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6)
- 2023(9828)
- 2022(8698)
- 2021(8046)
- 2020(7164)
- 2019(16235)
- 2018(16392)
- 2017(32306)
- 2016(17443)
- 2015(19974)
- 2014(19784)
- 2013(19656)
- 2012(18712)
- 2011(16980)
- 2010(17347)
- 2009(16438)
- 2008(16661)
- 2007(15438)
- 2006(13552)
- 2005(12174)
- 学科
- 济(73186)
- 经济(73116)
- 业(56047)
- 管理(54597)
- 企(45773)
- 企业(45773)
- 方法(35008)
- 数学(30775)
- 数学方法(30527)
- 中国(21615)
- 技术(21373)
- 农(20537)
- 财(19662)
- 制(15773)
- 业经(15578)
- 贸(15398)
- 贸易(15389)
- 易(14991)
- 学(14324)
- 银(13802)
- 银行(13765)
- 技术管理(13633)
- 农业(13420)
- 行(13163)
- 地方(13099)
- 融(12310)
- 金融(12308)
- 务(11582)
- 财务(11558)
- 财务管理(11526)
- 机构
- 大学(260414)
- 学院(259299)
- 济(111133)
- 经济(108874)
- 管理(101183)
- 理学(86536)
- 研究(86020)
- 理学院(85632)
- 管理学(84457)
- 管理学院(83945)
- 中国(65989)
- 京(54920)
- 财(52210)
- 科学(51228)
- 所(44111)
- 农(42460)
- 财经(41310)
- 中心(39781)
- 江(39778)
- 研究所(39729)
- 业大(37630)
- 经(37264)
- 北京(35230)
- 经济学(34477)
- 农业(33685)
- 范(32820)
- 师范(32486)
- 州(31785)
- 经济学院(31397)
- 财经大学(30431)
- 基金
- 项目(164143)
- 科学(128866)
- 研究(122226)
- 基金(117226)
- 家(101560)
- 国家(100717)
- 科学基金(85588)
- 社会(77314)
- 社会科(73355)
- 社会科学(73332)
- 省(65690)
- 基金项目(62430)
- 教育(56781)
- 划(54895)
- 自然(53566)
- 自然科(52338)
- 自然科学(52323)
- 自然科学基金(51425)
- 编号(50060)
- 资助(47535)
- 成果(41137)
- 创(39728)
- 部(37234)
- 重点(37150)
- 创新(36321)
- 发(36214)
- 课题(34807)
- 教育部(31855)
- 国家社会(31579)
- 科研(31206)
- 期刊
- 济(121174)
- 经济(121174)
- 研究(78301)
- 中国(50829)
- 财(40086)
- 管理(37865)
- 学报(37854)
- 农(37721)
- 科学(35527)
- 教育(29264)
- 大学(28465)
- 学学(26597)
- 农业(25576)
- 技术(25350)
- 融(25104)
- 金融(25104)
- 财经(20604)
- 业经(20103)
- 经济研究(20065)
- 经(17728)
- 问题(16686)
- 技术经济(15941)
- 科技(14580)
- 业(14440)
- 贸(14389)
- 理论(13372)
- 商业(13246)
- 统计(12770)
- 策(12668)
- 图书(12104)
共检索到388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凯 李煜华
通过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志江 罗掌华
依据技术创新过程的线性模型,构造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模型,并运用DEA方法对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研究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各省(市、区)两阶段效率的矩阵分布图,利用矩阵图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 效率 DEA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群林 邵云飞
省市的创新辐射主要体现在中心化效率上,这也是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核心,实现了地区内环境技术创新的扩散,是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着重从中心化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测度我国六大地区26个省市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并对比分析了西南地区5个省市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水平和特征,据此阐释其创新效率偏低的成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宝民 陈亮 李子彪 王小慈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运用区域内特有的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它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保持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对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从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区域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和区域技术可持续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建立指标,对环渤海4省、2市和1个自治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对环渤海各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环渤海 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兆君 任兴旺 车轩
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创新效率是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对现阶段我国31个省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是必要的。首先,通过收集到的我国31个省市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按照不同角度对各省市创新效率进行了分类,并运用经济地图呈现出其分布状况。其次,对31个省市的创新效率测度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两个维度对创新综合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和投影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整体来看,我国的创新效率水平已经相当高;不同地区之间的创新效率差距较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蕊 白宏涛 陈胜男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文章选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这一指标对环渤海地区各省市能源消费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工业能耗和生活能耗两方面比较了环渤海地区内各省市的能源利用水平,结果表明环渤海各省市能源利用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和山东,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能源消耗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文鹏
科技创新券12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同时高校等科研机构缺乏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动力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创新货币"。政府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用创新券购置研发设备或向科研机构购买科研服务,在项目完成经过评审通过后由科研机构持创新券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3一、实施"科技创新券"的必要性1.与现行财政科技投入相比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卫波 王琴梅 赵阳阳
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将我国31个省市按人均收入的不同划分为三个组,并用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在持续增大,且高收入组的行业收入差距较大,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严重程度,各组内存在不同的状况,因此,要调节行业收入差距必须依据各省的实际情况。建议:一是制定政策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二是针对不同省份制定不同的调节政策;三是大部分省份应弱化行业收入差距,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31个省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学伟 王英姿 许相敏
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通过灰聚类模型选取同一技术水平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模型对横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从1990~2006年28个省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和技术进步率。文章通过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还比较低,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为20~50%;(2)技术发展速度不同,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平均技术进步率为0.07,中部为0.06,而西部则为0.04。(3)技术进步贡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质,东部技术进步贡献相对较高,西部则较低,且悬殊较大,并有不断加大的趋势;(4)中国目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积累的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妮
利用因子分析计量经济学方法,运用14项指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绩效与创新环境呈正相关,并且主要是靠创新生产能力和地区创新产业与传统产业分布比例实现的,而地区科技资金实际运用效率低下,新注册企业数量盲目夸大,没有限制,这是制约创新绩效提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创新环境 创新绩效 影响效应 因子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晔
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企业是区域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主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统计资料,构建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分别对全国不同省份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指数、排序位次的变更情况,从而获得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创新绩效的基本评价,并构建出各省市企业创新绩效的四维矩阵。实证结果显示,在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提升,以及创新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将是区域企业自主创新应该共同实现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增艳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从产品层面延伸到了产品内不同工序层面,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这种新型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作为产品内分工的表现形式——加工贸易目前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以2000~2005年中国各省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样本,利用Egger(2005)的方法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得出比较优势仍是加工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加工贸易 产品内分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树 张玲
In this paper,using the DEA models of C~2R and C_2GS_2,we analyzed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the input-output of patent of 30 provinces or citices of our country in 2000 and 2003.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nges happened between the two years are find out and some advices are given based on the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which cause the input-output are not at DEA-efficiency.
关键词:
专利发展 DEA模型 相对有效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世兵 付劲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钟 张小蒂
本文以江浙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悖论”为切入点,提出区域技术创新所引致的效率涵盖了区域技术创新的市场效率和社会效率。在分析和比较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并解释了“效率悖论”。笔者认为,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市场机制)的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建设,以及政府对区域创新的促进(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可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技术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