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9)
- 2023(11918)
- 2022(10220)
- 2021(9499)
- 2020(8062)
- 2019(18289)
- 2018(18107)
- 2017(35264)
- 2016(19611)
- 2015(22112)
- 2014(22063)
- 2013(21871)
- 2012(20583)
- 2011(18641)
- 2010(19175)
- 2009(18284)
- 2008(18348)
- 2007(16880)
- 2006(15413)
- 2005(14529)
- 学科
- 济(73775)
- 经济(73658)
- 管理(62376)
- 业(58314)
- 企(48307)
- 企业(48307)
- 方法(28259)
- 财(26740)
- 数学(24359)
- 中国(24191)
- 数学方法(23916)
- 农(23318)
- 制(23251)
- 贸(19925)
- 贸易(19912)
- 易(19567)
- 业经(17571)
- 银(16117)
- 银行(16089)
- 行(15411)
- 学(15282)
- 策(15156)
- 务(14626)
- 体(14589)
- 财务(14571)
- 财务管理(14531)
- 农业(14335)
- 地方(13997)
- 税(13890)
- 出(13761)
- 机构
- 学院(282702)
- 大学(282684)
- 济(119506)
- 经济(116796)
- 管理(104845)
- 研究(100200)
- 理学(87782)
- 理学院(86787)
- 管理学(85388)
- 管理学院(84857)
- 中国(80075)
- 财(64403)
- 京(60340)
- 科学(58031)
- 所(51566)
- 财经(48214)
- 农(45912)
- 江(45817)
- 研究所(45548)
- 中心(45410)
- 经(43404)
- 北京(38975)
- 业大(38052)
- 经济学(36644)
- 院(36543)
- 范(36112)
- 州(35849)
- 师范(35765)
- 农业(35576)
- 财经大学(35254)
- 基金
- 项目(173679)
- 科学(136987)
- 研究(128881)
- 基金(126383)
- 家(110028)
- 国家(109141)
- 科学基金(92298)
- 社会(81477)
- 社会科(77295)
- 社会科学(77276)
- 省(66588)
- 基金项目(65193)
- 教育(59259)
- 自然(58724)
- 自然科(57279)
- 自然科学(57262)
- 划(57200)
- 自然科学基金(56233)
- 资助(52652)
- 编号(52251)
- 成果(45373)
- 重点(39784)
- 部(39495)
- 发(37866)
- 课题(37751)
- 制(36635)
- 创(35639)
- 性(34364)
- 教育部(33807)
- 创新(33494)
共检索到457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覃红霞 张斌 王晟
博士生分流退出制度作为加强博士生过程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在博士生分流退出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强调教育经济功能的工具理性改革思维和受制于社会"稳定发展"目标的渐进式治理方式,形成了双重目标的国家逻辑。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大学在具体实践中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呈现出"趋利避害"和"策略性执行"的科层制逻辑,双重目标的政策取向和策略性的执行方式为分流退出实施留有较大"空隙",在制度转换的高成本压力下,留有的"空隙"为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的"劣性互动"和"行为共谋"提供了生存空间,导致学术逻辑让位于效率逻辑。多重制度逻辑的冲突与博弈使博士生分流退出制度陷入层层困境,需要从纳入学位评估、增加贯通式培养比例、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严格分流退出程序等方面整体推进改革。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分流退出 多重逻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金霞 郑震
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是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建立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但在实施中存在导师育人积极性参差不齐、个别学生消极反应所带来的压力、管理职责不明确、分流渠道不畅通、信息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与挑战。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博士生类型、学科特色分类完善分流退出机制,实行博士生分流退出招生名额补偿机制,加强博士生培养前端质控,进一步畅通分流渠道,同时以信息化技术为助力,构建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预警机制,从而促进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的顺利实施,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冰 刘茂媛
一个均衡的生态系统具有各生态主体、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和谐共生的特征。文章基于生态系统特征提出了1+X证书体系的系统均衡观,即"学历+技能"型证书制度与产业需求的均衡。1+X证书体系作为新型职业技能证书制度,迎合了产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是,1+X证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校企未能深度融合、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反馈自控能力迟缓等问题,制约了实施效果。为此,可以借助生态系统均衡理论,从化解生态主体矛盾、破解资源配置困境、破除制度管理壁垒等方面对证书体系进行调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建东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岗位能力等,越来越注重"企业引进教师"的聘任工作。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企业引进教师"仍然存在职教认识模糊、教育知识缺乏、教学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完善岗位招聘、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团队建设、健全考核评价等促进"企业引进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引进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茂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盯住汇率制度变得越来越不可维持。很多国家不断退出盯住汇率制度,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本文把银行体系引入到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中,并对模型进行了扩展,构建了退出盯住汇率制度的不同策略模型,即危机驱动退出策略模型和主动退出策略模型。同时,本文还比较了作为退出策略的一种替代,即资本管制策略。
关键词:
汇率制度 退出策略 资本管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薛猛 李桂英
本文重点对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探讨,尝试构建选择式教育实习模式,并对其内涵、目的、表征与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支持鼓励师范生进行积极的个性化实习选择,力求提升实践层次,在职前阶段提高师范生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选择式教育实习模式 表征 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鸾 朱旭东
