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2)
- 2023(12411)
- 2022(11091)
- 2021(10563)
- 2020(9050)
- 2019(21315)
- 2018(21619)
- 2017(42495)
- 2016(22905)
- 2015(26198)
- 2014(26447)
- 2013(26134)
- 2012(23882)
- 2011(21593)
- 2010(21943)
- 2009(20256)
- 2008(19911)
- 2007(17260)
- 2006(15355)
- 2005(13527)
- 学科
- 济(94204)
- 经济(94104)
- 管理(65306)
- 业(61413)
- 企(51022)
- 企业(51022)
- 方法(47710)
- 数学(41796)
- 数学方法(41118)
- 贸(25620)
- 贸易(25607)
- 中国(25014)
- 易(24883)
- 农(23799)
- 财(21350)
- 业经(19416)
- 学(18853)
- 地方(18687)
- 制(16942)
- 理论(16608)
- 农业(15204)
- 和(14755)
- 技术(14273)
- 银(14250)
- 银行(14212)
- 环境(14093)
- 行(13573)
- 务(13087)
- 财务(13012)
- 财务管理(12985)
- 机构
- 大学(332293)
- 学院(331603)
- 管理(133041)
- 济(132866)
- 经济(129986)
- 理学(115900)
- 理学院(114633)
- 管理学(112344)
- 管理学院(111764)
- 研究(106538)
- 中国(78916)
- 京(70620)
- 科学(66058)
- 财(60109)
- 所(53467)
- 农(49451)
- 财经(48780)
- 业大(48618)
- 研究所(48609)
- 中心(47105)
- 江(46493)
- 北京(44998)
- 经(44115)
- 范(43013)
- 师范(42666)
- 经济学(39190)
- 农业(38910)
- 院(38850)
- 州(38562)
- 财经大学(36225)
- 基金
- 项目(223052)
- 科学(174592)
- 研究(163686)
- 基金(160659)
- 家(139135)
- 国家(138003)
- 科学基金(118307)
- 社会(100955)
- 社会科(95702)
- 社会科学(95675)
- 省(87329)
- 基金项目(85239)
- 自然(77781)
- 教育(76222)
- 自然科(75964)
- 自然科学(75948)
- 自然科学基金(74527)
- 划(73416)
- 编号(68118)
- 资助(68095)
- 成果(55127)
- 重点(49554)
- 部(49331)
- 发(47147)
- 课题(46757)
- 创(46258)
- 创新(43038)
- 科研(42632)
- 教育部(42379)
- 项目编号(41915)
- 期刊
- 济(141428)
- 经济(141428)
- 研究(97198)
- 中国(57872)
- 学报(49754)
- 管理(48800)
- 科学(46002)
- 农(44225)
- 财(42328)
- 大学(37727)
- 教育(37342)
- 学学(35494)
- 农业(31300)
- 技术(29812)
- 融(26296)
- 金融(26296)
- 业经(24294)
- 经济研究(23750)
- 财经(22749)
- 问题(19824)
- 经(19265)
- 贸(19200)
- 图书(16912)
- 理论(16753)
- 技术经济(16581)
- 商业(16574)
- 统计(16119)
- 国际(16006)
- 业(15984)
- 科技(15656)
共检索到476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睿
文章使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最新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外贸带动内贸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内贸对外贸的促进作用仅表现为内贸对出口的长期影响。为此,我国应该采取相关对策,进一步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铮 马新平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最新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非限定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相应分析,对我国国内贸易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进口、出口三者存在惟一的协整关系,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对外贸易中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相互影响较大,而进口、出口对国内贸易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微乎其微的,但在长期内影响却是显著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白泉旺 俞海山 吕建锁
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及协调问题,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并已成为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的主要议题。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我国在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二者在政策之间还缺乏进一步的协调与联系。因此,设立专门协调机构,以世贸组织有关贸易与环境规则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政策,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强化环境国际标准的管理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是协调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贸易 环境 政策 协调 世贸组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从斌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市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所受到的影响愈发明显,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先通过投入、产出和效率三个维度对北京市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展开分析,然后针对两者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相应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为京津冀一体化下北京市两业进一步的协调发展提供恰当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北京市 物流业 商贸流通业 因果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振全 徐山鹰
为迅速、正确地对外贸出口作出预测,本文应用 最新发展的计量分析技术——协整分析,建立出口模型,并进行预测。 统计特征 (一)季节性变化和指数增长 我国外贸出口变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趋势。从1981年1月(1季度)至1999年9月(3季度)的出口数据看出,每年1月份(1季度)出口最少,12月份(4季度)最多;在一年内基本是逐季递增的。如图1(a)所示,纵轴单位为亿美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德骏 唐文军 李长青
本文探讨私营外贸企业的外贸业务与其社会关系网络相互镶嵌问题。根据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理论,本文建立了4个假设,提出了"社会关系—外贸业务互镶模型",并利用调查问卷所获统计数据以及线性模型和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等手段对4个假设分别进行初步验证,以期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展开对我国国际贸易领域的私营企业的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继彤
很多企业家担心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会增加企业成本,因此不少企业赶在该法实施之前采取规避措施。本文通过广泛企业调查,对劳动合同法的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带来的成本增幅存在较大差异。从规模角度看,对小规模企业影响较大;从不同所有制形式看,对私营企业影响较大;从行业看,对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影响较大。文章建议从三方面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成本效应 调查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亚峰
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对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作出评估。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数据,实验检验了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多元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构建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巴风琴 李红
基于物流发展与对外贸易增长的相关性,通过构建物流发展与对外贸易增长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了1990年~2016年新疆物流发展与对外贸易增长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新疆对外贸易增速较慢、综合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现代物流发展水平,两者差距较大;其耦合协调度从1990年的0.0538升至2016年的0.4014,耦合协调水平从极度失调升至濒临失调衰退状态,但并未实现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戴雅娜
根据江苏省1986-2011年进出口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货运量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江苏省区域物流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对外贸易和区域物流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货运量对对外贸易影响比较显著,而对外贸易对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货运量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忻
当下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外向型经济、倒逼国内经济模式转型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能否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带动作用,必将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基于此,本文选取1982-2012年的我国进出口贸易及GDP数据,并采用VAR模型、协整检验、脉冲响应、Granger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它们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中,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均衡关系;同时在短期中,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贡献度均比较显著,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外向型引擎。
关键词:
协整检验 VAR模型 经济增长 动态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伟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得国内环境资源面临巨大发展压力。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对外贸易 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建耀
贸易自由化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保护也已成为贸易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为推动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应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必须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健全环保制度和法律,开发绿色产品和跟踪国外环境信息动态,以适时调整政策。
关键词:
自由贸易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西武 黄越 万建鹏 黄立军 李胜连
选用2006—2015年的进出口数据,运用ArcGIS软件,采用空间分析、Kernel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我国各省份与全体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外贸额空间分布及演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各省份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进出口贸易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在空间分布上与"胡焕庸线"高度切合,且外贸经济密度呈现"东部高、西部低"分布;(2)西部地区处于进出口贸易的冷点、次冷点和较冷点地区,对外贸易整体重心呈现由东南沿海向内陆拓展趋势但有波动。文章建议在"东南强、西北弱"的外贸空间格局短期无法打破的情势下,西北地区应抢抓历史机遇,充分挖掘外贸潜力,深化外贸供给侧改革,主动突破经济地理空间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