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3)
- 2023(10158)
- 2022(8764)
- 2021(8254)
- 2020(7157)
- 2019(16708)
- 2018(16774)
- 2017(32430)
- 2016(18527)
- 2015(21463)
- 2014(21690)
- 2013(21119)
- 2012(20212)
- 2011(18583)
- 2010(18970)
- 2009(17563)
- 2008(17608)
- 2007(16085)
- 2006(14145)
- 2005(12896)
- 学科
- 济(76513)
- 经济(76439)
- 管理(44785)
- 业(43970)
- 方法(38823)
- 数学(35627)
- 数学方法(35361)
- 企(32985)
- 企业(32985)
- 中国(25766)
- 农(21046)
- 教育(20134)
- 财(19878)
- 学(16998)
- 地方(15926)
- 贸(15255)
- 贸易(15250)
- 易(14757)
- 制(14604)
- 农业(13762)
- 业经(13400)
- 银(12364)
- 理论(12355)
- 银行(12337)
- 行(11788)
- 融(11650)
- 金融(11647)
- 务(11616)
- 财务(11600)
- 财务管理(11564)
- 机构
- 大学(274881)
- 学院(268644)
- 济(107960)
- 经济(105515)
- 管理(95850)
- 研究(94439)
- 理学(82471)
- 理学院(81374)
- 管理学(79960)
- 管理学院(79438)
- 中国(66859)
- 京(59392)
- 科学(56473)
- 财(52369)
- 所(48252)
- 范(44672)
- 师范(44355)
- 研究所(43712)
- 农(42741)
- 中心(42690)
- 财经(42011)
- 江(41370)
- 北京(38369)
- 经(38059)
- 业大(37410)
- 师范大学(36479)
- 教育(35446)
- 经济学(34630)
- 农业(33886)
- 院(33736)
- 基金
- 项目(171269)
- 科学(135815)
- 研究(129218)
- 基金(122912)
- 家(106489)
- 国家(105560)
- 科学基金(88853)
- 社会(80432)
- 社会科(76123)
- 社会科学(76103)
- 教育(66607)
- 省(66426)
- 基金项目(65329)
- 划(58736)
- 自然(56062)
- 编号(54751)
- 自然科(54680)
- 自然科学(54663)
- 自然科学基金(53689)
- 资助(50754)
- 成果(47153)
- 部(40819)
- 重点(40269)
- 课题(40105)
- 发(38218)
- 教育部(35372)
- 创(34957)
- 性(33528)
- 大学(33141)
- 人文(33134)
- 期刊
- 济(115132)
- 经济(115132)
- 研究(89988)
- 中国(54237)
- 教育(53896)
- 学报(39918)
- 财(38926)
- 农(37076)
- 科学(36616)
- 管理(31187)
- 大学(30674)
- 学学(27530)
- 农业(24840)
- 融(24462)
- 金融(24462)
- 技术(24417)
- 财经(21323)
- 经济研究(18909)
- 经(18271)
- 业经(18207)
- 问题(16747)
- 贸(14413)
- 业(13303)
- 统计(13283)
- 职业(13282)
- 技术经济(12884)
- 理论(12834)
- 商业(12371)
- 图书(11634)
- 策(11574)
共检索到402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建宝 戴平生
本文通过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探讨了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与GDP、受教育年数与GDP的空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经费、受教育年数与GDP都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教育经费关于GDP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特性,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对GDP的增长具有长期的促进效应;受教育年数关于GDP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特性,我国已进入了受教育年数对GDP增长产生长期促进效应的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红梅 谭宏卫 田应福
本文主要利用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状况和产生原因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1997-2010年间,各地区的教育水平迅速发展,但绝对地区差异并没有显著缩小,相对地区差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此外在探讨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部分主要讨论了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人均GDP、平均生师比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地区差异 聚类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碧海
文章以我国各地区的2002~2006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认为科技投入与产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在有较大影响的投入指标变量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投入 产出 回归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范红忠 王徐广
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的方法,根据开放度与市场规模在对经济增长影响上的替代性理论,对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度的适宜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已经偏高了,这些地区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不应继续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应维持或减小开放度;而其他地区的开放度离临界开放度尚远,可以继续通过提高对外开放度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适宜开放度 市场规模 工具变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贤掌 黄耀军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税负(税收收入与GDP之比)曾有一段时间逐年上升,但从1985年以后,却不断下降,由1985年的228%下降至1996年的1007%。同时,不同地区税收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税收负担的不平等性也增加了。为了进行深入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鞠立新
