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5)
- 2023(10226)
- 2022(8505)
- 2021(7563)
- 2020(6275)
- 2019(13853)
- 2018(13982)
- 2017(27304)
- 2016(14192)
- 2015(16293)
- 2014(16521)
- 2013(16884)
- 2012(16601)
- 2011(15479)
- 2010(16011)
- 2009(15163)
- 2008(14765)
- 2007(13463)
- 2006(12748)
- 2005(12026)
- 学科
- 济(92554)
- 经济(92487)
- 管理(40363)
- 业(40036)
- 企(29706)
- 企业(29706)
- 方法(27428)
- 中国(26589)
- 地方(26426)
- 数学(23903)
- 数学方法(23798)
- 农(21355)
- 业经(19145)
- 地方经济(17073)
- 技术(16405)
- 制(15046)
- 学(14674)
- 农业(14665)
- 银(14257)
- 银行(14240)
- 行(13970)
- 融(13945)
- 金融(13945)
- 贸(13826)
- 贸易(13813)
- 产业(13698)
- 财(13672)
- 易(13286)
- 发(13159)
- 环境(12534)
- 机构
- 学院(228338)
- 大学(225952)
- 济(112226)
- 经济(110148)
- 研究(86451)
- 管理(82640)
- 理学(68828)
- 理学院(68043)
- 管理学(67238)
- 管理学院(66793)
- 中国(66507)
- 财(49415)
- 京(49111)
- 科学(47980)
- 所(44507)
- 研究所(39553)
- 财经(38251)
- 中心(37333)
- 经济学(36264)
- 江(35789)
- 经(34397)
- 农(34020)
- 北京(32574)
- 经济学院(32424)
- 范(30392)
- 院(30382)
- 师范(30136)
- 州(28859)
- 业大(28472)
- 财经大学(27925)
- 基金
- 项目(134969)
- 科学(106050)
- 研究(103510)
- 基金(95514)
- 家(81641)
- 国家(80962)
- 科学基金(68251)
- 社会(68083)
- 社会科(64848)
- 社会科学(64837)
- 省(53594)
- 基金项目(49737)
- 教育(45452)
- 划(43888)
- 编号(41361)
- 资助(39230)
- 自然(39001)
- 自然科(37980)
- 自然科学(37972)
- 自然科学基金(37288)
- 发(37181)
- 成果(34277)
- 发展(31143)
- 重点(30824)
- 展(30655)
- 课题(30135)
- 部(30096)
- 创(28549)
- 国家社会(28464)
- 创新(26926)
- 期刊
- 济(140264)
- 经济(140264)
- 研究(80042)
- 中国(49696)
- 财(34715)
- 管理(34246)
- 农(32679)
- 科学(29252)
- 学报(28649)
- 融(26825)
- 金融(26825)
- 经济研究(23717)
- 教育(23394)
- 技术(23345)
- 农业(22505)
- 大学(22465)
- 业经(22265)
- 学学(21158)
- 财经(20163)
- 问题(18890)
- 经(17720)
- 技术经济(15121)
- 贸(15083)
- 国际(13405)
- 世界(12534)
- 商业(12531)
- 经济问题(12014)
- 统计(11631)
- 现代(11481)
- 经济管理(11391)
共检索到375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苏杨
作为兼顾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沙产业在我国北方发展迅速。但由于对产业的特殊性认 识不够,产业发展缺少规划、缺少资金和缺少扶持,许多地区的沙产业蜕变成新一轮的开荒,给大范围的生态带来 了隐患。各级地方政府应按照《防沙治沙法》,将生态恢复作为产业发展的首位目标,做好规划和总量控制,因地 制宜进行政策扶持,使产业发展与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形成互促机制。
关键词:
沙产业 技术经济约束 生态恢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它并不改变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而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引导经济发展的路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以适宜的制度安排促进循环经济有效激励机制形成,以法律法规强制性制度促进循环经济有效约束机制形成,确保循环经济进入有序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安排 激励 约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衍亮 杨子江
本文以实地考察和一些专家的建议为基础 ,应用技术经济学和技术推广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目前在我国发展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的六个方面的技术经济问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火明 杨锦秀
薯类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随着国际粮油价格的走高和食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薯类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而四川是我国薯类的主要种植区,本文对四川薯类产业竞争力状况以及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链管理相关情况做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薯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四川省 薯类 技术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刚 冯绍瑞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世界环境与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其应用价值凸现。太阳能发电的光伏技术是太阳能应用的重要技术,发展前景巨大,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选择。本文应用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从技术、企业、产业和国家四个层面,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光伏产业 技术经济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剑飞 张学江 张文泉
分析技术经济学科现状,成绩显著,但也有不少问题,喜忧交加;提出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发展对策,机遇与挑战共存,任重而道远,催人奋进。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科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齐千
近年来,我国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著作、讲义和教材出版较多,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研究工作,为国家和部门、地区制订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等提供了依据。技术经济学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展示出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光辉前景。但是,也要看到当前技术经济研究的现状,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水准还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家成 高瑞 杨红焱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云飞 晋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社会与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技术经济研究发生巨大转变。技术经济研究学科交叉特征显著,已有研究成果过于分散。在现有文献基础上,采用科学计量与数据可视化研究方法,运用CiteSpace工具对我国技术经济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首先,基于文献分析方法梳理出技术经济的发展脉络和特征;然后,采集1959~2018年以技术经济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技术经济研究的热点更替以及知识演进过程;最后,提出技术经济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技术经济 知识演进 科学计量 可视化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世宏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与产业约束效应紧密关联,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种问题最终都可以用产业约束效应来说明。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约束效应可以归纳为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和低级化、产业组织的行政垄断及基于行政垄断基础上的用户垄断和产业政策上的政府错误干预。产业结构高级化、可竞争的产业组织环境和正确的产业干预政策是突破产业约束效应的重要条件。而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在一定的产业组织环境和产业政策的干预下实现的,所以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要完善政府的产业政策功能,积极进行产业内干预,打破行政垄断,推进企业改制和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绍洪 陈胜男
我国西部具有资源优势,然而资源型产业的生产效率却很低下,"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低碳经济约束下,西部地区面临着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双重任务,单纯的产业集群和单纯的循环经济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采用循环产业集群模式,资源型产业才能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的恶性循环,并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统一,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合银 王浣尘
在本论文中,我们从单项技术单个创业周期内的互动过程、单项技术多个创业周期间的互动过程、多项技术单个创业周期内的互动过程、多项技术项目多个创业周期间的互动过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过程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特性总结为高速度性、深渗透性、宽范围性、紧关联性和巨规模性等五大属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成勇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指出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必然选择 发展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征兵
本文分析了德、日、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操作方法、途径和特点以及我国一些省、市的循环经济实践,指出了外部政策在其中的巨大作用,相应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国际经验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