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06)
- 2023(2917)
- 2022(2618)
- 2021(2506)
- 2020(2333)
- 2019(5272)
- 2018(5386)
- 2017(11372)
- 2016(6402)
- 2015(7453)
- 2014(7466)
- 2013(7492)
- 2012(7419)
- 2011(6819)
- 2010(7069)
- 2009(6957)
- 2008(6815)
- 2007(6384)
- 2006(5974)
- 2005(5721)
- 学科
- 济(23852)
- 经济(23821)
- 业(15896)
- 管理(14936)
- 中国(12341)
- 农(10203)
- 方法(9938)
- 企(9282)
- 企业(9282)
- 数学(9132)
- 数学方法(9078)
- 制(7661)
- 贸(7220)
- 贸易(7216)
- 易(7124)
- 农业(6756)
- 财(6667)
- 银(6351)
- 银行(6344)
- 行(6175)
- 融(5387)
- 金融(5386)
- 法(5079)
- 业经(4909)
- 税(4581)
- 度(4326)
- 制度(4324)
- 体(4299)
- 税收(4105)
- 收(4071)
- 机构
- 学院(97325)
- 大学(97159)
- 济(40901)
- 经济(39932)
- 研究(33506)
- 管理(32666)
- 中国(27485)
- 理学(26965)
- 理学院(26644)
- 管理学(26271)
- 管理学院(26087)
- 财(22084)
- 京(21063)
- 科学(18711)
- 所(18104)
- 财经(17185)
- 研究所(15873)
- 农(15458)
- 经(15432)
- 中心(15030)
- 江(14689)
- 北京(14320)
- 范(13299)
- 师范(13196)
- 经济学(13006)
- 财经大学(12540)
- 州(12283)
- 业大(12251)
- 农业(12174)
- 经济学院(11902)
- 基金
- 项目(53551)
- 研究(43006)
- 科学(40164)
- 基金(36338)
- 家(30941)
- 国家(30583)
- 社会(25992)
- 社会科(24435)
- 社会科学(24430)
- 科学基金(24182)
- 省(20662)
- 教育(19968)
- 编号(19339)
- 基金项目(18668)
- 划(17777)
- 成果(17638)
- 资助(15631)
- 课题(13726)
- 自然(13218)
- 自然科(12812)
- 自然科学(12804)
- 部(12644)
- 自然科学基金(12579)
- 发(12113)
- 性(12088)
- 重点(11891)
- 年(11540)
- 项目编号(11531)
- 制(10768)
- 教育部(10681)
共检索到155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雄 刘成
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法律禁止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实现社会正义。在市场化就业背景下,反就业歧视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各种原则性规定,而必须遵循市场化就业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这对"轴心"权利的相互关系。我国反就业歧视仍处于制度短缺阶段,反就业歧视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都还面临诸多法律困境,我国反就业歧视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志刚
被歧视的就业者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受到就业歧视时,其合法权益难于得到保障。根据"有权利就有救济"的基本法理,完善相应的法律救济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反就业歧视 就业平等权 法律救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龙
为解决严重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我国当下应该尽快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法》。该法以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作为根本宗旨,并设立"反就业性别歧视委员会"。此外,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最终形成以《宪法》为最高依据,以《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为核心,以《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辅助的合理的法律体系,保障男女的就业平等和男女的全面平等,从而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与和谐之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崔炜 廖斌
就业歧视违反平等原则,侵犯了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扭曲了人力资源配置。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乙肝歧视、血型歧视等等现象已成蔓延之势,使得原本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化,不断演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迁
目前,在欧盟的统一领导和严格监督下,欧盟各国已经建立起了层次分明、比较完备的反就业歧视体系,反歧视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欧盟已被视为世界范围内反就业歧视的典范,对欧盟经验和教训的研究,可从中找到中国在"反就业歧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盛丹
就业公平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事关社会公平公正的大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保障就业公平愈显重要。现今对劳动者直接就业歧视的情况因立法的完善鲜有发生,但法律对于就业间接歧视的规定几乎是空白。因此,对就业间接歧视进行界定,分析我国目前就业间接歧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此制度,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就业间接歧视 劳动者权益 保障 完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鑫 徐伟功
美国有着完备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基本法律及专门法律三个层次。通过颁布《康复法》及《美国残疾人法》,确立了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基本法律制度,并设有独立的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作为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联邦执法机构,通过接受投诉、展开调查、进行调解、提起诉讼及执行等程序来保障其权力的行使,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权利。美国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基本法律制度及其执法程序保障对我国完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残疾人 就业歧视 法律制度 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德荣
职教集团的法律定位不仅关系到职教集团的身份属性及运行模式,更关系到其运作效果以及参与者的积极性。当前我国法律体系对职教集团并没有明确的定位,现实中绝大部分职教集团是松散型教育联盟。这种松散型的非法人组织,使得参与者自我认知程度低、合作基础薄弱以及权利义务关系模糊。从职教集团现实运作看,法律定位的模糊与不确定,导致参与主体角色定位模糊、内部治理机制混乱、预期功能无法实现、共赢利益链条无法形成。因此,完善我国职教集团的法律定位,应该明确其内涵与标准、法人类型、实际规模及转化过程。
关键词:
职教集团 法律定位 现状 困境 完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雄 肖林彬
就业歧视问题日益严重促使我国决策层和学界达成如下共识:我国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就业歧视法》。面对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有反就业歧视立法几乎无能为力。不仅反就业歧视的实体法规定残缺不全,而且反就业歧视的程序法规定形同虚设。综观世界反就业歧视立法经验,我国即将制定的《反就业歧视法》应当着重解决如下基本问题:《反就业歧视法》的立法目的应体现多重价值;其适用范围应该包含事业单位劳动者和国家公务员;我国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就业歧视定义模式;设立统一的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设计反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机制;建构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靳娟
一、就业歧视及其原因探析关于歧视的定义,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如果说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工人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就可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歧视。就业歧视有两种含义:一是非公平对待,即以不同方式对待条件相等或相近的求职者;二是非公平待遇,这里指受聘者在就业时因某些与个人能力无关的因素不能够享有平等的就业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廷华
英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将就业歧视分成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两类,适用不同的证明规则。法律允许雇主提出真实职业资格、公共利益和肯定性行动三种抗辩。一旦证实存在歧视,雇主将被要求消除歧视造成的一切影响。此外,英国设立了平等及人权委员会,使得反就业歧视工作具有坚实的组织保障。鉴于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借鉴英国法的相关规定,对就业歧视的概念、分类、判断标准、例外情形、举证责任分配、法律救济以及组织保障等问题作出界定。
关键词:
就业歧视 举证责任 法律救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世刚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彰显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目标相背离,认清并解决女大学生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是持续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也是彰显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歧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