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0)
2023(12178)
2022(10262)
2021(9449)
2020(7608)
2019(17497)
2018(17345)
2017(33729)
2016(18224)
2015(20778)
2014(21038)
2013(20888)
2012(19809)
2011(18136)
2010(18673)
2009(17810)
2008(17862)
2007(16377)
2006(15064)
2005(14419)
作者
(53684)
(44299)
(44261)
(42205)
(28248)
(21035)
(20111)
(17011)
(16995)
(16127)
(15276)
(14845)
(14455)
(14318)
(14204)
(13805)
(13148)
(12899)
(12829)
(12645)
(11579)
(10805)
(10766)
(10173)
(10052)
(10051)
(9988)
(9985)
(8934)
(8627)
学科
(80228)
经济(80108)
管理(55482)
(50645)
(41271)
企业(41271)
方法(27663)
中国(27658)
(25208)
(23186)
数学(23073)
数学方法(22844)
(22544)
银行(22525)
(21736)
(21389)
地方(21110)
业经(19637)
(18009)
金融(18007)
(14818)
(14444)
贸易(14426)
(14261)
农业(14165)
(13952)
(13794)
制度(13763)
理论(12753)
环境(12674)
机构
大学(269538)
学院(269537)
(115661)
经济(113058)
管理(98207)
研究(94794)
理学(81695)
理学院(80751)
管理学(79563)
中国(79441)
管理学院(79047)
(62119)
(58661)
科学(52693)
(47797)
财经(46544)
中心(43140)
(43046)
研究所(42024)
(41932)
(40159)
北京(38478)
经济学(36448)
(36093)
师范(35739)
(35059)
财经大学(34337)
(34065)
业大(33354)
经济学院(32605)
基金
项目(160615)
科学(126231)
研究(123291)
基金(114658)
(97698)
国家(96825)
科学基金(82673)
社会(78990)
社会科(74915)
社会科学(74899)
(62765)
基金项目(59467)
教育(57153)
(52382)
编号(50377)
自然(49328)
自然科(48096)
自然科学(48083)
资助(47325)
自然科学基金(47213)
成果(43714)
(39353)
课题(36730)
重点(36548)
(36441)
(34727)
(33392)
国家社会(32477)
(32304)
发展(32194)
期刊
(142463)
经济(142463)
研究(94404)
中国(62456)
(48489)
(41925)
金融(41925)
管理(41102)
(38762)
学报(35793)
科学(34312)
教育(33739)
大学(28607)
学学(26645)
农业(24866)
财经(24556)
技术(24119)
业经(23157)
经济研究(22630)
(21019)
问题(19057)
(15545)
理论(14134)
国际(13851)
现代(12937)
商业(12894)
技术经济(12825)
实践(12501)
(12501)
(12191)
共检索到445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波  
一、发行地方债的理论基础地方债是地方政府依据信用原则,从社会上吸收资金来满足地方公共支出需要的一种形式,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债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地方债包括地方公债和市政债券两个组成部分,地方公债通常指完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债务收入,市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太辉  魏加宁  
我国地方债已于2011年底试点实行,对此一项基础研究是要论证我国地方债推出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只是从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视角进行了论证,但对于这一金融行为却缺乏金融学理论基础的分析。本文基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从资产组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风险分散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理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债发行的金融学理论基础。金融学理论基础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债的发行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下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冬梅  
地方公债属于政府债务的范畴, 它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我国历史和国情的原因至今没有允许地方政府独立发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理论的深入发展, 这一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颖  
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各国间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本文分析了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基础,认为碳税不仅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有效的经济手段,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现实之选,同时,碳税还是我国应对国际"碳关税"压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征税对象、征税环节、计税依据、税率、税收收入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并为我国实施碳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颖  
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各国间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本文分析了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基础,认为碳税不仅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有效的经济手段,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现实之选,同时,碳税还是我国应对国际"碳关税"压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征税对象、征税环节、计税依据、税率、税收收入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并为我国实施碳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国强  
矿产资源税不是税,也不是资源租金,而是资源补偿金。矿产资源税的职能不应包括矿产资源实物补偿与环境保护,而应包括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与有效开采。矿产资源税的税基不应是单纯的矿产品数量、矿产品价值或矿产品数量与价值的混合形式,而应是反映矿产品价值变化与矿产资源开采率变化的计税销售收入。矿产资源税的税率不应实行单一税率,而应对不同矿种、同一矿种的不同矿区与同一矿区的不同开采阶段实行不同的税率,矿产资源税的税率水平不应过低,而应与矿产资源的价值相适应。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家兴  
本文集中探讨在线教学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制度规划问题,首先对影响在线教学的几种主要教学理论基础作出说明,然后从六个方面分析在线教学制度的规划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褚仁凤  
本文认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存在,使得公司治理成为必要。理论上公司治理是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要有对应的企业制度安排;实践中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等结构安排,包括独立董事、内部审计的任命、授权,以及恰当的股权结构安排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华  张相斌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事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生产许可证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制度,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生产许可证制度现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国务院于1984年颁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决定对重要工业产品实施生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近一年来各界关于独立董事的诸多讨论至此算是有了一个结果。但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分析并不充分。本文通过对两权分离理论的细化分析,认为独立董事作为董事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在于实现董事会监督和决策的职责,它既是公司治理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董事会自身发展的结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一、若干假定1.制度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作为一种尝试,在开始着手分析前,先对制度及制度运行过程作一些假定和探讨无疑是有益的。关于制度,我在此将其简单归纳为习惯和规则,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处理所熟悉环境中的问题时所遵循的有效行为准则,而规则则是某一群体中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的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炜  
一、若干假定 1.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作为一种尝试,在着手分析前,先对制度及制度运行过程作一些假定无疑是有益的。关于制度,我在此将其简单归纳为习惯和规则。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处理问题时所遵循的有效行为准则,而规则则是某一群体中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比较而言,习惯具有历史性、分散性和自发性;规则则表现为浓厚的强制性和有意识性,是一种外在约束,规则的背后,存在着某种一般原则和利益,因此规则可以看作是个人或集团利益冲突的一种均衡。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佘国满  罗党论  杨晓艳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高速增长引发了各界的关注,而地方政府的发债动机、发债能力也饱受质疑。本文利用2004—2012年我国地级市的发债数据,对政府发债动机及发债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与发行债券的可能性相关;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情况越严重,则发行债券的机会越低,而城市的经济规模、经济增速对城市发债能力也会产生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制度环境对城市发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成熟度对城市特征产生了"放大"效应,发债双方的关系更加遵从"市场规则";而"关系成本"的存在则打破了"市场规则"对地方政府的约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邹焕聪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制度存在主体地位不明、权力机关功能缺位、各地政府发债权不公、主体法律障碍尚未清除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制度,应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采取两步走战略,逐步建立实施。从近期看,要修改《预算法》,适度扩大有举债权的地方政府范围;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完善发债主体的资格条件;围绕法治国家的目标,实现由政府许可向人大审议发展。从远期看,要制定《地方政府债券法》,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举债权;进一步总结实际发行经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主体条件;发挥地方人大的决定性作用,实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政府备案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旺  
从理论上讲,地方政府作为一级预算,和中央政府一样可以作为发行主体,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以解决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债券同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一样,也以发行债券的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还本付息担保,售出的债券一般是能够偿还的。因此,地方政府债券的安全性较高,被认为是仅次于“金边债券” 的安全债券。而且,投资者购买地方政府债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