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0)
2023(9809)
2022(8391)
2021(7957)
2020(6438)
2019(14704)
2018(14786)
2017(28834)
2016(16049)
2015(18301)
2014(18400)
2013(18902)
2012(18302)
2011(17024)
2010(17653)
2009(16877)
2008(16785)
2007(15798)
2006(14791)
2005(13859)
作者
(49539)
(41337)
(41234)
(39042)
(25957)
(19954)
(18582)
(16028)
(15754)
(15106)
(14204)
(13619)
(13429)
(13264)
(12960)
(12518)
(12098)
(11956)
(11936)
(11799)
(10846)
(10579)
(10242)
(9716)
(9453)
(9440)
(9407)
(9129)
(8621)
(8242)
学科
(77324)
经济(77237)
(49004)
(47514)
管理(37689)
农业(31702)
中国(27098)
(25631)
企业(25631)
地方(23153)
方法(22341)
业经(20289)
数学(19166)
数学方法(18950)
(18472)
(15714)
(15625)
银行(15608)
(15190)
(14987)
(14675)
(14489)
贸易(14472)
(14198)
金融(14197)
(13970)
(12143)
发展(11758)
(11711)
地方经济(11694)
机构
学院(246421)
大学(242577)
(105892)
经济(103604)
研究(91156)
管理(86475)
中国(73423)
理学(71699)
理学院(70806)
管理学(69584)
管理学院(69145)
(59364)
科学(54112)
(53028)
(50895)
(48511)
农业(45145)
研究所(42756)
中心(41878)
(41072)
业大(39681)
财经(38158)
(36096)
师范(35809)
北京(34520)
(34142)
(33342)
经济学(31306)
(31213)
(30785)
基金
项目(143126)
科学(111373)
研究(110937)
基金(100168)
(86044)
国家(85131)
科学基金(70710)
社会(69755)
社会科(65534)
社会科学(65517)
(58087)
基金项目(52615)
教育(49127)
(47880)
编号(47867)
自然(41465)
成果(41379)
自然科(40345)
自然科学(40337)
资助(40145)
自然科学基金(39553)
(37967)
课题(33740)
(32541)
重点(32300)
(32040)
发展(31346)
(30823)
(29366)
(29011)
期刊
(139007)
经济(139007)
研究(83830)
(63778)
中国(58791)
农业(42579)
学报(38742)
(36659)
科学(35810)
(33315)
金融(33315)
教育(30887)
管理(30411)
大学(29905)
学学(27985)
业经(27820)
技术(20674)
问题(20553)
财经(20023)
(19972)
经济研究(19249)
(17241)
农村(15450)
(15450)
农业经济(15177)
(14286)
世界(14216)
经济问题(13977)
(13436)
技术经济(12744)
共检索到411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聂永红  周扬明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发达地区出现农民工短缺问题,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多年来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没有得到改善;二是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张;三是劳动力素质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农民工的培训与保障力度,提升其专业技能与素质。文章提出,企业要与农民工签订长期合同,减少农民工季节性打工和劳动力回流费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民工的非学历中等职业教育,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正伟  周小虎  
在我国,由于人口流动出现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成为一个"问题"。基于公民资格理论的分析,农民工的身份一直处在"公民——农民工——市民"的相互角力与焦虑之中。农民工身份的建构过程本身是一种权益受损的过程,它首先忽视了农民工作为公民的平等权利,同时在实际权益分配过程中,还有受到地方利益控制下的"市民"身份的阻碍。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求解需要公民身份制的重新建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江国珍  刘达云  吴琼  
如何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上饶农村劳动力转移及价格水平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提供更加全面、综合、优质的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妹  
农民工薪酬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该文根据对苏南常熟市和昆山市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不同性质企业的农民工进行的薪酬待遇问题问卷调查,并将调查样本分为外来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两类,通过对比分析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的薪酬待遇,判断出苏南这一发达地区也存在外来民工边缘化现象,进而提出了改善农民工薪酬待遇及建设好苏南用工环境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孙梅君  侯锐  张明梅  
2003年以来,东部地区民工短缺的问题屡见报道,有的媒体甚至宣称“中国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面对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尚待转移,这一问题似乎让人费解。为此,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进行了农民工问题专项调查,对有关问题作了初步分析。一、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情况(一)农民工数量2004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的农民工达6080万人,占全部农民工的71.5%,比上年同期增加416万人,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一波  陈彪  李志阳  
调查显示,欠发达地区零钞短缺现象比较突出,其原因既有金融机构节省费用、方便操作等主观因素,也有社会方面部分群众假币识别能力较低、部分商家过量囤积小面额纸币等客观影响。缓解零钞短缺情况需要金融机构认真做好现金券别配比计划、加大对硬币真假鉴别的宣传力度以及积极推广非现金结算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名勇  钱龙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否增强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和能力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途径之一。根据贵阳市农民工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个人综合特征、家庭特征和个人满意度对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所在地与打工地距离越近,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城市居住时间较长,全家迁移,住房条件越好,已婚,对收入水平越满意、对工作环境越满意的农民工,越倾向于长期留在打工城市。且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倾向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代际差异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冬梅  黎赞  
近年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总结了北京、浙江、广州等发达地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四种典型培训模式,即"订单"模式,"培训券"模式,"富平"模式及"双转移"模式。借鉴这些培训模式,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主要存在的政府主导型及"师傅带徒弟式"这两种培训模式,提出必要的完善措施和优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发  黄升泉  韩俊  
一、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本文中的发达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京津等地区,从行政区划角度讲,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辽宁、山东等省市。这种划分基本上与国家统计部门的划分相一致,因而在分析中即直接使用宏观统计资料。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而言,以就地转移方式为主。根据典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庆才  
农民工及农民工的流动既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的历史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全国排头兵的地位。农民工及农民工流动,对广东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取得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出现的“民工荒”为切入点,利用相关调查数据对广东出现“农民工短缺”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善庆  
我国高校融资渠道偏窄,应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成功的融资经验,拓宽我国高校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以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金短缺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国峰  张旭晨  
随着农民工群体自然的代际交替和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各自内部之间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或者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新生代农民工长期不能融入到主流社会,不仅会导致一些社会失范行为出现,还会在城市中形成主流社会和边缘社会两种社会形态,最终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笔者从个人基本情况、经济收入、制度融入、社会认同、心理融入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国家政策层面的具体认识等诸多方面,对以甘肃省为例的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匡逸舟  彭向楠  朱冬梅  
近年来,大批欠发达地区农民工选择回到家乡和本地工作,其原因学者有不同的论述。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法,得出返乡优惠政策、工期、学历、工资水平和生活费用、子女和老人因素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系统培训,提高农民工综合能力;培养职业意识,增强农民工的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创造适宜的社会生活环境,健全保障体系,增强农民工城市生活稳定性;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各地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娄玉花  
经济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80、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占据农民工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不甘于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渴望留在城镇工作,为适应城市生活、提高就业能力,急需接受教育培训。本文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紧迫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改革的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