。结果:武汉市卫生健康部门预决算偏离程度逐渐缩小;武汉市卫生健康单位预算编制精细度有待提高;地方政府债务、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等项目资金未编入年初预算是导致武汉市卫生健康部门预决算偏离度较大的主要原因。结论:要持续发挥绩效考核对预算的监督作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健全上级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喜洋  申曙光  
2009年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启动以来,财政卫生支出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财政对供方的投入重点由公立医院转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强基层");二是财政补贴重点从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医疗保障("补需方")。那么,新医改以来财政支出对提升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如何?本文利用2009—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财政卫生支出显著促进了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强基层"和"补需方"均显著改善了居民健康。这表明财政卫生支出是必要的,还可以降低当前较高的企业医保缴费负担。(2)财政卫生支出对医疗费用、个人医疗负担的影响尚不确定,"强基层"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医疗负担,"补需方"则相反。本文的主要建议是政府应当坚持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同时加强医保的科学控费机制建设,并特别为降低企业医保缴费腾出空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陆悦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将人民健康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内容,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是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各地区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安排。从中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出发,实证探究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对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提出健康中国视角下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石安  刘朔涛  
基于我国重大疾病谱变化的视角,通过构建健康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重大疾病、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和个人健康支出等因素对我国健康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重大疾病谱变化对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进而对劳动力供给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凸显。而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促进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增强劳动力供给能力,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石安  刘朔涛  
基于我国重大疾病谱变化的视角,通过构建健康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重大疾病、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和个人健康支出等因素对我国健康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重大疾病谱变化对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进而对劳动力供给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凸显。而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促进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增强劳动力供给能力,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卫经人  
世界卫生组织宏观经济与卫生委员会关于《投资卫生领域 促进经济发展》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总结了世界各国处理健康改善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经验与教训,深刻分析了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内增加卫生投入,促进宏观经济增长,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GDs)的形势与任务。我们完全赞同《报告》的基本观点与发展目标,并为之而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沈郁淇  盛红旗  马桂峰  马安宁  
目的: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成员国卫生投入对健康产出的影响。方法:利用OECD国家面板数据构造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人均政府卫生支出每提高1%,期望寿命将增加0.016 9%,人均私人卫生支出每提高1%,期望寿命将增加0.003 2%,每千人医生数对健康产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对健康产出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卫生投入;酒精对健康产出的危害显著大于烟草的危害。结论:卫生投入对健康产出的效应是有限的,卫生投入的重点是公共卫生,提高健康产出不能单纯依赖卫生投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臧芝红  孙玉栋  
一、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以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实现机构、床位、人员和设备等的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是在不同的属地层级间实行资源梯度配置。省部级及以上,分区域统筹考虑,重点布局;地市级及以下,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臧芝红  孙玉栋  
一、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以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实现机构、床位、人员和设备等的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是在不同的属地层级间实行资源梯度配置。省部级及以上,分区域统筹考虑,重点布局;地市级及以下,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浩然  郑倩昀  岳经纶  梁玮佳  
2003年以来中国正在经历卫生筹资转型,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均卫生总费用快速上涨;二是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下降。本文利用两套面板数据对中国卫生筹资转型的决定因素与健康绩效进行了研究,有以下主要发现:(1)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的收入弹性为正数且小于1,医疗服务在中国应被视为必需品;(2)统筹基金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与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两者之间呈负向关系,而非相互促进关系;(3)中国的卫生筹资转型刺激了居民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服务利用程度,但是卫生筹资转型并未能够带来明显的健康绩效。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延中  
中国在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事业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近年来,卫生改革的效率和公平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状况。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引发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本文在叙述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问题的成因和根源,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对如何增强卫生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医改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体现在医改是个历史性难题,从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至今,已有130年历史。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大多是从医疗保险起步的,并随着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处于改革变动之中;"大"体现在医改是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推进医改,但在改革中都遇到重重困难,美国奥巴马医改新政举步维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尚处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