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8)
2023(9800)
2022(8337)
2021(7897)
2020(6707)
2019(15070)
2018(15039)
2017(30200)
2016(16236)
2015(18278)
2014(18421)
2013(17983)
2012(16964)
2011(15469)
2010(15895)
2009(15436)
2008(15477)
2007(14221)
2006(13136)
2005(12243)
作者
(45154)
(37473)
(37304)
(35915)
(23982)
(17656)
(17056)
(14146)
(14116)
(13684)
(12765)
(12340)
(12225)
(11968)
(11753)
(11557)
(11100)
(11089)
(10973)
(10916)
(9594)
(9185)
(9026)
(8596)
(8591)
(8517)
(8404)
(8372)
(7499)
(7204)
学科
(62997)
经济(62841)
管理(55862)
(52537)
(44514)
企业(44514)
方法(25651)
(24301)
(22979)
数学(22709)
数学方法(22426)
中国(20532)
(18512)
(15551)
(14564)
财务(14495)
业经(14480)
财务管理(14458)
企业财务(13810)
(13677)
银行(13668)
(13562)
贸易(13554)
体制(13442)
(13273)
(13116)
(12539)
(12276)
金融(12274)
农业(11029)
机构
大学(237794)
学院(236951)
(103295)
经济(101033)
管理(91234)
研究(78015)
理学(77135)
理学院(76348)
管理学(75287)
管理学院(74819)
中国(63279)
(57477)
(49479)
财经(43244)
科学(41379)
(39049)
(38368)
(36732)
中心(35579)
研究所(33374)
北京(32286)
经济学(32155)
财经大学(31998)
(30365)
(29961)
师范(29750)
(29117)
经济学院(28756)
(28169)
业大(27487)
基金
项目(141039)
科学(112387)
研究(109320)
基金(103378)
(86977)
国家(86228)
科学基金(74664)
社会(71261)
社会科(67404)
社会科学(67389)
基金项目(53163)
(52813)
教育(50908)
自然(45240)
编号(45150)
(44854)
自然科(44170)
自然科学(44159)
自然科学基金(43390)
资助(43032)
成果(39823)
(33266)
(32765)
课题(31750)
重点(31244)
(29708)
(29529)
教育部(29421)
(28985)
国家社会(28953)
期刊
(122170)
经济(122170)
研究(80396)
中国(49419)
(46548)
管理(37144)
(30933)
金融(30933)
学报(28619)
(28568)
科学(28159)
教育(27172)
大学(23581)
财经(22799)
学学(21889)
经济研究(19951)
技术(19615)
业经(19578)
(19447)
农业(18530)
问题(16312)
(14645)
理论(12578)
国际(12486)
现代(11414)
实践(11141)
(11141)
商业(11024)
技术经济(11000)
财会(10588)
共检索到37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健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将面对全流通的全新环境。在上市公司壳资源仍很稀缺的背景下,加之《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还确立了部分要约收购制度,且部分要约收购可兼采现金、证券方式,敌意收购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而为应对敌意收购,不少上市公司已通过修订公司章程采取了反收购措施。在敌意收购发生时,势必还会引入各种形式的反收购措施。因此,法律应如何规制,就面临一个立法政策选择的问题。通过西方国家收购制度的考察,可以发现,各国均不同程度地确立了反收购制度,但存在限制的程度与股东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区别。中国也应确立设置有严格限制的反收购制度,将反收购决定权赋予股东会,且须基于对少数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敏  周俊鹏  
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被定位于向股东会负责的下属性机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弊端。现代公司法的发展趋势是公司权力重心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移,因为后者更能满足公司规模扩大和资本市场发展所提出的专业化和效率化的需求。这一变化趋势对公司法研究者和立法者的启示是公司董事的内涵和责任需要适当扩大、公司监管的重点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龙  楼晓  
互联网技术对公司经营管理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虚拟股东会议的出现。目前,虚拟股东会议已经在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付诸实践,但对我国而言还比较陌生,技术尚存不足,立法尚有空白。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使用,我国《公司法》应当构建相应制度,对虚拟股东会议制度程序规则、参会主体瑕疵及责任认定、股东中途退会的影响以及技术瑕疵法律责任认定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永哲  
股东会的决议,既是公司最高意思的决定,又是公司股东以其股东地位间接参与公司经营的方法,同时,公司法理历来遵循“股东表决权平等”原则,因此,如何确保股东通过股东会上表决权的行使,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如实反映股东对公司经营的意志,实是公司立法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娟  杨凤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海燕  莫敏  
公司股东会决议对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具有重要影响,为保证其内容和程序均合法、合理、正当,我国公司法构建了公司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然而,该制度只是一个框架,在诉权主体、诉权期间、诉讼担保等各方面都还未得到细化。文章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视角,探讨股东会决议瑕疵制度中存在的若干缺陷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在维护股东会决议效力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本照  杨善林  朱志雄  