本文利用Gonzalo-Granger分解31个省份组成的4个地区通货膨胀序列,得到4个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进一步分解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得到一个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因此31个省份通货膨胀具有相同的长期趋势成分,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与全国通货膨胀相关系数高达0.996,侧面映证了全国通货膨胀合理地反映各个省份通货膨胀长期趋势。中国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构成中,东部地区的权重高达52.67%,而在东部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中,上海、浙江、天津、河北是权重最大的,因而需要对这4个长三角和京津冀部分省(直辖市)的通货膨胀变动情况更为关注。此外,对中西部地区应予以适当监控,且该地区省份应倾斜于安徽、湖南、江西和新疆、重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斌 梅辛欣 潘峰 丛明舒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6年-2008年26单IPO项目询价数据样本,通过组间方差分析、构建认购深度和标准化相对价格偏差指标、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询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我国IPO定价的询价制度变革取得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我国新股发行采用询价制度,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是国际累计订单询价制度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可以考虑通过赋予主承销商一定自主配售权、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进目前电子化制度、提高机构报价决策灵活度、引入后市稳定机制、明确机构报价权责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一级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小敏 陈建宝
在对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文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分别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1)我国各地区间人口迁移相对平稳,而人口流动在2000年以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且空间流向极不均衡;(2)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中国整体经济来说是一个帕累托改进;(3)户籍制度对于发达地区起到了人才沙漏的作用;(4)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出来,人口流出虽然基本出现一个正面影响,但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如我们预想的那么明显。
关键词: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变系数面板模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欣茹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叶欣茹①一、引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存在和发展,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培养高级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振宇 王煊
首先将中国各地区的人均GDP情况划分为5种状态,然后使用Markov方法建立一个预测中国各地区人均GDP在10年后和20年后发展状况的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国各地区人均GDP的演化和变化情况进行了科学地分析和预测,它对研究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保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实施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人均GDP 马尔科夫链 预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闵丹
股票资产分类技术使用的是单指数模型与风格分类体系。单指数模型采用风险因子贝塔来解释平均收益率;风格分类体系采用Fabozzi介绍的简单风格分类体系,按市值规模与B/P比率、E/P比率等指标进行的股票风格管理。通过采用大量的统计聚类算法进行股票资产的分类,可以看出,不同资产类股票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同。
关键词:
聚类分析 风格分类体系 股票分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景峰 张屹山
经济生活中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会扭曲相对价格体系 ,带给远期经济行为更大风险 ,造成“资源配置缺损”。本文从通货膨胀与其不确定性角度 ,对我国 1983- 1991、1991- 1999、1999- 2 0 0 4三段时期通货膨胀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肯定了高通胀与其不确定性之间的正向关系。对于通胀不确定性进行有效控制 ,将有利于我国改革顺利推进 ,经济稳定、科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智利 张丽芳
目前我国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将减弱对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效应。这种拉动效应已经转移出去,成为国外第三产业扩张的机遇。服务贸易逆差的进一步加重,造成了我国第三产业人才的严重流失,使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受到严重影响。全面认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原因及影响因素,探索其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内部结构 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平 鲁婧颉
本文使用LP方法替代CH方法对国际技术扩散溢出的国外研发存量进行度量,选用1985—2003年中国国内研发存量及通过贸易途径溢出的国外研发存量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贸易对东、中、西三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对中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中部尤为突出。为了促进我国各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群勇
本文基于随机边界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有效性的现状及其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认为:(1)我国农业生产的平均技术有效性为0.6542,总体上来看,存在较严重的技术无效使用;(2)农业生产的技术有效状态基本上是时不变的,即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3)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有效性各为0.7290、0.7253、0.5230;(4)农村教育、农村研发、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是影响技术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农业研发力度、提高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地区倾向性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有效性的重要政策趋向。
关键词:
农业 随机边界生产函数 技术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