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4)
- 2023(14770)
- 2022(12082)
- 2021(10914)
- 2020(8987)
- 2019(20540)
- 2018(19847)
- 2017(38978)
- 2016(20852)
- 2015(23391)
- 2014(22873)
- 2013(22887)
- 2012(21999)
- 2011(20044)
- 2010(20533)
- 2009(19297)
- 2008(18300)
- 2007(16277)
- 2006(14949)
- 2005(13936)
- 学科
- 济(101564)
- 经济(101477)
- 业(56894)
- 管理(56171)
- 企(41566)
- 企业(41566)
- 方法(39603)
- 数学(36087)
- 数学方法(35913)
- 中国(35791)
- 地方(30877)
- 农(29086)
- 融(28838)
- 金融(28835)
- 银(27715)
- 银行(27700)
- 行(26869)
- 财(24428)
- 业经(22490)
- 制(21777)
- 农业(20233)
- 贸(18062)
- 贸易(18043)
- 易(17427)
- 地方经济(15971)
- 环境(15931)
- 学(15214)
- 发(14823)
- 务(13951)
- 财务(13924)
- 机构
- 学院(297078)
- 大学(295422)
- 济(134118)
- 经济(131511)
- 管理(111812)
- 研究(105725)
- 理学(94644)
- 理学院(93540)
- 管理学(92298)
- 管理学院(91736)
- 中国(88332)
- 财(64440)
- 京(64067)
- 科学(59586)
- 所(52462)
- 中心(50615)
- 财经(50202)
- 江(49849)
- 农(46910)
- 研究所(46876)
- 经(45583)
- 经济学(43377)
- 北京(40646)
- 范(39966)
- 师范(39614)
- 经济学院(39407)
- 业大(39027)
- 院(38170)
- 州(38041)
- 财经大学(37298)
- 基金
- 项目(191352)
- 科学(152337)
- 研究(145250)
- 基金(138952)
- 家(119036)
- 国家(118002)
- 科学基金(101689)
- 社会(95643)
- 社会科(91081)
- 社会科学(91061)
- 省(74830)
- 基金项目(73006)
- 教育(65097)
- 划(62517)
- 自然(61014)
- 自然科(59555)
- 自然科学(59542)
- 编号(59127)
- 自然科学基金(58495)
- 资助(56799)
- 成果(48042)
- 发(47663)
- 重点(43600)
- 部(43394)
- 课题(41302)
- 国家社会(40312)
- 创(40135)
- 发展(39405)
- 展(38815)
- 创新(37734)
- 期刊
- 济(152735)
- 经济(152735)
- 研究(96373)
- 中国(64711)
- 融(47704)
- 金融(47704)
- 财(46537)
- 农(43032)
- 管理(41218)
- 学报(39023)
- 科学(37954)
- 教育(30755)
- 大学(30495)
- 农业(28954)
- 学学(28572)
- 业经(25663)
- 财经(25434)
- 经济研究(25130)
- 技术(24940)
- 经(21894)
- 问题(20973)
- 贸(17101)
- 理论(15548)
- 业(15313)
- 技术经济(15055)
- 国际(14829)
- 商业(14690)
- 统计(14532)
- 资源(14385)
- 世界(14008)
共检索到473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平
本文以浙江为例并在其县(市)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县域金融质量改善是否比数量扩张更具生产率提升效应的问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金融质量的提升,无论在浙江全省县域还是内部各分区层面上,均对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数量扩张,只在部分内陆县域层面上对生产效率提升产生了相对弱得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意味着,推进县域金融发展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将有利于我国县域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平
金融发展对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在市场环境下,金融质量提升与数量扩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应该是一个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相统一的过程(Levine,2004),因此,由于金融质量含义比较含糊、数据获取困难等方面的原因,西方的经验研究即使仅以金融数量指标代理金融发展,这既不难理解,也不失其合理性。然而,中国金融发展的数量面和质量面却存在明显的背离现象—有数量没质量的"金融发展"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林 刘华军 王家传
本文利用2004~2012年山东省县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被政府干预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削弱,说明县级地方政府更偏好掠夺型政策。此外,地理上接近、政府干预水平及财政实力相当的县域间金融竞争更为激烈,同属一个地级市的县域间呈现出合作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提高地方金融政策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构建良性地区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月飞 张伦
本文主要运用DEA模型,利用2005-2009年的数据对浙江省县域金融支农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农贷款的效率与金融要素的投入有关,县域金融对"三农"支持倾斜政策所产生的效率较为显著,金融资源投入要素的配置更趋合理,规模效率逐步提高,但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金融支农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名杰 鲁钊阳 邱询旻
实践表明,地方政府作用的发挥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地方政府的作用已成为广泛共识。文章在剖析地方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绍兴市为例,通过回顾绍兴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从绍兴市政府本身、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运行机制及市场配套服务机制等视角探究绍兴市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及启示。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县域经济 绍兴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水土
县域经济发展导致县域金融需求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内生性,而县域金融供给则仍由政府主导,是完全外生的。实体经济内生的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与外生的不断萎缩的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基本矛盾。县域经济发展要求调动县域金融活动主体的内在动力,发展内生于县域经济的、适合县域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特点的县域金融新体系。同时,县域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还必须有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撑。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金融体系 浙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远淼 李昌克
引言及文献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如何,对于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安排金融发展优先次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内涵。如果金融发展具有"供给导向"功能,则改善金融结构与提升金融规模的政策安排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倘若金融发展对金融增长的作用仅限于"需求跟进",那么政府强调发展金融或许对经济增长而言变得相对次要。针对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杰 陶建平
