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9)
2023(17551)
2022(14729)
2021(13689)
2020(11203)
2019(25816)
2018(26017)
2017(49630)
2016(27426)
2015(31051)
2014(31187)
2013(30945)
2012(28948)
2011(26247)
2010(26472)
2009(24322)
2008(23613)
2007(20971)
2006(18967)
2005(17077)
作者
(81611)
(67403)
(66971)
(63920)
(43144)
(32322)
(30497)
(26410)
(25807)
(24266)
(23019)
(22696)
(21787)
(21317)
(20840)
(20694)
(20074)
(19944)
(19421)
(19354)
(16909)
(16820)
(16310)
(15361)
(15199)
(15110)
(15080)
(14991)
(13623)
(13388)
学科
(115529)
经济(115408)
管理(72811)
(70082)
(53572)
企业(53572)
方法(44352)
数学(38121)
数学方法(37738)
中国(37394)
(35234)
地方(32440)
业经(26871)
(25033)
(24802)
农业(23760)
(22119)
(20264)
贸易(20245)
(19513)
(18990)
银行(18944)
环境(18846)
(18248)
(18053)
金融(18049)
(17626)
理论(17408)
(17389)
技术(17270)
机构
大学(391220)
学院(390200)
(154161)
经济(150460)
管理(148651)
研究(138573)
理学(126991)
理学院(125389)
管理学(123278)
管理学院(122575)
中国(103441)
科学(87253)
(86159)
(71247)
(70836)
(68059)
研究所(64295)
中心(62372)
(61941)
业大(59156)
财经(55949)
(55704)
师范(55146)
北京(54787)
农业(52964)
(50586)
(50431)
(48931)
经济学(45529)
师范大学(44650)
基金
项目(260854)
科学(204086)
研究(192053)
基金(186034)
(162103)
国家(160689)
科学基金(136854)
社会(119118)
社会科(112564)
社会科学(112533)
(103890)
基金项目(99541)
自然(88199)
教育(87334)
(86776)
自然科(86033)
自然科学(86011)
自然科学基金(84412)
编号(79916)
资助(74943)
成果(65683)
(59721)
重点(58797)
(56479)
课题(56088)
(53503)
创新(49977)
科研(49250)
国家社会(48112)
教育部(47711)
期刊
(180094)
经济(180094)
研究(120484)
中国(81557)
(63187)
学报(62544)
科学(58023)
管理(54964)
(51172)
教育(48262)
大学(46600)
学学(43429)
农业(43358)
(37439)
金融(37439)
技术(34212)
业经(31060)
经济研究(27460)
财经(26463)
问题(25491)
图书(22662)
(22551)
(22090)
资源(19412)
理论(19062)
科技(18912)
技术经济(18603)
现代(18475)
(17745)
(17636)
共检索到596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红波  张小林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机制,是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解读新型城市化的内涵,确立其测评体系,是研究新型城市化的核心。以我国发达地区——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的新型城市化进行了测评,并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思路,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玲玲  陈香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丰富内涵,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幸福指数、城市资源环境和城乡统筹五种视角构建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改进熵值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涛  张京祥  罗小龙  
当前我国东部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已经率先步入到了城市化稳定发展的崭新阶段,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内容也相应地由城市化数量水平的提高转变为城市化质量的全面提升。根据城市化发展的新内涵、新趋势与新动力,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分析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市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所遇到的诸多城市化质量问题与矛盾,并从经济发展、城市生活、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以及城乡统筹等方面构建起我国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的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达地区县级市城市化质量提升的总体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春梅  张小林  吴启焰  李红波  
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民生、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构建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综合测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地市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空间分布差异,且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分布在三大类型间没有变化而在组内变化明显;江苏省城镇化质量是由经济竞争度、民生幸福度、城乡统筹度和可持续发展度共同决定的,但贡献作用大小各异,且它们之间并不都存在对应的相关关系。同时,针对测评结果指出要以城镇化质量为导向进行城镇化建设,并因地制宜地给予各个城市分类指导,以使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玉翠  万克勇  邓祖涛  何天祥  
以1982、2000和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江苏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湖南人口城市化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三个年度两省的城市体系从人口角度看均符合位序—规模分布规律,江苏省城市首位度指数减少,湖南省城市首位度指数增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影响两省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同,迁移的空间表现也不同。异地城市化在两省都表现突出,江苏省外来人口很多促进了江苏城市化的发展,湖南省迁到省外的人口很多对湖南本省的城市化发展起的促进作用很小。两省城市化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相反:江苏省人口城市化呈扩散趋势,湖南省人口城市化呈集聚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刚  黄贤金  
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 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共选择了 2 5个参评因子。然后对江阴市 1991年、1994年和 1997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日益增强 ,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是 ,1997年与 1991年相比 ,资源、环境两要素的可持续性分别下降了10 35%和 12 2 3 % ,若不加以重视 ,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江阴市土地资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淑豪  曲福田  谭仲春  
在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选用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妥协约束法建立约束条件与决策变量的时序预测模型群 ,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对土地利用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合生,虞孝感  
根据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测算,1996年无锡现代化已基本完成初期阶段,开始进入中期阶段。与现代化标准相对照,无锡现代化建设既有优势,亦存在有许多不足之处。为达到20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实施四大战略及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小兵  朱大奎  葛晨东  邹欣庆  刘青松  魏永军  
本文以江苏吴县市为例 ,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实现耕地动态平衡、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宪霞  胡长深  
本文基于城市营销的视角,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城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快速发展,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与辐射力。文章选取江苏省宿迁市1999-2013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支持对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市化水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不明显,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名豪  李武艳  刘向南  谌明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多维概念 ,而目前城市化水平常用的单一评价指标只能从某个方面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化的丰富内涵。以江苏省 1 3个地级市为例 ,通过经济、空间、人口以及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体现城市化内涵的四个方面构造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 1 3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大致分为 5个层次 ,南京、无锡和苏州城市化水平最高 ,常州和镇江居第二层次 ,扬州、南通和泰州属第三层次 ,徐州、盐城和连云港列第四层次 ,淮安和宿迁最低 ,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 ,从南向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江龙  曲福田  王启仿  
结构决定功能,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江阴市为例,运用马尔柯夫链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的概率矩阵,预测江阴市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并分析其变化特征,以此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近期内可能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着非农化趋势加快,农地数量减少加速的现象,如果为保证耕地的数量平衡,则可能导致农地内部结构极其不合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适当释放农地,促进经济发展;运用经济杆杠,提高非农用地利用效率;重视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军  方斌  
文章选择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区,以突变理论为基础,采用突变级数法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市域城镇化质量分区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认为江苏省的市域城镇化质量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同时,根据江苏省各市城镇化特点,将其划分为4个城镇化质量等级区,并对各等级的形成机制作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各分区的特点,提出了各分区合理调整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对策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严红  
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带来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和城乡二元结构加剧等问题,必须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转型,走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并重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单个城市地区坚持城乡统筹、在相邻城市地区发展城市群、在县域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加强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肖立  
近年来,江苏省沿海地区工业化进程速度加快,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从产业结构上看,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总体处于数量型调整阶段,产业素质提高明显滞后,三产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决定江苏沿海地区总体产业结构高度的关键力量,其中第二产业是目前江苏沿海地区提升总体产业结构高度的主要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