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7)
2023(7874)
2022(7019)
2021(6612)
2020(5749)
2019(13127)
2018(12892)
2017(25302)
2016(13621)
2015(15275)
2014(14733)
2013(14874)
2012(14162)
2011(12683)
2010(13057)
2009(12433)
2008(12468)
2007(11281)
2006(10239)
2005(9534)
作者
(40427)
(33337)
(33182)
(32032)
(21262)
(16015)
(15285)
(12976)
(12787)
(12137)
(11437)
(11274)
(10837)
(10681)
(10598)
(10590)
(9889)
(9856)
(9757)
(9735)
(8409)
(8354)
(8284)
(7789)
(7648)
(7538)
(7453)
(7374)
(6850)
(6539)
学科
(54081)
经济(54021)
管理(42507)
(36515)
(30625)
企业(30625)
方法(23624)
(22941)
数学(20867)
数学方法(20595)
中国(17533)
(13533)
财务(13509)
财务管理(13465)
(12954)
企业财务(12891)
(12423)
(12257)
地方(10659)
(10223)
贸易(10214)
(10054)
银行(10026)
业经(9998)
(9938)
(9409)
(9122)
金融(9120)
(8514)
(8179)
机构
大学(197497)
学院(193879)
(80515)
经济(78729)
研究(71015)
管理(69970)
理学(59366)
理学院(58614)
管理学(57425)
管理学院(57091)
中国(55479)
(44882)
(43898)
科学(43076)
(37328)
财经(33499)
研究所(33192)
(31827)
中心(31354)
(30288)
(29970)
北京(28589)
业大(27218)
(26334)
(25706)
师范(25380)
经济学(25303)
农业(25200)
财经大学(24830)
(23793)
基金
项目(122598)
科学(96001)
基金(89958)
研究(87142)
(80167)
国家(79607)
科学基金(66466)
社会(55181)
社会科(52467)
社会科学(52447)
基金项目(47067)
(45922)
自然(43743)
自然科(42655)
自然科学(42639)
自然科学基金(41837)
(40392)
教育(40246)
资助(37931)
编号(34032)
成果(29248)
重点(28363)
(28052)
(25984)
课题(24905)
(24872)
科研(23867)
教育部(23724)
创新(23437)
国家社会(23397)
期刊
(90836)
经济(90836)
研究(64467)
中国(41074)
(37178)
学报(31836)
科学(28769)
(27158)
管理(27106)
大学(23929)
学学(22312)
(20662)
金融(20662)
教育(20201)
农业(18343)
财经(16887)
经济研究(15897)
技术(14840)
(14447)
业经(12905)
问题(12441)
(11327)
会计(10207)
统计(10193)
国际(9999)
(9838)
理论(9410)
技术经济(9325)
财会(9098)
(8969)
共检索到306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刁伟涛  王楠  
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准确评估关系到债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债务限额的合理分配,而在地方债务分类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之后,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类评估。本文利用熵值法,量化评估了我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的偿债能力以及2014年的一般和专项债务偿债能力,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东部省份的偿债能力相对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同时省份之间的差别,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一般债务要略高于专项债务,并且后者在省份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要关注重点区域,更加重视预警和管控专项债务风险,同时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刁伟涛  王楠  
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准确评估关系到债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债务限额的合理分配,而在地方债务分类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之后,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类评估。本文利用熵值法,量化评估了我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的偿债能力以及2014年的一般和专项债务偿债能力,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东部省份的偿债能力相对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同时省份之间的差别,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一般债务要略高于专项债务,并且后者在省份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要关注重点区域,更加重视预警和管控专项债务风险,同时促进债务分布的空间均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刁伟涛  
地方债"新规"意味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政府债务将区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并实行相应的规模控制和限额管理,因此确定地方债务限额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分别对其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当前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的限额总和,因此有必要通过处置政府资产来缩减债务规模,保证在地方债"新规"实施后债务限额的刚性实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刁伟涛  郭慧岩  
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尤其是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是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基于债券交易价格内含风险溢价的基本思路,利用2017年12月到2021年7月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月度交易数据,基于发债主体的月度网络关联关系构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双网络模型,识别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的省份关联以及非对称传导特征。省份关联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债务风险在部分区域的集聚和系统性风险征兆,一般和专项债券之间的风险传导则体现了地方债务风险统筹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一般债券对专项债券的风险溢出明显高于专项债券对一般债券的影响,更是凸显了防范和化解专项债券风险的紧迫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阳敏  吕鑫  孟然然  
