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7)
2023(4167)
2022(3389)
2021(3218)
2020(2909)
2019(6621)
2018(6823)
2017(13524)
2016(7460)
2015(8684)
2014(8710)
2013(8867)
2012(8676)
2011(8014)
2010(8444)
2009(8120)
2008(8128)
2007(7710)
2006(7127)
2005(6345)
作者
(21928)
(17928)
(17881)
(17130)
(10944)
(8346)
(8275)
(6872)
(6810)
(6702)
(5970)
(5884)
(5770)
(5695)
(5576)
(5427)
(5312)
(5256)
(5153)
(5138)
(4660)
(4463)
(4426)
(4179)
(4169)
(4111)
(4045)
(3977)
(3642)
(3533)
学科
(28030)
经济(28001)
管理(18633)
(15413)
中国(12875)
(10664)
企业(10664)
方法(10184)
(10153)
数学(9024)
数学方法(8972)
(8388)
(7110)
(7090)
银行(7078)
(6946)
贸易(6940)
(6852)
(6820)
业经(6382)
农业(6009)
地方(5943)
(5767)
金融(5767)
教育(5017)
制度(4811)
(4811)
(4801)
(4794)
(4736)
机构
大学(109704)
学院(107807)
(44985)
经济(43821)
研究(39723)
管理(37334)
中国(31896)
理学(30004)
理学院(29668)
管理学(29314)
管理学院(29102)
(25211)
(24705)
科学(21211)
(20323)
财经(18164)
研究所(17713)
中心(17679)
(17573)
北京(17338)
(16373)
(16308)
(16205)
师范(16106)
(14391)
(14262)
经济学(13787)
业大(13338)
财经大学(13240)
师范大学(13020)
基金
项目(58245)
研究(48267)
科学(43918)
基金(38795)
(32919)
国家(32583)
社会(28610)
社会科(26866)
社会科学(26859)
科学基金(25787)
教育(23233)
(22175)
编号(21937)
成果(20376)
基金项目(19804)
(19672)
课题(16172)
资助(16092)
(13990)
自然(13911)
(13600)
(13504)
自然科(13447)
自然科学(13436)
重点(13362)
自然科学基金(13174)
项目编号(13058)
(12911)
教育部(11854)
(11739)
期刊
(57814)
经济(57814)
研究(40544)
中国(26590)
教育(20269)
(17362)
(15998)
管理(15062)
(14747)
金融(14747)
学报(13401)
科学(12134)
农业(11041)
大学(10756)
技术(10308)
业经(9608)
学学(9199)
财经(8999)
经济研究(8955)
问题(8467)
图书(8115)
(8068)
国际(7814)
(7755)
理论(6418)
书馆(6257)
图书馆(6257)
(6164)
论坛(6164)
实践(5803)
共检索到186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鹏  
目前,美国正着手进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扩建和现代化改造,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具有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成本优势。中美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不仅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而且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我国应认真规划和准备,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企业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建南,李怀祖,孙海鹰  
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我国该如何迎接挑战?“打科技牌、吃科技饭”,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建立技术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在体制转变背景下,这就需要建设一个完善发达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系统,以促进各类经济主体主动和高效地进行技术创新的机制。一、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徐进鸿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统称信息高速公路,是当今信息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叙述了提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NII)的背景、条件和可能性。文中重点论述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应当与国际接轨,结合国情,积极而稳步地推进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此,对当前应当如何操作,也提出了一些设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庄宗明  姜丁平  
BOT投资方式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庄宗明,姜丁平(厦门大学经济系)近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引进了多种合作方式。BOT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也开始进入我国产业调整的新领域。BOT的起源与发展BOT是英文建设—营运—转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王新生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必要性,经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成功经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学东  李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宝琴  
利用BOT加快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朱宝琴(一)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设——运营——转让”。它主要是政府把公益性项目的开发和经营权暂时交给民营企业或私营机构,利用私人资本发展公益性的诸如电力、交通等基础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澜,张强,朱卫东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举措,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建立良性的激励性制度。但是从制度背景和绩效分析来看,我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并不能提供有效的激励,亟待修正。本文就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便国家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激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元京  
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本承载作用的产业群体 ,构成了国民经济赖以运行的基础。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依靠财政资金与外资无法满足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 ,吸引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 ,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存在观念障碍、政策障碍与体制障碍。基本对策是 :确立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基本原则 ,明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重点 ,拓宽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渠道 ,创新民营经济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方式 ,保护民营经济主体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合法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劲光  高静美  
本文在回顾我国扶贫发展战略与贫困变化逻辑的基础上,利用1987—2006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贫困以及与贫困密切相关的农村人均收入和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我国扶贫战略的发展是随着贫困概念内涵的变化而变化的;(2)基础设施的数量(存量)方面和质量方面对于贫困和农民收入的相关影响都非常重要,二者应同时受到关注;(3)基础设施数量与质量独立指标的实证效果与其综合指标的实证效果间存在着差异,综合指标的拟合效果优于独立指标的拟合效果;(4)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及质量的改进同时起到降低贫困、提高农村收入并改变收入构成的作用,但对于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却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英  刘永军  齐永兴  
1、引言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道路、铁路、电力、水处理以及通讯等项目的投入。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进一步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要求。然而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资金短缺。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私营力量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BOT就是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方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推进城镇化需要有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个巨大的投资量不是财政一家所能解决的,它必须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形式就是已经被发达国家普遍认同的PPP模式。一、PPP模式简介PPP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的缩写,通常翻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简称"公私合作"),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 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贾康  孙洁  
本文从基础设施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了基础设施中可以选择的PPP形式,并提出了在基础设施中成功采用PPP模式的政策保障措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如何推进城镇化,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让农民到城市居住;另一种是让条件好的农村发展为城镇。这两种发展方式都需要有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个巨大的投资量不是财政一家所能解决的,它必须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形式就是本文所要谈到的一种已经被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的PPP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