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4)
- 2023(16155)
- 2022(13515)
- 2021(12602)
- 2020(10361)
- 2019(23871)
- 2018(24110)
- 2017(46297)
- 2016(25451)
- 2015(28874)
- 2014(29206)
- 2013(28911)
- 2012(26967)
- 2011(24486)
- 2010(24743)
- 2009(22854)
- 2008(22278)
- 2007(19957)
- 2006(18112)
- 2005(16543)
- 学科
- 济(108771)
- 经济(108649)
- 管理(69342)
- 业(67960)
- 企(53423)
- 企业(53423)
- 方法(42916)
- 数学(36576)
- 数学方法(36192)
- 中国(34299)
- 农(31552)
- 地方(28050)
- 业经(25758)
- 财(24108)
- 学(23390)
- 农业(21189)
- 制(20912)
- 贸(20340)
- 贸易(20323)
- 易(19662)
- 银(18724)
- 银行(18674)
- 行(17996)
- 融(17651)
- 金融(17647)
- 和(17017)
- 理论(16739)
- 环境(16680)
- 技术(16650)
- 发(16572)
- 机构
- 大学(372108)
- 学院(369821)
- 济(147296)
- 经济(143954)
- 管理(141898)
- 研究(129982)
- 理学(121260)
- 理学院(119772)
- 管理学(117758)
- 管理学院(117083)
- 中国(97334)
- 京(81798)
- 科学(81191)
- 财(68852)
- 所(66830)
- 农(62898)
- 研究所(60528)
- 中心(57973)
- 江(55921)
- 业大(55118)
- 财经(54214)
- 北京(52629)
- 范(51581)
- 师范(51055)
- 农业(49061)
- 经(49034)
- 院(46831)
- 州(45718)
- 经济学(43804)
- 师范大学(41167)
- 基金
- 项目(243989)
- 科学(190988)
- 研究(179668)
- 基金(174851)
- 家(152590)
- 国家(151276)
- 科学基金(128601)
- 社会(111433)
- 社会科(105377)
- 社会科学(105352)
- 省(95488)
- 基金项目(92811)
- 自然(82959)
- 教育(81818)
- 自然科(80983)
- 自然科学(80964)
- 划(80842)
- 自然科学基金(79465)
- 编号(74425)
- 资助(71582)
- 成果(61848)
- 发(55780)
- 重点(54732)
- 部(53284)
- 课题(51882)
- 创(50288)
- 创新(46953)
- 科研(46303)
- 项目编号(45322)
- 教育部(45233)
- 期刊
- 济(171000)
- 经济(171000)
- 研究(114599)
- 中国(75288)
- 学报(59512)
- 农(58856)
- 科学(54692)
- 管理(53582)
- 财(48998)
- 教育(45220)
- 大学(44407)
- 学学(41404)
- 农业(40495)
- 融(35830)
- 金融(35830)
- 技术(31736)
- 业经(29305)
- 经济研究(26810)
- 财经(25992)
- 问题(23241)
- 经(22127)
- 图书(22039)
- 业(20437)
- 理论(18805)
- 科技(17970)
- 技术经济(17797)
- 贸(17323)
- 现代(17260)
- 商业(17171)
- 实践(17170)
共检索到56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娜 曾菊新
我国发达地区由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镇群体的发展已日益呈现出网络化发展格局。笔者以苏南地区与温州地区为例,通过比较研究它们在城镇网络化发展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归纳出城镇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从而对发达地区城镇网络化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城镇网络化 都市圈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达锦
综合现有文献,结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实际,建立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联合主成分分析法、城镇信息距离理论与断裂点理论,以典型欠发达地区江西省为例进行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实证研究后发现,江西省的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可分为三个等级,且存在南北区域城镇化质量差距明显、城镇化质量与区域面积成反比、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区域缺乏驱动力等三个特征。相关指标显示,除生态环境外,各城市与中心城市南昌的城镇信息距离较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祥鹏
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为代表的我国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比较优势不明显。具体到行业,四省之间现代服务业部门构成差异不大,地区间分工程度不高,但行业发展各有特点,略显错位发展态势。四省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必将掣肘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未来应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研发投入力度,同时因地制宜,重点关注那些现在比重小但增速快的行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太碧
小城镇是沟通农村和大中城市间的桥梁,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中心,是农产品的集散地,也是一定农村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小城镇发展有各种模式,比如农业商品化或产业化牵引模式、现代工业催生模式、城市辐射带动模式和旅游文化促导模式等,每种模式都需要产业支撑。本文在简要阐述不同小城镇发展模式选择支撑产业时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以西部地区四川双流县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支撑产业选择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小城镇 支撑产业 实证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红根 翁贞林 康兰媛 邱晓平
城镇化驱动机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本文通过对影响城镇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城镇化驱动的关键因子及驱动机制模型,并给出若干政策建议,以期有助于政府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
关键词:
驱动机制 城镇化 欠发达地区 定量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莉 张小林 潘义勇 张春梅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的典型代表,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城镇化是一个融合人口、土地与经济的复杂系统,不能从单方面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归纳总结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衡量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过程,研究不同时空城市在人口、土地和产业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结果显示,1998-2009年12年间江苏省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发展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不同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城镇化驱动力量不同,协调发展度也处于上升状态,从衰退发展阶段(1998-2003)逐渐发展到过渡阶段(2004-2005),最后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合生,虞孝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建民 王爱国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出现的大学城现象 ,是政府、高校、社会等多种力量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的产物。大学城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规划、投入、管理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 ,大学城的建设应当遵循协调发展、规划先行、体制创新、科学管理等原则
关键词:
大学城 高等教育大众化 结构调整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挺
税收与经济存在着密切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其税收发展总体规模与水平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在今后若干年内这一状况将有所改善,但不能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为此,应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基本政策取向,以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铁
运用科学发展观 ,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在新形势下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规划起点高、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余地大、主动接受大城市圈辐射效应、争取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城镇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后发优势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欠发达地区 后发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卫民 帖征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如何发展、路径如何选择、战略重点放在哪里?是这些地区政府和群众都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为例,提出一些思路。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城镇化 青海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玲
产业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文章分析了当前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镇产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指出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促进欠发达地区城镇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腾飞的步伐。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城镇化 产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群 徐保根 吴次芳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发达地区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取得一定经验 ,但仍面临一些矛盾问题。搞好发达地区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经验、问题、对策等内容的研究 ,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发达地区 城镇化 经济协调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绍华 李百汉
关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也由此出现了,那就是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从面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明华
文章以河南信阳市为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和科学发展的理念,运用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生态学等理论,从国家宏观生态政策和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入手,全面分析了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城镇生态化”概念;揭示了在我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生态化是方向、城镇化是手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阐述了生态化和城市(镇)化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与作用机制,对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