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1)
2023(7690)
2022(6128)
2021(5490)
2020(4527)
2019(10174)
2018(10624)
2017(21217)
2016(11481)
2015(12952)
2014(13205)
2013(12857)
2012(11796)
2011(10783)
2010(10886)
2009(10478)
2008(10186)
2007(9140)
2006(8548)
2005(7965)
作者
(34087)
(28473)
(28116)
(27000)
(17919)
(13437)
(12847)
(11030)
(10607)
(10158)
(9580)
(9380)
(9032)
(8934)
(8766)
(8624)
(8383)
(8298)
(8240)
(8109)
(7257)
(6968)
(6889)
(6486)
(6434)
(6326)
(6223)
(6199)
(5679)
(5558)
学科
(51765)
经济(51716)
管理(32838)
(30739)
(22519)
企业(22519)
方法(20151)
中国(18260)
数学(17982)
数学方法(17849)
(16526)
地方(12938)
环境(12282)
业经(11734)
(11680)
(11429)
贸易(11422)
(11030)
(10963)
农业(10756)
(9610)
(9193)
银行(9181)
(8904)
(8861)
(8345)
金融(8344)
(8314)
(7625)
(7393)
机构
学院(171028)
大学(171027)
(74068)
经济(72624)
管理(62760)
研究(59990)
理学(53761)
理学院(53132)
管理学(52231)
管理学院(51932)
中国(46217)
(36758)
科学(35893)
(35371)
(30794)
财经(28092)
研究所(27878)
(27352)
中心(26706)
(25554)
(25365)
经济学(23770)
业大(23500)
北京(23467)
(23161)
师范(22966)
经济学院(21688)
(21634)
农业(21471)
(20790)
基金
项目(109984)
科学(86485)
基金(80347)
研究(80297)
(70383)
国家(69865)
科学基金(58959)
社会(52919)
社会科(50166)
社会科学(50151)
基金项目(42441)
(41889)
自然(36586)
教育(35874)
自然科(35646)
自然科学(35637)
(35294)
自然科学基金(34955)
资助(32577)
编号(32472)
成果(26363)
(25188)
重点(25019)
(24668)
国家社会(22701)
课题(22319)
(21924)
科研(21152)
教育部(20895)
创新(20675)
期刊
(83925)
经济(83925)
研究(53669)
中国(31240)
学报(25542)
(25539)
(25136)
科学(24389)
管理(23236)
大学(19419)
学学(18309)
(17951)
金融(17951)
农业(17428)
教育(15499)
业经(14853)
经济研究(14641)
财经(13831)
技术(13210)
问题(12450)
(11969)
(10248)
商业(9492)
国际(8839)
(8768)
资源(8528)
理论(8277)
统计(8210)
现代(8091)
技术经济(8054)
共检索到258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迪  谢晶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关作为连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纽带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所在地区的口岸营商环境成为影响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投资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发展存在非平衡现象。本文以直属海关层面统计的通关时间作为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的代理变量,分别在进口、出口方式下,利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来源结构分解,并基于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方法揭示了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的动态演进趋势。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样本考察期内,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其中,京津冀地区口岸进口营商环境受疫情影响较大,长江经济带和广东地区口岸出口营商环境具有较强的通关韧性;第二,整体层面上,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且区域内差异贡献率相对较低;第三,随着时间增长,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地区差异存在动态收敛特征,且出口方式下的收敛趋势更为显著;第四,随着时间跨度增长,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呈现稳定状态,尤其是进口方式下便利化程度高的地区将保持不变。因此,口岸地区政府应当加强海关科技创新,推进跨关区人员交流工作,增强执法主体间协作关系以及强化执法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栗智慧  
文章在构建产业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和线性加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测度我国整体及四大经济区产业数字化水平,运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探究我国省级层面产业数字化的分布动态演进和地区差异。结果显示:整体上,全国及各地区产业数字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且存在一定的发散趋势;全国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差异呈不断增大趋势,差异来源贡献度表现为“区域间差异最大,区域内差异次之,超变密度最小”;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极化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省份营商环境指数,首先分析了中国营商环境的现状,然后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核密度估计法、收敛检验等多种方法考察了中国营商环境的时空差异及分布特征。主要结论有:(1)样本考察期间,中国营商环境指数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4.42%,但存在地区差异,表现为从东到西依次降低。(2)营商环境总体基尼系数呈略微的增长之势,说明营商环境的不均衡现象日益严重;分解基尼系数发现,营商环境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地区间差异。(3)营商环境在全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在东部地区还同时存在σ收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宏伟  庞德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宏伟  庞德良  
在对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经济、能源和环境(3E)系统协调水平测算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空间经济学计量工具分析了中国3E系统协调水平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差异,并采用核密度函数模型对协调水平的动态演进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1)3E系统协调度在观测期内呈提高-下降-再提高的变动趋势,总体协调水平波动中向好;(2)3E系统协调水平分布在空间上相关性较弱,空间分布缺少明显的空间正向集聚效应,集聚区保持着较高的流动性;(3)3E系统协调水平相对高值和相对低值区呈较为一致的演进趋势,3E系统协调水平相对低值和相对高值区域内部的低值区与高值区系统协调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低值区改善速度显著提高,高值区改善速度则在下降。根据各地区经济、能源和环境系统特征的异质性,中国应构建差异性的3E政策保障体系应对3E系统失调,同时促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以及土地开发指标的跨地区交易,推动空间集聚效应的同时,缓解由集聚引发的失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钟水映  李强谊  肖攀  
本文利用1997~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Arc GIS技术对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同时将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与非参数估计方法相结合,对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下降趋势,超变密度和地区间差距是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2)Kernel密度估计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有部分省份保险业发展速度较快,但部分省份保险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两者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并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径   周鹏亮   李文俊   谢祖翠  