本文使用我国2006~2009年1701个县(市)的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关系;非农产业比重高的县(市),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个结论部分验证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以及扩展的库兹涅茨产业结构假说。为推动我国县域农村金融发展,应专门研究具体的农村金融改革政策,落实和完善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政策等,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等。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艳博 张万兴
基于京津冀地区2014—2018年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其减贫目标的实现,但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河北地区的减贫效应更显著;经济增长更有利于京津地区地区减贫目标的实现;经济开放程度更有利于河北地区减贫目标的实现。因此,要进一步统筹京津冀区域及城乡金融发展,加大政府政策支持,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迪平 张家辉
为助力山区县域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从而促进共同富裕,文章基于2011—2020年浙江山区26县的面板数据,在采用熵值法测度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科技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显著驱动了山区26县的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对东部县域的驱动效应强于西部县域;科技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创新、绿色、开放发展的路径驱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对共享发展促进作用不显著,而对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程度抑制作用。根据研究结论,从科技金融驱动的角度为县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金德 朱兴洲
本文基于县域层面视角,以浙江、江苏和上海为例,考察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县域产业升级的动态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技术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县域产业升级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县域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贡献度仅次于居民消费水平。同时,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县域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促进作用在上海表现的更强,浙江次之,江苏相对滞后。技术创新在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县域产业升级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应同样具有区域差异性。从中介促进效应强度来看,浙江最强,江苏次之,上海相对滞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桢业 汪贵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的县域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带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文章分析表明,浙江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县域差距变化大体上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县域差距呈扩大趋势,而具有较高发展水平地区的县域差距则呈缩小趋势。而一个地区人口密度的大小(或者说农村城镇化水平)已成为决定县域差距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部门缩小县域差距的各项政策性努力,特别是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浙江县域差距扩大的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韦欣 徐佳
乡镇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科学有效的乡镇行政区划设置是国家基层治理的基础。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乡镇合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乡镇区划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乡镇合并提高了县级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约2.6%,其正向影响随时间推移逐年增强。机制分析表明,乡镇合并能够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规模效应,带来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集聚,吸引企业进入与新增投资,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乡镇合并改革的规模效应在胡焕庸线以东和长珠三角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本文探索了乡镇区划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当前行政区划的科学设置与基层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提供了学理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嘉 张家滋
利用浙江省6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技术吸收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在第二产业中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及吸收能力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技术创新、技术吸收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在人力资本水平低的地区,推动作用明显削弱,同时这一效应在第三产业中并不显著。浙江各地的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依赖度不尽相同并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产业发展 门槛回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伟
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其将会对县域经济产生何种影响?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看作是一项准自然实验,选择2011—2019年江苏省64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政府支持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相较于高经济水平发展地区、低财力地区,试点政策对低经济水平发展地区和高财力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加速城镇化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农村产业融合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能够为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现实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