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4)
2023(10946)
2022(9084)
2021(8137)
2020(6582)
2019(14784)
2018(14685)
2017(28719)
2016(15614)
2015(17527)
2014(17762)
2013(17919)
2012(17271)
2011(15883)
2010(16421)
2009(15258)
2008(14932)
2007(13785)
2006(12872)
2005(12015)
作者
(47253)
(38990)
(38928)
(37018)
(24989)
(18404)
(17696)
(15086)
(14870)
(14309)
(13420)
(12859)
(12749)
(12600)
(12308)
(12212)
(11738)
(11448)
(11434)
(11422)
(10124)
(9819)
(9541)
(8994)
(8961)
(8916)
(8906)
(8750)
(7881)
(7877)
学科
(71640)
经济(71574)
管理(47783)
(45290)
(33756)
企业(33756)
中国(25534)
方法(22819)
(22427)
地方(20314)
数学(20002)
数学方法(19754)
技术(16441)
业经(16184)
环境(15872)
(15751)
(15405)
(15008)
农业(15002)
银行(14981)
(14672)
贸易(14657)
(14635)
(14234)
(13709)
(13629)
金融(13629)
(12541)
(11902)
地方经济(11282)
机构
学院(231943)
大学(228487)
(101896)
经济(99621)
研究(85949)
管理(85630)
理学(71140)
理学院(70335)
管理学(69249)
管理学院(68794)
中国(68081)
(50192)
科学(49783)
(48876)
(44307)
研究所(39296)
中心(38879)
(38555)
(38134)
财经(36575)
北京(33038)
(32958)
(31806)
师范(31505)
业大(31304)
(31018)
经济学(30684)
(30578)
农业(29693)
经济学院(27518)
基金
项目(139641)
科学(109673)
研究(107315)
基金(98282)
(84569)
国家(83814)
科学基金(70681)
社会(67242)
社会科(63895)
社会科学(63886)
(56099)
基金项目(50411)
教育(48497)
(46864)
编号(44275)
自然(42658)
自然科(41574)
自然科学(41565)
资助(40795)
自然科学基金(40775)
成果(37413)
(36829)
课题(32412)
重点(31853)
(31100)
发展(30223)
(29712)
(29419)
创新(27669)
国家社会(27211)
期刊
(125229)
经济(125229)
研究(78583)
中国(53861)
(36732)
(34772)
管理(34564)
学报(31004)
科学(30778)
(30537)
金融(30537)
教育(30035)
农业(25215)
大学(24072)
技术(23460)
学学(22401)
业经(21710)
经济研究(20142)
财经(17920)
问题(16488)
(15524)
(14465)
技术经济(13426)
国际(13184)
(12664)
(11991)
论坛(11991)
理论(11684)
商业(11533)
科技(11527)
共检索到383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志霞  刘学之  尚玥佟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对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我国,具有特殊意义。目前,CCS技术在我国还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离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主要面临高能耗、高成本、安全问题突出、跨部门合作、资金不足等诸多挑战。本文针对这些挑战,试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波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CO2捕集、运输和封存。本文首先介绍了CO2捕集技术,该技术按工艺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随后介绍了CO2封存技术,该技术根据封存地点不同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在众多的CO2封存技术中,CO2强化采油(CO2-EOR)技术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虽然CCS技术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CO2泄漏问题、资金投入大等。但是,随着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CC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相信未来该技术在抵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会发挥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建武  李善同  
国内的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际压力、大国的责任与承诺,决定着我国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势在必行。然而国内目前控制污染排放的政策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缺乏利用市场的手段。中国国土辽阔,区域间的差异较大,但是针对污染控制影响的区域定量分析却少之又少。本文利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全国各个地区施行统一的碳税对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二氧化碳减排以及地区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统一碳税的碳税政策,对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造成的福利损失比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大约要大1到2个百分点;碳排放强度越高的省份,其福利受损的程度越大;统一碳税政策既会带来地区整体福利的下降,同时也造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许婷  钟立新  
文章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实证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实现路径,结果发现:第一,金融发展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显著影响。从金融总量来看,传统金融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新兴金融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呈倒U型关系;从金融结构来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比、中小银行的行业占比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而新兴金融与传统金融之比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金融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都可以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些结果说明,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推动金融总量增长,也要重视从不同维度优化金融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欣  刘明  
本文基于199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GMM)对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CO2)排放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人均CO2排放的整体影响并不显著,而这是不同发展特征的省市产生不同作用互相抵消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均会影响金融发展对CO2排放的作用,收入水平由低到中的提升会强化正向影响,达到高收入水平则会变为负向影响;随着经济开放度提升,金融发展会降低CO2排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成樑  李涛  兰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创新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原因是,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技术水平越高,从而二氧化碳强度越低;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越多;上述两种作用之间存在一个权衡。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30个省份1997—2012年的数据,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贷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FDI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金融市场融资规模、金融业的竞争、信贷资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娟  魏玮  马松昌  
笔者在测算中国30个省1995年~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利用该面板数据,分别以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被解释变量,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运用FE、混合OLS、D-GMM、S-GMM等多种估计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中国的现状符合EKC假说,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会弱化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俊杰  王海霞  张小力  
首先分析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基本情况,指出当前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然后从国家碳排放总量、人均CO2排放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家累积碳排放和人均累积碳排放几个方面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与国际水平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节能减排目标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兵兵  徐康宁  陈庭强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分阶段(1990-2000年,2001-2011年),综合多因素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从全国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外国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工业产值、人口变量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②分区域来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中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杨芳  
本文将内生增长理论与环境污染模型相结合,运用1997-2007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CO2减排的贡献。本文得到如下结论:总体而言,我国CO2排放总量上升与经济总量的扩大、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正相关;其次,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我国的CO2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自主研发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较低,在促进生产率提高和节能减排方面,与技术引进形成互补优势的能力尚待提高;再次,技术进步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杰鲲  曹子建  张凯新  
节能减排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客观测度各地区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为科学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SBM模型研究了考虑能源消费结构约束下我国省域2005年~2012年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并与在未考虑能源消费结构下的结果以及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要高于欠发达地区;在是否考虑能源消费结构下各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差异较大,这反映出能源禀赋对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有很大影响;整体上基于SBM模型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要低于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影子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杰鲲  曹子建  张凯新  
"十三五"全文中提出要"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实行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核证和配额管理制度。本文通过构建环境SBM模型,基于对偶理论给出二氧化碳影子价格测算公式,并定义了竞争性、发展性和发展竞争性影子价格,以此对我国2005-2014年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影子价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对各省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不同省的碳边际减排成本不同,多数省减排技术没有实现稳步提升,减排效果尚不稳定。本文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各省碳减排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露  
基于1992~2012年的数据,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分解出二氧化碳排放量、技术进步、人口规模和人均财富等因素,对各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AR根检验、向量自回归检验和方差分解等。研究表明:所选变量具有很好的平稳性。碳排放量受自身滞后一阶显著正影响,滞后二阶影响不显著;受技术进步滞后一阶显著负影响,滞后二阶影响不显著;受人口规模和人均财富的影响不显著。技术进步受自身、碳排放量、人口规模和人均财富的影响均不显著。人均财富对于碳排放量的贡献率水平最高,技术进步其次,人口规模最小。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宇  
广东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1%左右,区域碳收支处于严重赤字状态。从不同部门产生的排放量来看,土壤呼吸和能源消费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高于香港与全国平均水平。应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驱动因素的科学研究,全面推广清洁发展机制,倡导建设低碳型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