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0)
2023(9833)
2022(8436)
2021(7790)
2020(6564)
2019(15105)
2018(15193)
2017(29317)
2016(16365)
2015(18749)
2014(19045)
2013(18810)
2012(17928)
2011(16293)
2010(16512)
2009(15386)
2008(14848)
2007(13491)
2006(12171)
2005(10804)
作者
(49543)
(41194)
(40969)
(39066)
(26199)
(19948)
(18830)
(16139)
(16027)
(14893)
(14247)
(13934)
(13525)
(12911)
(12771)
(12709)
(12459)
(12065)
(12057)
(11886)
(10561)
(10217)
(10121)
(9496)
(9396)
(9322)
(9203)
(9143)
(8551)
(8448)
学科
(70443)
经济(70315)
管理(39708)
(33590)
方法(25425)
地方(25301)
中国(23524)
数学(23011)
(22958)
企业(22958)
数学方法(22771)
(21748)
(14757)
(14604)
农业(14346)
(13783)
业经(13422)
地方经济(12639)
环境(12132)
(10903)
银行(10877)
(10678)
贸易(10671)
(10498)
(10492)
(10379)
金融(10371)
(10196)
(9931)
理论(9262)
机构
学院(232440)
大学(230099)
(89614)
经济(87174)
研究(84684)
管理(83784)
理学(70506)
理学院(69495)
管理学(68232)
管理学院(67797)
中国(63446)
科学(54950)
(51511)
(44097)
(43763)
(42711)
(41381)
研究所(40094)
中心(39280)
业大(36540)
(34664)
农业(34426)
师范(34296)
财经(32810)
北京(31987)
(31420)
(31078)
(30253)
(29364)
师范大学(27615)
基金
项目(155246)
科学(119658)
研究(114023)
基金(106926)
(93826)
国家(93018)
科学基金(77721)
社会(70003)
社会科(66048)
社会科学(66028)
(65593)
基金项目(57808)
(53830)
教育(51191)
自然(49226)
编号(48181)
自然科(47895)
自然科学(47876)
自然科学基金(46881)
资助(42985)
成果(39475)
(36077)
重点(35512)
课题(35158)
(32729)
(31054)
创新(29258)
计划(29051)
科研(28771)
发展(28645)
期刊
(108081)
经济(108081)
研究(70838)
中国(51270)
(39358)
学报(37743)
科学(34259)
(30659)
管理(28430)
教育(27653)
大学(27241)
农业(26768)
学学(25539)
(22823)
金融(22823)
技术(20822)
业经(19204)
问题(16559)
经济研究(15926)
财经(14996)
资源(14730)
(13663)
(12987)
(12637)
图书(12309)
统计(11794)
(11084)
现代(11055)
理论(11040)
科技(10899)
共检索到36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贺建军  张维维  
基于对城市品质概念的理解,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遴选50个评价指标构成我国县域城市品质理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等科学方法对理论遴选的指标进行实证筛选,并用Alpha信度系数法和因子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构建了由经济发展、环境生态、道路交通、城市文化、市民生活、社会和谐共6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浙江省慈溪市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玉丽  张幸华  
慈溪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的前列,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制定了具有一定特色和力度的政策,包括经费保障、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生源调配、扶贫济弱和监督评估六大方面的政策,不仅确保了"人人能上学、能读书",而且进一步接近了政府"人人上好学、读好书"的目标。制定这些政策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慈溪市政府所具有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的个性化决策以及慈溪发达的经济、蓬勃的民办教育、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扶贫济困的慈善风气等。对这些政策和条件的分析能够为其他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以需求为导向,坚持职业教育“开放、多样、优质”发展方向,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德技并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打造慈溪职业教育新高地。亮点紧贴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围绕共同富裕先锋市建设,根据现有产业基础、企业发展需求等情况,科学设置各职校主干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大力推行双元育人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锦霞  朱锦尉  徐保根  
为快速、准确地评定耕地质量等级,了解耕地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基于快速信息识别技术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技术。以《农用地分等规程》为指导,通过调查确定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有土壤、农田基础设施、污染状况、土地利用状况、耕作便利条件。这些因素通过分析样点到沟渠、河流、水库水面、农居点、公路、城镇的距离,计算图斑的面积、周长,及地统计方法由点到面的空间预测表现。通过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指标体系,定性定量相结合综合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构建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构建无损、快速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模型,并具体应用检验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基于快速信息识别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别与传统的农用地分等的吻合度在78%左右,评价结果科学可信。说明提出的基于快速信息识别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客观、有效,为今后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晓梅  王静  
以浙江省慈溪市小城镇耕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以20个镇(街道)为评价单元,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四级评价标准对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为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包括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持续状况4个准则层;②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是以资金的大量投入为重要表征的,因而其重要程度最高,而粮食稳定性指数在气候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南方,其重要性最低;③慈溪市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多数小城镇耕地利用处于Ⅱ级较集约和Ⅲ级基本集约水平;④采用的两种评价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小城镇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王静  