2015年底,我国教育博士第一轮试点培养期结束,国家对15家试点培养单位进行了审核评估并启动了新一轮培养工作。作为新生事物,我国教育博士培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有与美国经验类似的"培养目标争议"、"学习进度滞后"问题,也有在中国独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办学自主权与制度建设问题"等。研究发现,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目标和培养机构定位的差异、学习者的有效时间投入不足和复杂的学习环境、政府政策部门的"怕乱"心理以及制度初创期的局限性等。研究基于大量文献与实证调研数据,讨论了教育博士"双重属性"作为一种解决培养目标争议的思路的可能性,提出了构建学习网络促进教育博士生的学习与研究、尝试进行制度规约之下的特色化培养实践等对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楠 杨院
采用文本分析、深度访谈法对部分试点院校工程博士生培养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工程博士生培养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的精准度不足、各培养环节自成体系、培养成效不够理想等问题,其深层原因包括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不健全、院校层面培养运行机制不完善、工程博士生工学矛盾突出等。基于上述问题及原因,从注重形成工程博士特色的目标定位、优化依托科研项目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工程博士培养的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工程博士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缪建红 冯俊文
校本教研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我国校本教研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内涵认知、制度保障、运行机制等方面仍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思校本教研的本质属性、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关键词:
校本教研 专业引领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丽坤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泛行政化"和"单中心化"的治理缺陷,治理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不清,内部治理结构失衡,社会第三方组织的"缺位"等方面。据此,必须科学确立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重塑政府在高职治理中的职能,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完善内部治理架构,推动高职院校依法办学;强化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确立法人治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实现分权立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晓军 李胜
职业教育开展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参与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落实。当前职业教育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问题集中表征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人才跨文化适应力不强、师资队伍不完备,因此建议从需求对接、产教共育、文化融合、师资养成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明确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规格,提升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度;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提升人才就业的匹配度;开展中国国情与文化教育,提升人才就业的适应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完成度。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来华留学生 人才培养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青
美国的博士生培养体系普遍被认为是高质量的,其严格的筛选和淘汰制度值得我国借鉴。从博士生评价质量观的嬗变入手,梳理了美国分流淘汰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实施效果。随后以康奈尔大学作为研究案例,通过采集康奈尔大学的学位条例、政策文本和院校新闻,研究提炼出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运行机制的三个典型特征:学术逻辑主导下的考核过程、考核责任主体权责分明以及具备法律效力的保障制度。通过对康奈尔大学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的全方位呈现,从完善制度约束,遵从学术逻辑在博士生培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推进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方式,分类嵌入分流淘汰制度两方面为我国博士生培养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淯淏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奠定了基础,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问题银行风险出清,进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和有序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银行风险中具有稳定预期、防止挤兑、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正向作用,但也存在市场约束弱化、道德风险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积累了不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注重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早纠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退出处置法律框架。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金融稳定 市场退出 风险处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任熊
以2012—2017年全国32个省(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92份省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年份和省份为轴线,梳理汇总各省级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对其进行反思,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找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表征,提炼荟萃各省级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的探索与创新,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已初步树立质量发展文化。对目前制约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认知、办学空间、办学理念(定位)、体制机制、布局结构、优质资源建设、国际化等7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省级统筹力度、完善现有拨款制度、改革和创新科研管理工作、以项目引领激发内在动力带动院校发展等4种省级响应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