在采用投资侧和融资侧两种思路对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进行系统估测的基础上,设立多维偿债能力框架来构建相应的KMV修正模型,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违约风险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1)当多维偿债能力乐观情形取值时,2018—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隐性债务违约风险属于基本可控范围内,但当多维偿债能力保守情形取值时,隐性债务违约率有了大幅提高,面临着较明显的违约风险;(2)在考虑债务展期和利率调整的债务重组之后,隐性债务违约率都有了大幅的下降,这表明债务展期能实现存量隐性债务偿还中"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进而有效降低债务短期违约风险;(3)2018—2022年三类偿债能力的不同期望增长率变化对隐性债务违约风险有着不同的动态影响,按影响程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项目经营收益、预算可偿债财力、地方可处置存量国有资产。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十四五"期间有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分类步骤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司海平  魏建  刘小鸽  
笔者将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代理变量,运用2009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和发债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出让收入越少的城市发债越多、发行债务利率越高,越有可能爆发债务危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地方财政支出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土地出让收入少的地方政府有更强动机大规模发债、进而由于土地收入少,偿债能力弱,会面临更大的偿债风险,更高的发债利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树华  蒙昱竹  王元涛  
伴随着全球性债务问题的凸显,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暴露。我国地方政府是否具有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承载能力?本文把省级地方政府债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中、西部债务问题分类基础,研究客观分类评价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债务承载能力的相关原则与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评价。得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分类原则,应把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两种类型,并认为因子分析的分类效果较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蓉  黄洪  
本文度量和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虽在可控范围内,但新增债务比率已超过预警线,地方政府存在一定的潜在债务风险。本文从分权体制和道德风险两个层面剖析了引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原因,梳理了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逻辑体系,从制度基础、事前审核把关、事中动态监控、事后反思改进等方面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占霞  汤钟尧  
在我国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地方政府性债务大规模扩张带来的风险及隐患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识别可能的风险隐患,提出规避防范风险的建议,在当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风险、风险的成因及风险的表现形式,从实证上通过短期流动性和中长期可偿性两个方面对全国31个省(区、市)当前债务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2014年披露的各省市债务审计报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及预警。整体而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但贵州等四个处于高风险预警区间的省市,对其政府性债务风险应保持高度关注与警惕。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各省市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及债务信息披露体系,并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洪源  胡争荣  
本文基于流量和存量双重维度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框架,建立KMV修正模型来开展债务管理新政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不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2015年和2016年各省(市、区)在偿债能力保守的情形下取值时,债务违约风险较高,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债务违约风险要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并且相比一般债务,各省(市、区)专项债务的违约概率要更低;如果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从短期来看,债务置换的确能够大幅降低各省(市、区)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置换并不会从根本上消除各省(市、区)债务的偿还责任和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2017—2022年期间,不同偿债能力增长率变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有着不同的动态影响,可流动国有资产变现和财政可担保收入的影响较大,基金可偿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基于政府预算计划的既定偿债能力增长情景下,相对于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3年的情况,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6年时,现有政府偿债能力能够大致覆盖当期预算设定的实际债务余额限额,由此测算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安全规模有较明显提升,债务偏离率与违约风险则显著降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刘微  张立承  石英华  孙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晓辉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理论及实践方面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其次,在与美国和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比较的基础上,就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虎  
自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一直是被禁止的,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得列赤字。"尽管如此,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加大了债务风险,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的良好运行,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管理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海涛  马金华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根本出路在于地方政府举债债券化,采用总体部署、阶段实施的解决方案,最终使地方政府债务走向透明化、法制化、市场化、规范化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