以浙江省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利用的自身特点和现状数据为基础,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选择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计算出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仅1处属于II级土地利用较集约,其余均属于III级土地利用基本集约和IV级土地利用不集约;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级别开发区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持续状况差异显著,不同产业类型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显著。由此可见,政策因素对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起基础性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渊  蒋文伟  过萍艳  
在浙江省附海镇生态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和景观生态安全理论,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区域开发强度和距环境敏感区距离等生态敏感性因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综合评价了附海镇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生态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16%,27.29%,30.46%和35.09%,并以此规划出研究区生态安全的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3种生态用地类型,进而提出了不同生态用地类型的管理措施,为附海镇生态用地提供规划依据和建设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丹萍  
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地区人才群体的层次与质量、人才环境的优劣、人才竞争力的强弱以及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从浙江省慈溪市的实际出发,集聚、培养高端人才的主要机制为转换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吸纳机制;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培育人才环境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晓梅  王静  许月卿  毛群谊  
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三江口村“旧村改造”规划中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评分法和4级评价标准对其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三江口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处于Ⅲ级基本集约的比重最大,其次是Ⅳ级土地利用不集约状况的较多,保留下来的建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拆除建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由此说明,一方面三江口村保留下来的建筑在土地集约利用上已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同等规模的小城镇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还很大,尤其在南方经济发达和土地供需矛盾较大地区更应注意挖潜;但在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的拆除及合村并点需注重质量,同时对于整理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可组织复垦,注重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过萍艳  蒋文伟  吕渊  
以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为试验区,应用地理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试验区景观格局特征,结合景观中心度指标节点度和紧密度,确定了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并划分为中心节点、关键节点及基本节点3种类型。运用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和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构建了城镇区绿地系统潜在的生态廊道。结果表明:城镇区有53个绿地斑块,构成了城镇区绿地生态网络节点的核心;规划的14条潜在生态廊道能很好地结合绿地资源分布特点,连通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构建城镇区生态绿地网络系统。通过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景观中心度评价等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价城镇绿地系统现状,优化城镇生态绿地网络,为城镇绿地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庆  王静  史衍玺  张衍毓  
研究目的:以浙江省慈溪市1999—2005年的土地利用详查及更新调查数据,研究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方法: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法、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计算法。研究结果:研究区1999—2005年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耕地基本不变,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逐年上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却随当地经济的发展逐渐下降。研究结论:今后的土地利用规划一定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扩张,提高用地效率,保证经济稳步增长和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臣申  
偏僻封闭、基础薄弱的山区农村如何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多少年来一直是困扰人们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浙江省慈溪市大山村曾经是一个山路崎岖、闭塞贫穷的山村,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把自己建设成了浙江省脱贫致富示范村、宁波市新农村示范村、慈溪市市级文明村。本文以大山村的建设发展为案例,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远离城市的山区农村如何走出自己的建设发展之路;二是山区农村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介一  
沿海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案例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宗汉镇为例张介一(杭州大学区域与城市科学系310028)慈溪市宗汉镇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与上海浦东隔钱塘江口相望。东距宁波市64【m,西离杭州市230【m,329国道从镇南擦过,距正在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敏  曲亮  
文章采用K-K电消费法,对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动态演变进行了描绘,研究结果显示,非正规经济产出不稳定,振幅远比正规经济剧烈,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却没有出现崩塌现象,反而更早地感知到了经济体系的波动,且复苏阶段的增长幅度也远高于正规经济的增长,证明了非正规经济的灵活性确实高于正规经济。文章最后指出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相辅相成,虽然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从长远看,非正规就业的"蓄水池"作用能很好地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永虹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迅速崛起,技术知识已成为每个国家乃至企业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由之路。如何使慈溪家电企业在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重焕活力,促使家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慈溪市家电企业为例,在分析慈溪市家电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不足,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企业自主创新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