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9)
- 2023(3466)
- 2022(3078)
- 2021(3155)
- 2020(2650)
- 2019(6093)
- 2018(6179)
- 2017(13353)
- 2016(7397)
- 2015(8599)
- 2014(8511)
- 2013(8424)
- 2012(8091)
- 2011(7251)
- 2010(7590)
- 2009(7483)
- 2008(7613)
- 2007(6961)
- 2006(6420)
- 2005(6042)
- 学科
- 济(27841)
- 经济(27787)
- 业(25847)
- 管理(25813)
- 企(22350)
- 企业(22350)
- 财(13890)
- 方法(13717)
- 数学(12236)
- 数学方法(12191)
- 务(10283)
- 财务(10264)
- 财务管理(10226)
- 中国(10086)
- 企业财务(9887)
- 制(9883)
- 农(8137)
- 体(6983)
- 银(6719)
- 银行(6713)
- 行(6427)
- 业经(6087)
- 体制(6041)
- 贸(5780)
- 贸易(5773)
- 易(5701)
- 融(5556)
- 金融(5556)
- 公司(5251)
- 策(4785)
- 机构
- 大学(110492)
- 学院(108819)
- 济(46642)
- 经济(45671)
- 管理(42176)
- 理学(35717)
- 理学院(35399)
- 管理学(35122)
- 管理学院(34899)
- 研究(33326)
- 中国(28974)
- 财(28026)
- 京(23176)
- 财经(21698)
- 经(19591)
- 所(16305)
- 科学(16217)
- 财经大学(16206)
- 北京(15482)
- 江(15240)
- 中心(14740)
- 经济学(14499)
- 研究所(13933)
- 范(13665)
- 师范(13604)
- 经济学院(13172)
- 州(12707)
- 商学(12495)
- 商学院(12419)
- 院(11775)
- 基金
- 项目(58488)
- 研究(47266)
- 科学(45797)
- 基金(42507)
- 家(34964)
- 国家(34644)
- 社会(30638)
- 科学基金(29369)
- 社会科(28923)
- 社会科学(28914)
- 基金项目(22342)
- 教育(22294)
- 省(20864)
- 编号(20443)
- 成果(18953)
- 划(18054)
- 资助(17629)
- 自然(16634)
- 自然科(16152)
- 自然科学(16147)
- 自然科学基金(15871)
- 部(14834)
- 性(13712)
- 课题(13477)
- 教育部(13264)
- 项目编号(13226)
- 人文(12910)
- 重点(12761)
- 制(12479)
- 社科(12332)
共检索到170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焕 段一凡
我国古代兵法①认为在"军队治理"中"将"先于"法",强调代理人的忠信、智能和气魄,注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良好关系。通过对"人的因素"的重视,摆脱了原有治理系统中"契约不完全"的制约,克服了"经济人假设"的不足。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治理智慧,为代理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揭示了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吕良宏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治理结构的竞争。在此,以文献梳理的形式,对公司治理的内涵及理论渊源进行阐述,并评析了治理模式、形成原因及趋同表现。在我国治理模式选择的问题上,提出应汲取西方治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原则下,着力构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结合,以内部治理为主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思想演变 模式比较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奥利弗·哈特 朱俊 汪冰 顾恒中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只要以下两个条件存在,公司治理问题就必然会在一个组织中产生。第一个条件是代理问题,确切地说是组织成员(可能是所有者、管理者、工人或消费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第二个条件是,交易费用之大使代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合约解决。 1.为什么在没有代理问题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无关紧要。在没有代理问题的情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丹
为了避免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将自身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而损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各国《公司法》都采取相关的公司监控设计模式。本文拟通过对 2 0 0 2年美国公司改革法案中关于公司外部审计监督和审计委员会之立法的介绍 ,针对我国公司监控的现状 ,提出对监控模式改革的建议 ,以作为我国相关立法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黎翠梅
一、美国上市公司丑闻暴露出其公司治理模式的某些缺陷和漏洞 2002年,美国的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施乐公司等国际大公司相继爆出假帐丑闻,令业界一片哗然。不久,世界著名的威斯评级公司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称有多达三分之一的美国上市公司可能有篡改盈余报告的问题。假帐现象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这暴露出美国现行公司治理模式存在某些缺陷和漏洞。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宜晖 廖永威
公司外部治理是指来自公司外部的监督,即来自"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管理者在执行公司职务时滥用其权力。本文在总结现有的实证研究后发现,公司外部治理可以让目标公司的股东从中获益,但这种方式对公司的治理效果却受制于不同国家的股权分散状况。我国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完成,但对其激活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效果还不能抱过高的期望,因为"一股独大"的格局不一定能因此而被打破。逐步、有序的投资渠道多样化,或许能为打破"一股独大"现象提供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外部机制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锦生
本文在分析英美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银行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有效性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种治理模式要取得良好的治理效率应满足的条件,并结合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新《公司法》、《证券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通过进一步优化所有权结构、大力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经营者调控模式、发挥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治理模式 有效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倪建林
两大法系在公司治理一直有较大区别.但随着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越来越呈现出趋同和协调的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主要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概况;接着提出了公司治理原则国际趋同化和协调的5个主要表现,并指出公司治理原则的国际趋同和协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需要;最后对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原则 趋同 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春峰 周敏 房振明
随着数学模型、计量方法的深入,及金融工程、公司财务等多门学科的融合,企业风险管理技术呈现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和模型化的趋势。目前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滞后于公司治理的要求和经营环境的改变,故应加强风险意识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快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关键词:
企业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 柯大钢
独立董事制度的提出是为了有效解决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及股权的分散而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公司的股东权益。该制度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对国外独立董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提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学新
本文通过全面回顾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在对当今世界各国几种主要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公司治理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应当吸收一批具有相当治理能力的大股东的参与,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家族式治理仍然是现阶段公司治理的主导模式。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模式 大股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符遐龄
一、日本银行公司治理特征论及日本银行公司治理,不能不谈到日本银行的主银行制和相互持股。主银行是日本公司治理的主体,它超出了通常意义上说的银企间的贷款关系。主银行关系在日本银企关系间包括融资关系。持股关系、稳定的综合交易关系、向借款企业派遣管理人员和救助陷入危机企业,它的存在,对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陶元磊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许多企业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融资需求也随之扩大,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境外上市。选择在美国上市的国有企业到2006年11月为止仅有17家,约占境外上市国有企业总数的7%。美国高昂的IPO成本以及严格的监管制度让许多意欲境外上市的国有企业望而却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已在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增基 李春红 樊澎涛
公司治理模式大致分为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治理模式和以日德为代表的内部治理模式 ,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应该借鉴哪种治理模式的讨论中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作者认为 ,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是由各自国家的企业制度、政治、文化、法律背景造成的 ,因而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机制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时 ,应努力建立自己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模式 上市公司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 张关心
由于各国融资制度、股权结构与要素市场的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并且这三种治理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我国公司治理主导目标模式的选择,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与吻合公司治理模式国际趋同的演变趋势,定位于"基于多方监控主体并存的、以内部监控为主"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融资结构 国际趋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