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4)
2023(13205)
2022(11488)
2021(11167)
2020(9348)
2019(21923)
2018(22155)
2017(42076)
2016(23878)
2015(26919)
2014(27412)
2013(26599)
2012(24510)
2011(22315)
2010(22538)
2009(20386)
2008(19959)
2007(17695)
2006(15698)
2005(13961)
作者
(68530)
(56336)
(56155)
(53761)
(35745)
(27248)
(25711)
(22163)
(21517)
(20468)
(19321)
(18882)
(17905)
(17873)
(17584)
(17342)
(17257)
(16752)
(16277)
(16086)
(14269)
(14113)
(13611)
(12853)
(12759)
(12706)
(12672)
(12477)
(11481)
(11231)
学科
(87847)
经济(87755)
管理(63290)
(60268)
(49639)
企业(49639)
方法(42975)
数学(37737)
数学方法(37263)
中国(29282)
(23237)
(23079)
教育(23019)
(22067)
业经(18543)
(17814)
理论(17651)
地方(17137)
(15958)
贸易(15949)
(15528)
技术(15074)
农业(15060)
(14563)
银行(14520)
(14419)
财务(14355)
财务管理(14325)
(14229)
(13842)
机构
大学(341596)
学院(335486)
管理(128621)
(126016)
经济(123002)
研究(113987)
理学(111687)
理学院(110332)
管理学(108304)
管理学院(107678)
中国(79134)
(74558)
科学(71721)
(59686)
(57805)
研究所(52900)
(52592)
师范(52165)
(51915)
中心(49834)
业大(49620)
(48855)
财经(48214)
北京(48079)
(43752)
师范大学(42612)
(41422)
农业(40851)
教育(40377)
(39800)
基金
项目(225832)
科学(177635)
研究(168723)
基金(160495)
(139451)
国家(138207)
科学基金(117377)
社会(102890)
社会科(97250)
社会科学(97222)
(89324)
基金项目(85238)
教育(83436)
(77030)
自然(76387)
自然科(74547)
自然科学(74524)
自然科学基金(73174)
编号(70584)
资助(66937)
成果(59605)
重点(51599)
(51427)
课题(51116)
(48545)
(46374)
教育部(44167)
项目编号(43445)
科研(43084)
创新(43045)
期刊
(134905)
经济(134905)
研究(107052)
中国(65856)
教育(63229)
学报(53330)
科学(48417)
(45663)
管理(45641)
(43207)
大学(40730)
学学(36990)
农业(32208)
技术(31674)
(26336)
金融(26336)
财经(23254)
业经(22270)
经济研究(21630)
(19759)
问题(18145)
图书(17399)
理论(16505)
(16064)
技术经济(15940)
科技(15778)
实践(15173)
(15173)
职业(15073)
商业(14503)
共检索到488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六生  姚辉  温爱花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导向,提高其适应性是推动国家"双一流"战略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既需要根据区域资源条件改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供给,也需要优化高等教育要素系统满足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本文分析了大陆31个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条件系统与要素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类型特征,研究以省域高等教育要素发展水平指标与高等教育支撑条件水平指标的拟合指数反映各省区高等教育结构适应性评价指数。研究显示,在省域尺度上,这一拟合指数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在高等教育结构、经济发展结构和社会分层结合三者之间有机协同互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本文针对《比较高等教育概论》中关于高教结构适应性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包 括优缺点的评价,以及若干遗留问题的看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春美  
高等教育的成效乃全民之大事,基于目前教育界经济功利主义现象,本文指出人文性为教育的本质属性,继而探讨高等教育人文性和经济适应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得出结论:经济适应性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属性,在面临人文性的根本性先导作用时,仍应服从于后者的精神框架约束;同时,人文性不宜从经济适应性中割裂出来;两者应共生共存、深切融通融合,共同为中国培养未来的领袖型、创新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鉴于专业分置教育存在的专业周期风险、设置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职业服务导向高等教育适宜采用"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来开展。与"阶段教学"思路相对应,为了保证各阶段教育目标的达成,应对相应的课程组织方式进行专门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应性课程模式来保证高等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发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蒲善霞  许学梅  
高等教育资源重组能够有效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从社会适应性角度进行分析,梯次配置是高校资源重组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对高等教育资源重组方案的系统性、互补性整合产生强有力的推动,软硬兼顾、复合优化是高校教育资源体系重组的基本要求,强调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以全方位深化、优化为基础,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针对性开发,多元化构建资源体系方案,确保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佘远富  刘超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动态性、超前性等特点;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方面,包括理念性错位、政策性错位、制度性错位、结构性错位、范式性错位等;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必须构建"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良性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道金  刘静  
本研究首先基于文献分析并结合远程教育学习者特征,编制了"网上人大"新生入学适应性测量量表。然后以"网上人大"719名新生为有效被试,对量表进行了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以及修订。修订后的适应性评价量表包含五个维度、26个题项。经检验,修订后的适应性评价量表信度较高、效度良好,是有效的测量工具。运用该量表,对"网上人大"新生入学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6个题项的得分分布在3.15~4.36分之间,总体适应性良好;不同群体在五个维度和整体适应性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研究最后分析讨论了远程教育新生在入学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刚  
高等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衡问题,既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产生的高校与社会适应机制缺失有关,也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扩张所采用的特殊模式有关,也有办学思路上的偏差。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需要政府发挥积极有为的政策,建立高校与社会对接的“市场中介”,高校需要创建一种基于能力培养的以适应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宇  
生存资源、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都发生着颠覆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涵养。作为近代社会市场化、专业化、职业化产物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第四波全球化浪潮中承担着培养人才、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责任,其责任就是唤醒人的主体性意识,塑造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培养人的高层次职业素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责任的履行须要通过构建系统化、生态化的高职教育共同体来实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卫东  
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高等教育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行界定,并对高等教育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结构类型为寡头垄断,为国家制定科学的高等教育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解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增长带来了适应能力下降的负面效应,产生这一负面效应的深层次原因是结构与数量之间的失调。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折时期,有必要对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是从有效提高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角度,针对高等教育在职业服务性上存在的,专业设置结构与人才需求的矛盾、专业教学学科导向性或职业导向性过强和专业学习方向与学生职业意愿的不符等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思路。其把高等教育划分为了三个教学阶段,即以通识教育为导向的通用素质培养阶段、以学科型专业教育为导向的宽领域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和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岗位针对性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从而使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从一次性决策的长周期设置,变成了分步决策的短周期设置,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  陈祥碧  
通过建立吻合度和偏离度指标,从教师和学生视角测算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情况,实证结果显示,6项适应性计算结果仅3项合格,职业学校教师及其培养的学生专业结构与行业就业适应性明显不足,文化艺术类和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和学生表现突出。应积极引导教师转型,增加职业学校与地方产业结构适应程度的考核,强化企业、学校对职业学校师生的培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清瑞  李安勇  
从产品结构动态演变的新视角出发,研究技术与组织的适应关系,发现产品结构从整合化到模块化又再回归整合化的动态演变,使静态的技术与组织适应关系容易陷入组织陷阱。因此,组织必须具有可以适应产品结构动态演变的柔性。把握竞争力的关键是构筑动态组织能力,防止自然发生的组织惯性,能动地适应产品结构的动态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