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0)
2023(7263)
2022(5073)
2021(4203)
2020(3330)
2019(7010)
2018(7399)
2017(14946)
2016(8322)
2015(9614)
2014(9917)
2013(9619)
2012(9014)
2011(8254)
2010(8341)
2009(8134)
2008(8035)
2007(7424)
2006(6996)
2005(6754)
作者
(25963)
(21303)
(21244)
(20632)
(13492)
(9961)
(9885)
(8280)
(8087)
(7610)
(7221)
(6916)
(6914)
(6864)
(6661)
(6457)
(6372)
(6282)
(6240)
(6171)
(5587)
(5260)
(5136)
(4925)
(4869)
(4834)
(4832)
(4712)
(4348)
(4256)
学科
(39365)
经济(39331)
管理(21681)
(21533)
中国(16541)
(14813)
企业(14813)
业经(13713)
(13282)
方法(12002)
数学(10545)
数学方法(10487)
产业(10430)
(9545)
(9186)
银行(9176)
信息(9154)
(8915)
总论(8727)
信息产业(8664)
农业(8511)
(8296)
(8059)
贸易(8054)
(7877)
(7616)
金融(7615)
(7377)
地方(6706)
(6423)
机构
大学(129779)
学院(129450)
(55607)
经济(54392)
管理(46273)
研究(46228)
理学(38692)
理学院(38258)
管理学(37688)
管理学院(37444)
中国(36619)
(28449)
(27828)
科学(26388)
(23922)
财经(21660)
研究所(21418)
(21116)
中心(20540)
(19865)
(19532)
北京(18611)
经济学(17787)
(17711)
师范(17541)
业大(16950)
农业(16584)
(16530)
(16278)
经济学院(16207)
基金
项目(77668)
研究(60275)
科学(60192)
基金(54624)
(47282)
国家(46850)
科学基金(38762)
社会(38511)
社会科(36452)
社会科学(36444)
(29792)
基金项目(27865)
教育(26599)
编号(26210)
(25078)
成果(22665)
自然(21774)
资助(21350)
自然科(21215)
自然科学(21208)
自然科学基金(20827)
(18228)
课题(17856)
重点(17484)
(17054)
国家社会(16424)
项目编号(15852)
(15737)
(15410)
发展(15083)
期刊
(66007)
经济(66007)
研究(42457)
中国(25413)
(20591)
(19034)
学报(18897)
管理(18096)
科学(16738)
(16069)
金融(16069)
教育(15011)
大学(14248)
农业(14058)
学学(12962)
业经(11843)
经济研究(11161)
财经(10618)
技术(10591)
问题(9905)
图书(9340)
(9153)
(8673)
国际(7785)
理论(7270)
商业(7104)
书馆(6934)
图书馆(6934)
(6833)
现代(6706)
共检索到204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桂平  
简要叙述了我国古籍数字化的进展情况 ,并对古籍数字化的前景作了展望。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余力  管家娃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文献计量方法,从政策、研究和实践三方面梳理我国古籍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并剖析其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研究认为,目前制约我国古籍数字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缺乏统筹规划、缺乏统一标准、技术问题凸显和专业人才匮乏四方面,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论可为古籍数字化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德利  
对中国台湾、香港、大陆的古籍数字化进程进行统计和介绍,并对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发展目标进行展望。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辛睿龙  王雅坤  
汉字处理问题是古籍数字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古籍数字化的关键环节。主流的古籍数字化产品主要采用Unicode字符集统一汉字编码,汉字处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外字处理和汉字关联上。文章以现有的古籍数字化产品为例,讨论了古籍数字化中的汉字处理问题,即汉字认同的工作滞后、外字处理的方法不一和字际关系的分歧较大。提出了古籍数字化中的汉字处理策略,即以古籍数字化内容资源的平台建设为中心,加快"中华字库"工程的实施;以楷书汉字的数字处理为中心,充分吸收和利用已有的学术成果和数字成果;以新媒体的技术和手段为中心,有效利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立清  董梅香  肖卫飞  
阐述和分析香港台湾地区古籍数字化现状及成果,认为其发展历程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介绍其强调区域规划与发展,追求数字化规模,以公益性为主,重视古籍数字化的学术性,服务对象多元化等特点。认为大陆古籍数字化建设工作应有效规划,统一标准,注重开发特色资源,重视版本选择,并重要重视培养相关人才。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尚奋宇  张文亮  
为解决我国古籍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字化生命周期理论对古籍数字化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包括以下5个模块的古籍数字化标准体系框架(括号内为该模块下子标准的规范对象):项目规划标准(项目选题、计划报告、选题审批)、古籍版本选择标准(版本类型、版本细节)、古籍数字资源生产标准(加工流程、原典采集、文字处理、文件格式、原典保护、质量检验)、古籍数字资源保存标准(数字文档、古籍元数据)、古籍数字资源发布标准(系统建设、检索技术、访问控制、应用服务),并对该框架下的各个子目进行了说明。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包和平  
在介绍我国民族古籍概况的基础上 ,论述了民族古籍数字化的重要性 ,探讨了民族古籍数字化的基本策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微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古籍管理数字化成绩显著,但此项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不足。文章就图书馆在此进程中应有的思想认识和必须开展的实际工作做初步探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继林  
数字化技术为古籍善本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数字化古籍善本可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能以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满足多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图书馆数字化古籍善本的网络化服务应该定位在“知识导航”上。业务创新将改变传统图书馆古籍部门业务构架,更新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创造新的业务流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发社  
随着文献信息载体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古籍也必须以新的载体形态取代传统的文献介质。文章就古籍数字化进行了思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成林  袁曦临  
通过梳理近年我国在古籍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导读和数字目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实践进展可以发现,数字目录学理论研究为图书馆数字化导读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古籍数字化技术为图书馆数字化导读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古籍数据库的开发及应用仍存在数据库重复建设、质量差异、导读功能欠缺、忽视普通读者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制订通行的古籍数字化标准;提倡古籍数字产品的差异化开发;加强古籍数字化智能导读技术的研发;加强古籍导读服务的管理流程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家真  陈美  
通过文献分析与调研数据,指出中华古籍数字化的原因以及数字化中华古籍的难度,论述了中华古籍数字化国际合作的必要性;通过国外对合作数字化中华古籍的需求,证实了国际合作的可行性。在对已有国际合作项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华古籍数字化国际合作的建议:创建中华古籍国际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两岸古籍数字化战略合作伙伴。本文的原创性与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去观察中华古籍数字化国际合作的意义,并对未来的国际合作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宗晓  王江晴  田微  刘赛  程立  孙阳光  何红一  
传统的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方式在文化传播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类对于审美和求知的需要,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传播策略可分为"载体还原、场景重现、文化传承"3个循序渐进的层次。目前该传播策略已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文献《评皇券牒过山榜》和江永"女书"的数字化传播和保护中得到应用,对相关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论述了数字化古籍资源的基本特征,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古籍资源数字化理论与实践的若干进展,展望了新世纪初期古籍资源数字化面临的主要任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戴丽琴  
古籍目次检索的数字化是21世纪数字古籍检索的新方式。它至今未引起学者和数字古籍建设者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数字古籍目次检索,还远远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其原因主要是建设者目次检索意识淡薄、落后。未来的数字古籍目次检索的建设,要两手抓,一方面分析论述目次的信息价值和古籍目次检索数字化的功效以加强和提高数字古籍建设者的目次检索意识,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推广和建设目次数字检索。古籍目次检索的数字化是当前古籍数字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数字目录学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