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4)
- 2023(7081)
- 2022(6105)
- 2021(5513)
- 2020(4726)
- 2019(10741)
- 2018(10875)
- 2017(21997)
- 2016(11949)
- 2015(13617)
- 2014(13755)
- 2013(13894)
- 2012(12869)
- 2011(11784)
- 2010(12112)
- 2009(11749)
- 2008(11761)
- 2007(10608)
- 2006(9783)
- 2005(9095)
- 学科
- 济(54436)
- 经济(54345)
- 管理(41578)
- 业(33682)
- 企(27198)
- 企业(27198)
- 方法(20282)
- 中国(19298)
- 数学(18201)
- 数学方法(18078)
- 制(16821)
- 财(16138)
- 农(12723)
- 银(10820)
- 银行(10812)
- 体(10766)
- 行(10381)
- 业经(10307)
- 地方(9581)
- 体制(9144)
- 贸(8942)
- 贸易(8932)
- 城市(8929)
- 融(8860)
- 金融(8858)
- 务(8767)
- 环境(8752)
- 财务(8749)
- 易(8724)
- 财务管理(8722)
- 机构
- 大学(180980)
- 学院(178686)
- 济(79145)
- 经济(77304)
- 管理(68178)
- 研究(60138)
- 理学(57476)
- 理学院(56833)
- 管理学(56148)
- 管理学院(55804)
- 中国(48029)
- 财(42508)
- 京(38679)
- 财经(32721)
- 科学(32571)
- 经(29537)
- 所(29213)
- 江(27630)
- 中心(27536)
- 经济学(25733)
- 研究所(25609)
- 北京(24728)
- 财经大学(24272)
- 经济学院(23249)
- 农(23239)
- 范(22274)
- 师范(22110)
- 业大(21930)
- 院(21874)
- 州(21586)
- 基金
- 项目(110096)
- 科学(87997)
- 研究(82588)
- 基金(81979)
- 家(69758)
- 国家(69238)
- 科学基金(59913)
- 社会(55621)
- 社会科(52825)
- 社会科学(52812)
- 基金项目(43644)
- 省(40919)
- 教育(37711)
- 自然(36537)
- 自然科(35640)
- 自然科学(35629)
- 自然科学基金(34953)
- 划(34869)
- 资助(32956)
- 编号(32755)
- 成果(27618)
- 制(26567)
- 部(26041)
- 重点(24426)
- 国家社会(23509)
- 发(23266)
- 课题(23098)
- 教育部(22900)
- 创(22372)
- 人文(22094)
共检索到278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海东
以我国2010年6月~2019年1月100个大中城市房价为研究对象,运用Dagum差异分解法和DAG-SVAR模型对我国一、二、三、四线城市房价的差异以及各层级差异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房价差异性分解结果表明我国房价总体差异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演化趋势,各层级间房价差异显著且层级间房价差异是影响房价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DAG-SAVR模型分析表明当期各层级内部的房价差异呈现"由下至上"的三、四线房价内部差异引领的影响机制,长期呈现"由上至下"的一线城市内部房价差异引领的传导机制。
关键词:
房价 差异性 差异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瑾 娄著盛
老龄化水平往往与人口迁移因素相交织,共同影响着中国住房价格的时空特征。首先构建了一个供求均衡模型,分析表明人口抚养比增加会降低住房价格,而人口迁移规模会推高住房价格,并可能因城市层级的不同产生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35个城市2002—2015年的数据,以静态与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了检验。分层级回归的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迁移对房价的影响随城市级别的上升反而递减,且人口迁移的作用大于老龄化变量。可见,人口结构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特征,这与二元经济体制与社保制度的碎片化所导致的地区间的生育成本、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养老成本相关。避免区域住房市场失衡仍是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核心。
关键词:
老龄化 人口迁移 住房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玉 姜沛言
为有效控制房价泡沫可能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需要根据泡沫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设计。本文对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泡沫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房价泡沫的发展机制,重点考察了造成泡沫水平城市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泡沫的发展同时存在自相关机制和均值回复机制,研究发现住房供给弹性、金融支持力度是影响泡沫发展机制、造成泡沫水平城市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土地供给来调节住房供给弹性,通过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保证必要的金融支持、防止过度的金融参与,实现有效管理房价泡沫、控制区域性和系统性市场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
住房市场价格泡沫发展机制城市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玉 姜沛言
为有效控制房价泡沫可能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需要根据泡沫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设计。本文对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泡沫水平进行测度,分析房价泡沫的形成机制,重点考察造成泡沫水平城市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泡沫的形成同时存在自相关机制和均值回复机制,住房供给弹性、金融支持力度是影响泡沫形成机制、造成泡沫水平城市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土地供给来调节住房供给弹性,通过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来保证必要的金融支持、防止过度的金融参与,实现有效管理房价泡沫、控制区域性和系统性市场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
住房市场 价格泡沫 形成机制 城市差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建江 罗双成
本文考虑人口流动因素本文考虑人口流动因素,构建区域房价差异与地区差距的理论模型,利用2005—2013年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房价差异对地区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区域房价差异扩大异扩大1%,地区差距将扩大0.044%。而城市人口规模与人口流动速度均削弱了区域房价差异对地区差距的作用的作用。分地区回归结果发现,东部地区房价差异对地区差距影响不显著,中西部地区房价差异对地区差距影响显著差距影响显著,且受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流动的影响。本文认为,减少人口流动的制度性约束,通过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实施区域差异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可以促进区域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缩小地区差距地区差距。
关键词:
房价差异 地区差距 人口流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静
文章分析房价差异的影响因素,归纳导致城市房价差异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实证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异是导致城市房价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交通便利性、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城镇居民富裕程度以及限购政策对城市间房价的差异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波 陈健 邹琳华
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是什么,区域房价差异对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生哪些影响,是本文关注的焦点。作者引入房价因素,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拓展,发现区域房价差异导致劳动力流动,从而诱发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09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间的相对房价升高,导致相对就业人数减少,并促使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实现了产业升级。对不同区域的深度分析表明,区域房价差异确实是影响东、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东部地区中高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与产业转移相适应的住房政策和住房...
