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0)
- 2023(9387)
- 2022(7938)
- 2021(7437)
- 2020(6209)
- 2019(14136)
- 2018(13809)
- 2017(26643)
- 2016(14839)
- 2015(16974)
- 2014(17140)
- 2013(16530)
- 2012(15210)
- 2011(13802)
- 2010(14169)
- 2009(13211)
- 2008(13025)
- 2007(11711)
- 2006(10538)
- 2005(9710)
- 学科
- 济(50363)
- 经济(50267)
- 管理(46072)
- 业(41009)
- 企(33793)
- 企业(33793)
- 方法(20644)
- 制(19079)
- 中国(18421)
- 数学(18063)
- 财(18024)
- 数学方法(17742)
- 农(15532)
- 业经(12552)
- 银(12026)
- 银行(12001)
- 体(11858)
- 行(11483)
- 理论(11229)
- 贸(10852)
- 贸易(10845)
- 教育(10843)
- 易(10667)
- 务(10508)
- 财务(10470)
- 财务管理(10443)
- 融(10208)
- 金融(10206)
- 体制(9903)
- 企业财务(9886)
- 机构
- 大学(212210)
- 学院(212157)
- 济(85672)
- 经济(83558)
- 管理(77169)
- 研究(69801)
- 理学(65466)
- 理学院(64756)
- 管理学(63695)
- 管理学院(63302)
- 中国(52191)
- 财(46087)
- 京(44429)
- 科学(38329)
- 财经(35555)
- 所(34011)
- 江(32911)
- 经(32136)
- 中心(31294)
- 研究所(30058)
- 农(29949)
- 范(28985)
- 师范(28727)
- 北京(28490)
- 业大(27582)
- 经济学(27226)
- 财经大学(26404)
- 州(26233)
- 院(25567)
- 经济学院(24532)
- 基金
- 项目(133115)
- 科学(104179)
- 研究(103955)
- 基金(93808)
- 家(80233)
- 国家(79524)
- 科学基金(67888)
- 社会(64628)
- 社会科(61178)
- 社会科学(61164)
- 省(52930)
- 教育(51876)
- 基金项目(48899)
- 划(44404)
- 编号(44110)
- 自然(41211)
- 自然科(40217)
- 自然科学(40206)
- 自然科学基金(39479)
- 资助(38044)
- 成果(37512)
- 课题(32373)
- 制(30965)
- 部(30837)
- 重点(30568)
- 创(28450)
- 发(28260)
- 性(27376)
- 教育部(27241)
- 年(26735)
共检索到328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平
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博士生培养质量。从国外高校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的经验中发现.我国高校必须以"科学研究"为价值取向.通过统筹考虑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来优化博士生培养机制。
关键词:
博士生 培养机制 招生 课程 优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若玲 万圆
对博士生教育长期采取的"考试入学制"存在一些弊端,虽然以考试成绩为基础、以统一性和严格性为基本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招生公平,但难以有效选拔到优秀的博士生生源。因此,在渐进式引入国际上通行的"申请入学制"时,我们尤其要注重科学推进公平的制度完善,综合制定招生计划"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增强导师责任风险让其合理运用招生自主权、重视考察研究兴趣等,并完善整个博士培养过程的设计、执行和监督,让博士生教育改革之路更为顺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杭祝洪 鲁兴虎 徐希元
作者结合实际,通过系统、广泛的调查,揭示了当前影响我国博士生招生与培养的一些主要问题,多层面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并据此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云南
博士生生源质量是能否培养出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实录取的博士生生源不尽如人意。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博士生招生政策、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加强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等对策,以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关键词:
博士生 招生政策 招生制度 生源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东芳
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被誉为世界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金本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效仿。从理念看,美国博士生培养形成了注重通识性和结构化课程训练、将博士生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理念。其制度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研究生院制度、结构化的培养程序及以导师为主的委员会制度。中国可通过强化博士教育课程、鼓励跨学科培养博士生、实施以导师为主的委员会制度等方面推进博士生教育改革。
关键词:
博士教育 研究生院 指导委员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张佳乐 吴小林
为了回应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及深化招生制度研究的理论诉求,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出发,探讨导师、学生及研究生院在"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及潜在的行为结果,提出完善招生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即建立相应的边界机制、监督机制与过程机制以优化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提升"申请-考核"制运行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宗益 刘东 夏晓玲 戴元淑 郑小林
分析了导师队伍建设、博士生学术素质培养、学术激励机制建设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探讨了以博士生培养制度创新构建博士生培养体系的内生激励机制的对策,简要介绍了重庆大学在内生激励机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熙 郭二榕
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高水平大学博士生招生中对申请者的评判和选拔,实际上是一种多重制度逻辑下的组织挑战和政治博弈。其中,(制度化的)学术精英主义、协商式的科层制以及社会和教育公平,共同构成了博士生招生中相互制约又紧密联系的差异化结构,影响并形塑着教师对于"优秀"的评判标准。探讨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分析和理解当前"申请-考核"制的运行机制与主要困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大中
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和1980年建立学位制度至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规模、质量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全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快速增长,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7.2万人,2003年达26.8万人。博士生招生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00年全国博士生招生数为2.51万人,2003年博士生招生数已经达到4.87万人,全国在学博士生数量达13万多人,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1年我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是1.2万余人,2004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将达到3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将居世界第一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斯宪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回顾高考招生制度的历史变迁,重点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方向,全面总结和分析近年上海高考改革的成绩与经验,系统研究高考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模式。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持续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霞
博士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进一步深化内涵改革、推动制度创新是实现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需要健全的和创新的培养制度保障。当前,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迫切需要完善的培养制度包括:课程开设的准入和退出制度;跨学科课程修读制度;专业游学或轮转学习制度;职业发展能力提升制度;逐级分流考核与淘汰制度;多元化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制度。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培养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碧野 沈岩 杨淑华 吴振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传统的学术控制难以持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质量机制构建成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首先,需要明晰博士培养质量机制的构建原则,培育质量文化;其次,需要清楚博士生培养质量机制的组织架构,形成质量机构;最后,需要了解博士培养质量提升的评估模式,进行质量评价。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机制是把质量文化嵌入到组织架构,不断地评估与改进质量的系统过程。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 质量机制 质量评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孟卫青 吴开俊 王一博
认为博士生招生与指导制度、导师的指导责任和指导补充制度、课程修读和科学研究的结构化耦合机制都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培养质量 培养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勇纯
面向博士生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提出了以出口为牵引,招生–培养–毕业–就业一体化的全链条育人模式,具体包括招生环节的从严把关和师生相互适应;培养阶段从多个角度全面锻炼博士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并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而毕业阶段则重点指导博士生为下一阶段做好充分准备,并提早规划以更好地应对在工作岗位上可能面临的困难。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招生–培养–毕业–就业一体化全链条育人模式可以很好地确保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