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8)
2023(13872)
2022(11468)
2021(10433)
2020(8626)
2019(19377)
2018(18955)
2017(37291)
2016(20214)
2015(22514)
2014(22514)
2013(22405)
2012(21496)
2011(19644)
2010(20254)
2009(19210)
2008(18275)
2007(16770)
2006(15539)
2005(14630)
作者
(59526)
(48878)
(48782)
(46449)
(31248)
(23362)
(22328)
(19064)
(18988)
(17846)
(16841)
(16445)
(15796)
(15749)
(15664)
(15506)
(14705)
(14494)
(14305)
(14174)
(12423)
(12159)
(12078)
(11407)
(11390)
(11174)
(11039)
(10943)
(9939)
(9813)
学科
(85891)
经济(85797)
管理(56926)
(56105)
(42135)
企业(42135)
中国(35281)
方法(30320)
(29643)
(29617)
金融(29617)
银行(29610)
(28665)
数学(26926)
数学方法(26639)
(25813)
地方(24198)
(23978)
(22461)
业经(19466)
(17469)
贸易(17448)
农业(17273)
(16981)
环境(16627)
(16337)
(14026)
(13880)
财务(13844)
财务管理(13806)
机构
学院(287156)
大学(285619)
(125427)
经济(122592)
研究(105107)
管理(104822)
中国(91253)
理学(86832)
理学院(85834)
管理学(84519)
管理学院(83970)
(64402)
(62377)
科学(60835)
(54136)
中心(49493)
(48886)
财经(48432)
研究所(48191)
(46174)
(43817)
北京(40950)
经济学(39323)
业大(39002)
农业(37981)
(37922)
(37524)
(36844)
师范(36419)
财经大学(35755)
基金
项目(175888)
科学(137721)
研究(131637)
基金(125915)
(109275)
国家(108306)
科学基金(91382)
社会(83127)
社会科(78918)
社会科学(78900)
(69039)
基金项目(64542)
教育(59249)
(58552)
自然(56893)
自然科(55489)
自然科学(55472)
自然科学基金(54477)
资助(53476)
编号(53328)
成果(45229)
(43791)
重点(40203)
(39219)
课题(38772)
(36419)
发展(35452)
(34881)
创新(34246)
(34166)
期刊
(148192)
经济(148192)
研究(98815)
中国(66621)
(52533)
金融(52533)
(47405)
(46096)
学报(41551)
管理(41141)
科学(38899)
大学(32195)
教育(32173)
农业(30405)
学学(30232)
业经(24313)
财经(24248)
经济研究(24161)
技术(24018)
(20787)
问题(19391)
(17140)
国际(16208)
理论(15570)
(15434)
技术经济(14027)
实践(13958)
(13958)
现代(13366)
世界(13353)
共检索到475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成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碳金融又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金融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我国发展碳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项目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海霞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额为108.64亿美元,2006年达到312.35亿美元,翻了将近三番;2007年为630.07亿美元,又比2006年翻了一番;2008年为1263.4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2.6%。世界银行预测,到2013年全球碳交易额将达到18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发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政平  王超萃  
"十二五"规划对零售业节能减排提出了要求,发展低碳零售业势在必行。作为零售业的排碳大户,超市的低碳化发展从长远看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低碳超市发展现状的分析入手,指出我国低碳超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低碳超市发展提供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涛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证券市场迅猛发展 ,这使得金融衍生市场的主要风险已从信用风险转向了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度量是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础。评估市场风险可以单独量化和控制市场风险中的每一种风险 ,但这样频繁调整的成本非常高 ,所以机构并不试图消除所有的风险 ,而更注重对风险综合评估分析 ,以决定风险是否可接受。本文将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的分析 ,探讨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乔光华  
羊毛业的衰落和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对我国奶业的发展有很多启示和借鉴意义。为了防止奶业重蹈羊毛业的覆辙,必须提高乳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扩大对外出口、协调乳品的进出口贸易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茜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结构性排斥有待全面化解;民间借贷与信用借贷并存,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待根除;输血型借贷主导而造血型借贷不足,金融供给侧导向有待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存在短板,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待增强;吸储多于放贷,逆向资金流动有待扭转;普惠金融目标群体意识不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有待健全。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一是突出重点群体,提高普惠金融的精准度。二是突出基础性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突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辐射度。四是突出政策导向,构建有效的普惠金融激励机制。五是突出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受众的主动意识。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祺琦  
近年来,我国着力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和融资需求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金融体系不具备完全的普惠性特征。因此,应丰富金融服务层次,鼓励金融服务创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调整区域金融结构,推动普惠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峰  
实体经济风险继续释放,发达经济体出现启稳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份在继续下调对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同时,开始上调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一)发达经济体环比降幅明显缩小,但同比降幅依然很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英杰  吴亚卓  
比特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经济的格局,催动了网络银行的飞速发展。网络银行是金融市场运行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已日益成为各国金融业务的重点。我国加入 WTO在即,因此正视网络银行在效率、成本等方面对我国金融业形成的冲击并进而探讨如何加速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就显得分外迫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吴一凡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全球碳金融市场呈现出飞速增长的态势。中国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的碳信用供应国,却始终处于碳交易价值链的最低端。本文研究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对碳金融认识不足、交易风险复杂、交易市场发展落后等几大瓶颈,提出我国可通过提升资源意识并制定碳金融战略规划、控制防范风险、建立健全多层次碳金融市场等手段来发展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顺顺  
后京都时期来临使国际碳交易市场进入发展方向转型、交易规则调整的关键期。本文认为未来5~10年内,自愿市场的场内交易与CDM项目市场的场外交易将共同成为我国碳交易的主要形式。文章从整合交易平台、完善制度设计、制定交易标准、丰富项目品种、突破关键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提出了我国自愿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帆  邵超峰  鞠美庭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鉴于金融在当代经济社会特别是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国内外发展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政策探讨等多从宏观方面强调绿色金融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生态专家、环境学者以及经济学家对绿色金融做出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但缺乏完善的体系制度,如何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绿色金融,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在国际绿色金融实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当前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条件及关键制约因素分析,讨论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阿妞  
本文首先在碳金融的兴起背景下提出碳金融的概念,接着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发展碳金融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碳金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康文硕  李环  
入世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对金融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融审计必须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不断开拓创新,提升水平,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金融审计面临的环境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审计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并对金融审计产生了新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