关键词:
区域房价差异 劳动力流动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禹铭
以2015—2018年中国298个城市的住房价格为基础,考察中国城市房价增长的空间格局、城市等级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15—2018年中国城市住房价格增长的空间差异较大,而且增长幅度随城市等级的提高而提高。②住房价格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增长、投资规模、市场预期、支付能力、土地供给、城市吸引力是影响城市房价增长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增长是2015—2018年房价增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此外,城市等级不同,住房价格增长的影响因素体现出显著的差异。③最后,从促进协调区域发展,打压炒房行为;加快城市更新升级,打造优质城市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 张文杰
面对国内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现象,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中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SYS-GMM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就相对房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房价与第二产业就业比率和产值比重存在倒"U"型关系,与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呈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即当相对房价超过3.25时,房价过高的地区对第二产业的就业存在挤出效应,但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具有促进作用;相对工资、教育条件和交通便捷度对二、三产业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但空气质量变量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 张文杰
面对国内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现象,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中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SYS-GMM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就相对房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房价与第二产业就业比率和产值比重存在倒“U”型关系,与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呈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即当相对房价超过3.25时,房价过高的地区对第二产业的就业存在挤出效应,但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具有促进作用;相对工资、教育条件和交通便捷度对二、三产业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但空气质量变量显著地表明我国已经存在环境移民现象。因此,不同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住房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少峰 黄启 张帅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代表城市群发育程度的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法,对我国城市群进行层级划分。研究表明我国25个城市群按照发育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本文从发育程度、产业结构和分布形态3个方面对各发育层级城市群的基本形态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层级的城市群发育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各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系统聚类 层级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丽霞
基于Capozza和Hendershott的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房价波动空间差异模型,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法,对2002-2016年间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波动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房价波动具有路径依赖性以及均值回复性;房价波动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建造成本、利率变动、人口数量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等外生冲击是促成该现象的主要驱动力;房价波动在整体上呈现收敛态势,但具有区域差异性,东部沿海开放城市房价的波动幅度明显较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韦吉飞 张学敏
基于教育红利指标衡量的探索与教育分级理论,实证分析教育红利在不同区域的集聚差距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层级关系。研究表明:经济结构转型中,经济差距形成的不同教育红利积累机制,以及劳动力的加速流动,促成了教育红利尤其是高级教育红利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的集中释放。高级教育红利对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呈明显的梯度递减之势,而初级教育红利的影响则依次递增,反映出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所处的层级特征。从总体上看,高级教育红利对产业升级的贡献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
关键词:
教育红利 产业升级 地域差异
[期刊] 改革
[作者]
吕俊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征,其供给要素不同于其他大中型水利工程,需要结合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供给要素的具体特征进行研究。完善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应强化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保障各级政府有效投入,激励农民共管共用,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期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田水利 供给机制 水利设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右侧单位根检验的房价泡沫监测方法来动态刻画中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在2005—2016年期间的价格泡沫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R-Vine Copula模型来刻画十大城市房价泡沫之间复杂相依结构及其相依性,进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各城市房价泡沫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十大城市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均显著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总体上,一手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要比二手住宅价格泡沫严重;同样,一线城市房价泡沫比二线城市房价泡沫严重,且已向部分重点二线城市蔓延。一手住宅市场显示出明显的房价泡沫区域聚集和城市层级聚集特征,但二手住宅市场并不具有这些特征。各城市房价泡沫之间普遍存在非对称的上下尾相依结构和泡沫传导机制。深圳、天津、南京和成都引领着一手住宅价格泡沫,而北京和杭州则在一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上海、深圳和杭州引领着二手住宅价格泡沫,而武汉在二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十大城市 房价泡沫 相依结构 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