文章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投入、数字化产出、绿色发展程度5个维度构建了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和Markov链对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产业数字化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上较低,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产业数字化水平表现为高、中、低的分布特征;中国产业数字化水平差异在逐年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极化现象;Moran's I散点图表明多数省份处在第一、三象限,表明中国各省份产业数字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从Markov链转移概率矩阵可知,产业数字化水平高的地区有更强的稳定性,低水平地区逐渐向邻近高水平地区转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章进  宋时蒙  
使用我国2002年~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R&D投入、R&D产出和R&D影响三个维度构建我国R&D资源配置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分别计算和分析R&D水平的综合指数、R&D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以及R&D水平的动态分布趋势。结论表明:我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R&D资源配置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R&D资源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内的差异和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地区间的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考察期内西部地区的多级分化现象始终存在;区域R&D资源配置水平的相对差距呈减弱态势,而绝对差距呈扩大态势。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章进  宋时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晓清  杨洋  
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规律。基于2004—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且形成了“京津”、“江浙沪”两个核心聚集区;各省份之间研究生集聚现象明显,已经形成稳定的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其中位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占比超70%;各省份研究生集聚指数的差异随时间而缩减,但我国区域研究生集聚的时空演进并不活跃,仅有不足17%的省份存在时空跃迁。基于此,应推动各省份落实“育人”与“留人”两手抓,并通过培育研究生引力增长极,以点带面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布局,以推进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均衡化分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杰  刘传明  
平台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事关经济高质量运行目标的达成。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围绕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等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水平有小幅度上升,但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总体差异呈“N+V”型的变化趋势;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内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内差异最小;地区间差异表现为东-西差异最大、中-西差异最小;地区间差异是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异、超变密度的贡献率相对较小;考察期内的平台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两极化或多极化趋势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晓青   胡宗义  
文章构建了环境多元共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阶段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综合测度2008—2021年我国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环境多元共治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法对我国环境多元共治水平的地区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多元共治水平整体较低,呈现一种非线性的“N”型增长轨迹,并形成了“东部与西部率先引领、东北紧随其后、中部奋力追赶”的格局;环境多元共治水平的总体差异表现出波动下降的特征,其中,超变密度为推动差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环境多元共治水平的绝对差异呈逐渐缩小的动态演进趋势,但区域内部存在显著的分化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承佳  
文章构建了包含3个维度、17个基础指标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及非均衡性。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呈现上升态势,但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不高;智能化条件和智能化效益表现良好,智能化应用问题突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分布特征;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呈逐步缩小态势;全国及三大地区制造业智能化水平非均衡性呈波动上升态势,全国表现出两极分化态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智慧物流是现代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对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具有关键作用。基于政策、理论和现实依据构建多维度物流业智慧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与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测度2006—2020年全国及三大地区、30个省份的物流业智慧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核密度估计法、达古姆基尼系数、全局莫兰指数以及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β收敛性检验方法,揭示物流业智慧化水平的分布动态、空间差异与收敛性。研究发现,我国及三大地区物流业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整体偏低,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部>全国>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从核密度估计结果看,全国及三大地区物流业智慧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并未得到有效缩减,存在极化现象,但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物流业智慧化水平增速更快,有助于全国空间差异的缩小。从达古姆基尼系数相关计算结果看,物流业智慧化水平的全国总体差异以及东部和西部地区内差异较大,但呈波动缩小态势,中部地区内差异较小但呈小幅波动扩大态势,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地区间差异较大。从差异来源及贡献率看,物流业智慧化水平的全国总体差异主要源自地区间系数,地区内系数对其贡献次之。从收敛特征看,物流业智慧化水平在全国及三大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朝着各自的稳态水平演进,收敛速度整体呈现中西部>东部态势。鉴于此,在全国层面,应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业深度融合解决方案,提高干线运输效率,扩大干线运输规模与支线运输网络覆盖面;在地区层面,应制定有梯度的区域发展策略,构建区域合作机制;在省份层面,应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智慧物流在国内大循环中的“链”接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益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政策思路,运用熵值法测算出2017-2021年293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指数,分类分析城市营商环境总指数和分项指数,并对城市营商环境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