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8)
- 2023(11605)
- 2022(9954)
- 2021(9163)
- 2020(7400)
- 2019(16990)
- 2018(16756)
- 2017(33138)
- 2016(17485)
- 2015(20041)
- 2014(20206)
- 2013(20459)
- 2012(19935)
- 2011(18346)
- 2010(19186)
- 2009(18309)
- 2008(18145)
- 2007(16775)
- 2006(15891)
- 2005(15115)
- 学科
- 济(99844)
- 经济(99662)
- 管理(46509)
- 业(45557)
- 企(34967)
- 企业(34967)
- 方法(31874)
- 中国(31193)
- 地方(26358)
- 数学(26118)
- 农(25907)
- 数学方法(25895)
- 业经(21575)
- 制(19494)
- 财(18673)
- 银(17726)
- 银行(17710)
- 融(17341)
- 金融(17340)
- 行(17259)
- 学(17029)
- 农业(16816)
- 地方经济(16011)
- 贸(15942)
- 贸易(15922)
- 易(15315)
- 和(14024)
- 发(13824)
- 理论(12830)
- 体(12803)
- 机构
- 大学(270241)
- 学院(268493)
- 济(126609)
- 经济(124065)
- 研究(101759)
- 管理(97499)
- 中国(81171)
- 理学(80372)
- 理学院(79401)
- 管理学(78357)
- 管理学院(77820)
- 财(61710)
- 京(58931)
- 科学(54976)
- 所(52181)
- 财经(46916)
- 研究所(45731)
- 中心(45273)
- 江(43315)
- 经(42321)
- 经济学(40272)
- 农(40205)
- 北京(39409)
- 范(37518)
- 师范(37273)
- 经济学院(35846)
- 院(35247)
- 州(34652)
- 财经大学(34508)
- 业大(31964)
- 基金
- 项目(154075)
- 科学(121396)
- 研究(119297)
- 基金(110898)
- 家(94910)
- 国家(93682)
- 社会(79688)
- 科学基金(78790)
- 社会科(74532)
- 社会科学(74507)
- 省(58843)
- 基金项目(56953)
- 教育(53707)
- 划(49284)
- 编号(48290)
- 资助(46332)
- 自然(45253)
- 自然科(44105)
- 自然科学(44092)
- 自然科学基金(43306)
- 成果(42534)
- 发(39225)
- 部(35360)
- 课题(34889)
- 重点(34623)
- 发展(32880)
- 国家社会(32591)
- 展(32346)
- 性(31350)
- 教育部(31016)
- 期刊
- 济(162888)
- 经济(162888)
- 研究(98465)
- 中国(62273)
- 财(46052)
- 管理(40412)
- 农(39657)
- 融(36544)
- 金融(36544)
- 学报(35172)
- 科学(34722)
- 教育(31903)
- 大学(28030)
- 农业(26441)
- 经济研究(26435)
- 学学(25885)
- 业经(25533)
- 财经(25466)
- 技术(23075)
- 经(22129)
- 问题(21802)
- 贸(17984)
- 国际(16262)
- 世界(15233)
- 技术经济(15101)
- 理论(14018)
- 商业(13617)
- 经济问题(13601)
- 经济管理(13373)
- 统计(13121)
共检索到457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国前
记者问: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首先向您请教,我们为什么要转入市场经济? 厉以宁答:市场经济是按市场供求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建国后到1978年,我们搞的是计划经济,1979年到现在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市场经济作为目标模式,是为了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梦 何德旭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实主体──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肖梦,何德旭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对于现代企业制度,人们的理解认识并不十分明确和一致;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具体设想,人们也在摸索和探...
[期刊] 改革
[作者]
乔刚
自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我国社会各界特别是思想理论界再度活跃起来,"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论断消除了许多人思想上的禁箍,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行的理论探讨打开了新的天地。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和发展现代的市场经济,不仅一直是理论上尚未解决的难题和焦点,而且在实践中也未曾给我们以现成的成功经验。因此,对于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在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及现阶段我们在市场发育上的主要任务等这样一些重要问题,还需要我们给以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立彦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与解体──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本刊特约记者王立彦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最近提出一个新观点:要编写新中国的经济史。应当以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它的逐步解体以及由此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变化,作为一条主线。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工商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学模
一、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十四大以来,谈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的文章连扁累牍,对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则往往一笔带过。我们要推行一种经济体制,对于这种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当然需要讲深讲透,以便在统一认识的条件下统一行动,为积极贯彻新体制而努力。但是我认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应该全面。在一定场合侧重讲某一侧面不仅是允许的,而且可能是必要的。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嘛。但对于我们搞理论工作的人来讲,不仅要把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讲清楚,也需要把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讲清楚,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并且尽可能地通过必要的措旋弥补其弱点和限制它的消极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尚全
最近,开了一些座谈会,大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感兴趣,认为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了。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能不能搞市场经济。其实,这个问题小平同志早已讲了。小平同志在1979年会见不列颠百科全书副主编布吉尼的时候说过,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说法不确切。为什么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市场在封建社会就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方式上是相似的,但也有所不同。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又指出,计划多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菊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正确认识它,对于当前及今后的改革非常重要。就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市场经济可以与不(?)的社会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与市场经济兼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确立了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实(?)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注意市场经济的一般性,更要注意由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特殊性。作者认为,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在学习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高潮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大家热烈讨论和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1979年11月26日,小平同志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辑时就说过:“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雨
经济学家季崇威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发展经济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哄而起。不能总以自己为中心来搞发展。现在有个不好的倾向,叫做“口袋里面的钉子——个个想出头”,这是不行的。季老强调,先富起来的基础是勤劳致富,如果辛辛苦苦的教授没有富,勤勤劳劳的工人农民没有富,而另一些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发了大财,这种分配是不公平的。季老认为,必须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煦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访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本刊特约记者何煦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问题,既是十分敏感的话题,又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就此,记者日前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董辅教授。当前低迷的股市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且短期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迪吉 刘以恒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关系全局的十大任务之一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这次研讨会自然要更多地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会使大学教育环境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大学教育如何适应这些变化等问题。围绕这个重点,我们根据提交给大会的论文以及报刊上最近发表的有关文章,归纳成下面六个问题,意在引起大家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煦
推进经济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本刊驻京记者何煦今年是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中国社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靳发平
在制度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上 ,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十分重要 ,但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做好宏观调控 ,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企业则是市场的主体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因此 ,政府不应直接干预企业和任命国企的经营者。在选贤任能与条件标准问题上 ,关键是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 ,最大程度地引入竞争机制 ,真正做到人才的优胜劣汰。在公与私的问题上 ,在现今的社会中 ,绝对的私或绝对的公都不可能推动社会长足的进步 ,而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在自我实现与个人主人之间的关系上 ,我们也应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 ,在努力满足人们低层次需求的同...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思想观念 明确认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飞
1992年12月5日本刊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召开座谈会,现把座谈上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林毅夫:(国务院发展中心农发所)明确产权关系是市场有效运作的起点 党的十四大已经明确把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首先,要把市场经济的运作弄清楚,否则就难免像螃蟹走路一样,总是横着走,走不上正路。 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同所有者之间进行交换的经济,如果产权不明确,一是会发生侵权行为,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或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二是给交易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