鉴于反收购对策与股价及反收购对策与长期投资之间的经验研究无法解决有关反收购对策究竟是保护还是侵害了公司股东财富的争议,本文试图在更广泛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反收购对策的影响因素在什么情况下将提高或者侵害公司股东的利益,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了反收购对策的种类、管理效率和公司内部监督程度(包括董事会监督、股东监督和债权人监督)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子华  白慧林  
2013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将公司资本制度由分期缴纳制改为认缴制,使得股东出资期限与公司偿债能力呈反向变动,导致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平衡成为公司法上的新问题。对此有学者提出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观点,主张在公司偿债能力出现严重不足时,股东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视为届满,该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通过将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与相关制度进行适用比较,明确其特殊性与司法适用条件,分析其请求权法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九次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从请求权主体、适用条件、清偿范围三个层面探讨该制度的构建,以达到在认缴制资本制度下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燕春  史安娜  
理论界基于不同的视角、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定位问题上形成了全民论、国家论、政府论、综合论、缺位论等理论解释。但从国家所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所有权的真正主体是全体人民、国家政府只是国家所有权的代理人。而且,从这一定位角度来审视,我国现有的国资委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需要从法律上建构一个独立的人民代表股东会,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小军  韩秀凤  崔乃凤  
在存在控股大股东的企业当中,管理当局与小股东关系密切,管理当局代表着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利益。同时,大股东拥有超强的控制权,并且在大股东进行决策选择时,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急于获得控制权私利,忽视小股东的利益问题。因此,公司的决策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戚自科  
198 7年 ,美国 35个州不顾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定 ,再次纷纷颁布了反收购立法 ,对公司内以管理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和股东之间的关系给予了制度性地重新确认 ,标志着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内重大创新的发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变迁过程进行分析 ,表明是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使利益相关者承担了原有制度安排下的外部成本 ,而寻求对不能内化于制度的成本的补偿构成了此次创新的动因。提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自1998年我国正式启动以"取消福利分房,实行居民住房货币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已经整十年了。十年来,我国住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全国大中城市高处不胜寒的房价,人们不禁重新审视和研究现阶段我国住房制度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到底应该是什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伍坚  
股东提案权制度使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可向股东大会提出议案,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该制度的国家,经过近70年的发展,很多规定已经颇为完善:对提案股东自身要求明确;对提案本身的形式有清晰的可操作性的界定;在公司对提案处理及违规的规定方面也形成了有力的约束。相比之下,我国关于股东提案权制度在提案股东资格限定、提案形式、提案排除及救济等方面存在缺陷。根据美国在相应方面的经验与启示,对我国股东提案权制度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罗胜  曹顺明  
监管保险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仅是防范保险公司控制权被滥用的现实需要,而且有其深刻的制度背景、思想条件和法律基础。在导入保险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监管制度时,应遵循维护被保险人利益、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借鉴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并将之落实在具体内容的构建之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菊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是股东大会表决方式演进的产物,其价值目标在于保护少数派股东。文章阐述了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背景考察,提出完善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程序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