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4)
2023(3926)
2022(3396)
2021(3262)
2020(2946)
2019(6734)
2018(6922)
2017(13742)
2016(7394)
2015(8524)
2014(8636)
2013(8912)
2012(8394)
2011(7784)
2010(8062)
2009(7792)
2008(7720)
2007(7287)
2006(6772)
2005(6275)
作者
(23284)
(19316)
(18998)
(18350)
(11929)
(8929)
(8896)
(7377)
(7259)
(6963)
(6446)
(6280)
(6257)
(6106)
(5934)
(5929)
(5735)
(5674)
(5588)
(5538)
(4973)
(4797)
(4692)
(4627)
(4441)
(4411)
(4302)
(4202)
(3987)
(3776)
学科
(30763)
经济(30733)
管理(22435)
(20901)
(16285)
企业(16285)
方法(13935)
数学(12527)
数学方法(12377)
中国(11442)
(9261)
(8773)
(8108)
(7518)
贸易(7513)
(7387)
(7105)
银行(7089)
(6840)
业经(6651)
农业(5512)
(5455)
金融(5455)
(5212)
(5082)
(4882)
地方(4732)
(4679)
制度(4674)
(4665)
机构
大学(115093)
学院(115032)
(48451)
经济(47316)
管理(42717)
研究(39091)
理学(35880)
理学院(35518)
管理学(34842)
管理学院(34638)
中国(31904)
(25830)
(25149)
科学(22673)
(20431)
财经(19859)
研究所(18078)
(17886)
(17802)
中心(17446)
(17244)
北京(16912)
业大(15178)
经济学(14792)
财经大学(14571)
(14440)
师范(14294)
(14222)
农业(14163)
(14016)
基金
项目(65588)
科学(50117)
研究(48940)
基金(46082)
(40366)
国家(40061)
科学基金(32722)
社会(29644)
社会科(28079)
社会科学(28068)
(24940)
基金项目(23888)
教育(22732)
(21955)
编号(20680)
自然(20500)
资助(20150)
自然科(19916)
自然科学(19903)
自然科学基金(19513)
成果(17696)
(15203)
重点(14946)
课题(14672)
(14505)
(13107)
教育部(12686)
项目编号(12584)
科研(12564)
(12427)
期刊
(58190)
经济(58190)
研究(38082)
中国(22541)
(18147)
管理(17389)
(16011)
学报(16003)
科学(14604)
(13045)
金融(13045)
教育(12531)
大学(12146)
学学(11316)
农业(10976)
技术(10361)
业经(10000)
经济研究(9704)
财经(9312)
问题(8262)
(7980)
(7907)
商业(6905)
统计(6898)
理论(6674)
国际(6657)
技术经济(6132)
实践(5978)
(5978)
(5701)
共检索到181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明  何海燕  
本文构建了反倾销措施实施效果评估的理论框架体系,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反倾销措施对贸易、重要相关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综合影响,为反倾销措施的效果评估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鲍晓华  
本文利用1997—2004年中国反倾销案例8位数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考察了反倾销措施引起的指控对象国和非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模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倾销行为贸易救济效果的证据。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反倾销措施对指控对象国的进口有明显的“贸易限制效应”;不仅征税案例,即使是无损害结案的反倾销指控仍然对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有重要影响,即反倾销具有“调查效应”;但是涉案产品可能在指控对象国和非指控对象国之间转移,这种“贸易转移效应”部分削弱了反倾销措施的保护效果;总体上看,反倾销仍然起到了救济本国产业的作用,因为无论是指控对象国还是非对象国的进口价格都会上升,从而控制了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总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宾建成  
本文界定了中国首例进口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救济效果分析与评估方法,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口商品和国内产业的各种影响,多方面评估了进口反倾销措施的经济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琦  潘雨  
自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全球经济持续低靡,对外倾销成为各国加快经济复苏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已成为他国倾销的重灾区。为了发挥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作用,减少进口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本文通过统计整理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数据库中进口反倾销案例的数量,涉案国家(地区)及涉案商品等方面数据,对中国进口反倾销现状进行研究,并且构建征收反倾销税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进口反倾销中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及社会总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给出了进口反倾销政策措施更好发挥贸易救济效果的经验借鉴和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 琦 潘 雨  
自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全球经济持续低靡,对外倾销成为各国加快经济复苏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已成为他国倾销的重灾区。为了发挥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作用,减少进口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本文通过统计整理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数据库中进口反倾销案例的数量,涉案国家(地区)及涉案商品等方面数据,对中国进口反倾销现状进行研究,并且构建征收反倾销税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进口反倾销中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及社会总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给出了进口反倾销政策措施更好发挥贸易救济效果的经验借鉴和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瑞华  刘广生  
反倾销措施是利用价格、数量结合的作用机制,经由贸易对产业、投资和福利等产生影响。本文在运用最新资料对我国反倾销现状进行简要概括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实施反倾销措施带来的经济效应,并提出进一步有效运用这一“合规性”措施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明新  
土耳其对华实施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是我国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大国而不是一个国际贸易强国所遭遇的典型尴尬,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阶段和出口结构的直接反映。换言之,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它会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逐步得到缓解。因此,我们的相关政策部门在决策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两个观念,即全面的观念和中长期的观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飞翔  宋庆丽  
双酚A是采用苯酚和丙酮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的一种有机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阻燃剂。长期以来,中国国内市场双酚A主要靠进口满足需求,进口量占比一直在50%以上。2001年,国内双酚A表观消费量10.6万吨,其中净进口9.4万吨,进口量占88.7%。我国双酚A首次大规模出口是在2004年3月,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向韩国出口2000吨双酚A,是国内双酚A产业达到国际水平的一个标志,当时国内双酚A生产厂家只有蓝星新材料公司和天津双孚精细化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磊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一种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贸易救济效果的相关研究也成为了近期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反倾销立案调查的主要对象国。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角色转变。作为WTO的主要成员国,如何合理运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利益,维护贸易公平是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本文使用中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结合商务部公示的对外反倾销措施实施案例,对反倾销涉案国家和地区及涉案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贸易额,按照海关税则号整理后,对立案调查、征收反倾销税、无损害结案、撤销调查和价格承诺这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本文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实证评估了我国对外反倾销措施的产业救济效果。通过选取1997~2007年全体、国有和外资企业加总的行业面板数据,搜集在此期间我国发起的所有对外反倾销案件,采用系统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措施对于行业出口、产值、就业人数、利润、企业数目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救济作用。结果发现,中国对外反倾销的产业救济效果良好,尤其明显地提高了行业利润、产值、企业数、生产率以及就业人数,但对出口影响较微弱;同时效果主要体现在行业总体和私营企业上,对国有和外资企业基本无显著影响;比较而言,行业利润和生产率的救济效果最突出,其次是产值、就业和企业数目,出口基本无显著影响。由此政策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红强  聂影  
中国是被反倾销调查和采取最终措施的最大国。比较反倾销强度指数证明,中国在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强烈地受到美国反倾销行动的影响,但美国在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则较少受到他国反倾销的影响,美国是影响中国贸易救济的最大因素。美、欧对华提起反倾销诉讼对他国具有示范效应。中国应积极谋求世贸组织剔除其非市场经济地位,重视反倾销对称性并积极应诉,通过行业协调和调整出口导向,促使进出口内外均衡与结构合理,以减少反倾销措施的不利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大为  
加入WTO后,对现有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措施不可能完全消失。本文从WTO反倾销的法律规定和中国屡次遭受反倾销起诉的现实分析,提出WTO反倾销协议的漏洞,揭示了中国在处理反倾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