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0)
2023(17240)
2022(15050)
2021(13994)
2020(12078)
2019(28398)
2018(28413)
2017(55637)
2016(30445)
2015(34744)
2014(35037)
2013(34749)
2012(32277)
2011(29291)
2010(29541)
2009(27434)
2008(27146)
2007(24134)
2006(21100)
2005(18770)
作者
(90143)
(74777)
(74621)
(71194)
(47783)
(36261)
(33991)
(29435)
(28364)
(26796)
(25620)
(25055)
(23905)
(23665)
(23272)
(23032)
(22798)
(22222)
(21691)
(21548)
(18719)
(18539)
(18326)
(17022)
(16843)
(16750)
(16696)
(16678)
(15249)
(14863)
学科
(126270)
经济(126134)
管理(87477)
(84201)
(68384)
企业(68384)
方法(61744)
数学(54449)
数学方法(53652)
(35376)
中国(32587)
(31730)
(27195)
业经(27045)
地方(26978)
农业(23520)
(23493)
贸易(23479)
(23221)
(22739)
理论(20533)
(19908)
财务(19823)
财务管理(19774)
(19513)
环境(18988)
(18958)
银行(18896)
技术(18688)
企业财务(18657)
机构
大学(443288)
学院(441825)
(174989)
管理(174153)
经济(171039)
理学(150927)
理学院(149220)
管理学(146472)
管理学院(145679)
研究(144729)
中国(108393)
(94289)
科学(91662)
(81163)
(74293)
(73834)
业大(67504)
(67369)
研究所(67248)
中心(66496)
财经(65379)
北京(59298)
(59198)
农业(58568)
(58516)
师范(57941)
(53059)
经济学(52610)
(52242)
财经大学(48504)
基金
项目(297806)
科学(232893)
研究(215383)
基金(214602)
(187004)
国家(185481)
科学基金(158824)
社会(133697)
社会科(126598)
社会科学(126560)
(117729)
基金项目(113956)
自然(104944)
自然科(102448)
自然科学(102422)
自然科学基金(100571)
教育(100045)
(98428)
资助(90351)
编号(89118)
成果(72015)
重点(66622)
(65802)
(62967)
课题(61208)
(60883)
科研(57225)
创新(56844)
教育部(55957)
大学(55282)
期刊
(189319)
经济(189319)
研究(127111)
中国(80599)
学报(70934)
(66508)
科学(64241)
管理(61827)
(61371)
大学(52933)
学学(49696)
教育(47926)
农业(45707)
技术(39364)
(37053)
金融(37053)
业经(32065)
财经(31375)
经济研究(30062)
(26702)
问题(25542)
(23928)
图书(23242)
技术经济(22317)
统计(22159)
理论(21357)
(20637)
资源(20464)
科技(20429)
商业(20275)
共检索到640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卜卫兵  李纪生  
原料奶生产效率是影响乳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组织模式又是制约原料奶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农户家庭散养、奶牛养殖小区和现代化牧场是我国目前三种主要的原料奶生产组织形式。本文基于大量的调查数据,对上述三种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及其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考察,进而探索提高原料奶生产效率的组织化模式和发展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建  诸培新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计量研究发现,村集体组织下农户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农业生产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明显较高,成为提高转入户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作用机制。然而,本文并未证实农地自发流转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影响,可能原因是自发流转的小规模和较短的流转期限不利于农户规模经营和长期生产投资,因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绩效。政策启示是,要有效地发挥村集体对农户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引导作用,通过优化转入户土地流转规模、农业生产投资和种植业结构以最大化农户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建  诸培新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盛  江巍  
本文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t模型对江苏省中青年农民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月收入状况、居住地离城市的距离、对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对其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存在着地区差异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方林  陆建珍  朱大威  
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有宿迁市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盐城市的联耕联种模式和苏州市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返租倒包模式。本研究从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机械与固定成本等四个投入要素,对这三种规模经营模式下技术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综合效率高于小农经营,规模效应显著,小麦规模种植效率下降,规模种植纯技术效率偏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人力资本投入偏低的情况下,资本投入作用不明显,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综合生产技术效率优势最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方林  陆建珍  朱大威  
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有宿迁市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盐城市的联耕联种模式和苏州市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返租倒包模式。本研究从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机械与固定成本等四个投入要素,对这三种规模经营模式下技术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综合效率高于小农经营,规模效应显著,小麦规模种植效率下降,规模种植纯技术效率偏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人力资本投入偏低的情况下,资本投入作用不明显,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综合生产技术效率优势最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费雯  罗小龙  
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江苏南北共建园区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模式。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建构和资本聚集加速了跨界区域生产关系和治理关系的形成,产生了园区的合作共建空间;共建园区封闭式、松散型和企业化的三种治理模式,因合作紧密程度、市场介入程度和独立性程度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治理效果。基于园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大蓉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以江苏省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现状调研为例,对合作社人才需求和供给,以及人才运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以高职院校、网络孵化和合作社孵化三大平台进行的多层次、宽领域和多维优化支持模式的新型农业合作社人才孵化模式实证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超  陈亭  翟乾乾  
基于2016年在江苏省桃主要产区调研所获得的微观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下桃种植户的技术效率,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其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组织模式下桃农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农户+合作社(协会)"模式下桃农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农户+企业"模式次之,"农户+市场"模式最低,组织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要素投入配置,从而带来桃农技术效率的提高。在影响桃农技术效率的各主要因素中,种植规模、种植年限和受教育程度对不同模式下桃农技术效率有显著性影响,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尚卫平  
文章根据我国收入分配差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测试收入分配差异大小的新指标———余期望系数。该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标,在我国有较大的适应性。笔者运用该系数以江苏省为例对三次产业在岗职工收入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控制江苏三次产业在岗职工收入差异扩大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茜  顾晓燕  皮宗平  张瑜  
文章以江苏省18个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样本,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治理模式创新联盟组织运行效率进行归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不同治理模式创新联盟组织运行效率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索科学的联盟治理模式,为创新联盟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思路。研究表明,企业主导治理的联盟整体落后于政府与科研机构主导治理的联盟,政府主导型联盟的组织运行效率比较分散,而大学主导型联盟的组织运行情况整体较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凤莲  马慧峰  付红全  
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原料奶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经济效率普遍较低,特别是配置效率明显不足,这说明在不改变投入水平的条件下,奶牛养殖户(企业)可以通过改善投入要素组合提高产出水平。三种不同生产模式相比,牧场的效率最高,养殖小区次之,散户的最低。Tobit模型结果说明: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或者企业特征、精粗饲料比对原奶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桂荣  
江苏省对口单招考试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它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同步的,由当初的初步试行逐步推进,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一个成熟的特色产业,历经四个阶段。以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现实操作的眼光,对每个阶段的招考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索其改革规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艳华  刘湘辉  周发明  周力  应瑞瑶  
文章利用江苏省养鸡行业的调查数据,对生产合同模式下农户的增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市场交易和合作社相比,加入生产合同的农户获得更高的单位养殖净利润。原因主要是其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即生产合同模式除了以规定的保护价收购肉鸡以外,还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因此认为发展生产合同模式有利于提高和稳定肉鸡养殖户的收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翔华  於建清  王竹  霍晓宏  
本文基于住房市场失灵理论和现阶段住房政策,建立住房市场失灵指数模型,并以江苏省各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江苏省各市2015年住房市场失灵指数。失灵指数可以用于衡量住房市场是否健康平稳发展,对于缓解住房市场失灵、夹心层的住房困难及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均具有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