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85)
2023(20192)
2022(17049)
2021(15815)
2020(13382)
2019(30457)
2018(30100)
2017(58423)
2016(32140)
2015(36118)
2014(36211)
2013(36097)
2012(34049)
2011(30937)
2010(31616)
2009(30003)
2008(30470)
2007(27966)
2006(25279)
2005(23338)
作者
(95864)
(79957)
(79907)
(75900)
(51282)
(38440)
(36469)
(31078)
(30317)
(29012)
(27482)
(26912)
(25859)
(25846)
(25372)
(24650)
(23935)
(23610)
(23340)
(23133)
(20295)
(20081)
(19612)
(18229)
(18078)
(18074)
(18003)
(17974)
(16358)
(16030)
学科
(138519)
经济(138328)
(112632)
管理(101892)
(91464)
企业(91464)
方法(55937)
(51440)
数学(45881)
数学方法(45351)
(42295)
中国(40477)
业经(37596)
(34514)
农业(34066)
地方(30483)
(27019)
财务(26963)
财务管理(26902)
(26885)
银行(26834)
(26644)
贸易(26623)
(26233)
(25873)
(25730)
企业财务(25532)
(24600)
金融(24595)
技术(23104)
机构
学院(471444)
大学(468230)
(198274)
经济(194025)
管理(179500)
研究(163366)
理学(151704)
理学院(150000)
管理学(147632)
管理学院(146743)
中国(130841)
(100103)
(99079)
科学(97583)
(89697)
(84931)
财经(76060)
(75887)
研究所(75741)
中心(75596)
业大(70212)
农业(69418)
(68785)
北京(63893)
(60152)
(60128)
经济学(60072)
师范(59515)
(58142)
财经大学(55791)
基金
项目(296736)
科学(233424)
研究(218306)
基金(214592)
(186528)
国家(184812)
科学基金(157825)
社会(139004)
社会科(131468)
社会科学(131432)
(116946)
基金项目(112523)
自然(100729)
教育(99636)
自然科(98348)
自然科学(98319)
(97914)
自然科学基金(96612)
编号(88880)
资助(88480)
成果(73868)
(66929)
重点(66901)
(66368)
(62739)
课题(62319)
创新(58273)
(57232)
(57183)
国家社会(57073)
期刊
(234662)
经济(234662)
研究(146634)
中国(101912)
(86655)
(79399)
学报(72883)
管理(69875)
科学(68030)
农业(57708)
(57003)
金融(57003)
大学(55930)
学学(53021)
教育(49320)
业经(40752)
技术(40686)
财经(38502)
经济研究(35659)
(33047)
问题(31300)
(30925)
(25172)
技术经济(24727)
(23448)
世界(22755)
统计(22088)
理论(21997)
国际(21917)
现代(21870)
共检索到742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俊生  庹国柱  
本文分析了发达地区四种农业保险制度在制度模式、财政补贴、以险补险、保障对象、保障程度、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管理机构等方面的异同点,考察了各地不同做法背后的原因,并基于制度比较的视角考察了不同制度安排的绩效。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设计必须坚持"统一制度框架与分散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将制度的自然演进和人为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散决策形成的多样化的制度结构在相互学习、借鉴和竞争,进行"优胜劣汰"和"收敛"的自发演进。政府主导下的"统一制度框架"的人为制度设计则能够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过程,弥补仅靠制度演进难以满足社会对有效制度需求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纠正农业保险制度自发演进中的路径依赖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德余  梁鸿  
基于对发达地区不同模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江苏阜宁和北京大兴的经验对特殊(干部)群体、富裕的或者收入较高的群体吸引力更大,而上海的农保则对农村企业的农民进行强制性就业保险,对农村留地职业农民也一样缺乏吸引力。中山市的农村养老保险则一视同仁地对待参保的整个村庄农民,这一模式可以比较好地统一解决所有包括留地职业农民在内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但是却缺乏推广的基础(普遍性)。尽管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发达地区试验的各种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对未来的欠发达地区乃至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经验价值与理论含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壬元  
随着中央政府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稳步推进,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正式步入政策性保险试点阶段。该文对各试点模式在经营主体、保障对象和内容、政府责任及保障程度等制度要素的比较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制度公平、解决市场失灵、维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制度框架、优化中央政府责任及在分散决策的背景下,因地制宜调整完善制度要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宾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黎明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比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经验及做法,从法律体系、制度框架、产品设计、专项监管等方面提出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宾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黎明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比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经验及做法,从法律体系、制度框架、产品设计、专项监管等方面提出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博  
农业经营的风险性是产生农业保险业的根本原因,农业保险的商业性可能使市场失灵,催生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兴起。借鉴发达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和再保险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是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鉴君  
江西农业保险存在的现实问题表明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这种状况反映了商业经营模式下农业保险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其原因既有农业政策性准公共品本质的影响,也有当前农业保险组织体制安排与法律制度的缺失。必须在建立多层次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中,逐步形成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促进农业保险合作组织和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有效的农业保险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延信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加强部门合作与协调,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巨大合力保险本质上是一种灾害补偿制度。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台《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于完善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减少农民因灾损失、帮助农民及时恢复生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吉舫  
在WTO框架下,农业保险属于“绿箱政策”,是各国政府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然而,我国现行的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模式使农业保险业务长期处于萎缩、亏损甚至停滞状态,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有必要改革现行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护、促进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红霞  
近年来,供给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我国各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当务之急是必须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供给模式进行探索,本文提出应运用市场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手段和市场化的方法来供给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玉书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着法律支持缺乏、保险经营主体错位、政府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的障碍。作者提出了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构想:(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农业保险健康发展;(2)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扶持和政策作用;(3)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从根本上扭转农业保险主体缺位的局面;(4)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运营效率;(5)加快保险人才培养;(6)加大保险宣传力度,增强农民保险意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含  曹云峰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重大。中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政策缺乏科学性,其运营存在诸多困难。文章在研究中国建设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现状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地分散农业生产风险、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现代金融制度的迫切需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婷  肖海峰  
本文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七种主要经营模式中生产者、保险公司与政府地位,不同模式的异同点和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地区的风险特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状况区别对待,最终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忠东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采用商业保险的方式运作 ,导致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压制。本文认为我国应尽早建立与市场机制、资本市场有效结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并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的设计 ,探讨了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韧  
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农业保险对于确保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存在着整体规制缺失、经营技术低、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因此,优化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路径十分重要。具体来说,近期应主要立足于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争取农民保险利益,提升保险公司经营技术等;远期则要考虑建立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分散巨灾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制度创新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