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9)
- 2023(9649)
- 2022(8696)
- 2021(8347)
- 2020(7093)
- 2019(16680)
- 2018(17001)
- 2017(33421)
- 2016(18197)
- 2015(20813)
- 2014(20990)
- 2013(21023)
- 2012(19417)
- 2011(17619)
- 2010(17673)
- 2009(16379)
- 2008(15980)
- 2007(13939)
- 2006(12442)
- 2005(10879)
- 学科
- 济(71940)
- 经济(71860)
- 管理(53703)
- 业(49422)
- 企(40345)
- 企业(40345)
- 方法(34994)
- 数学(30507)
- 数学方法(30206)
- 中国(20543)
- 农(19450)
- 财(17287)
- 学(15709)
- 业经(15352)
- 制(13936)
- 地方(13905)
- 贸(13709)
- 贸易(13701)
- 易(13352)
- 和(13219)
- 农业(12706)
- 环境(12241)
- 理论(11921)
- 银(11664)
- 银行(11628)
- 技术(11320)
- 行(11107)
- 务(10654)
- 财务(10594)
- 财务管理(10573)
- 机构
- 大学(267852)
- 学院(265264)
- 管理(108387)
- 济(103016)
- 经济(100620)
- 理学(93991)
- 理学院(92973)
- 管理学(91528)
- 管理学院(91048)
- 研究(86301)
- 中国(64022)
- 京(57932)
- 科学(54859)
- 财(48095)
- 所(43827)
- 农(40823)
- 研究所(39974)
- 业大(39714)
- 财经(39064)
- 中心(38331)
- 北京(37099)
- 江(37037)
- 经(35348)
- 范(35120)
- 师范(34841)
- 农业(32282)
- 院(31044)
- 州(30992)
- 经济学(29845)
- 财经大学(29103)
- 基金
- 项目(179675)
- 科学(139795)
- 研究(132315)
- 基金(129072)
- 家(111858)
- 国家(110939)
- 科学基金(94539)
- 社会(80726)
- 社会科(76397)
- 社会科学(76375)
- 省(69833)
- 基金项目(69596)
- 自然(62206)
- 自然科(60556)
- 自然科学(60542)
- 教育(60035)
- 自然科学基金(59437)
- 划(58936)
- 编号(55850)
- 资助(53490)
- 成果(45314)
- 部(39737)
- 重点(39431)
- 发(38072)
- 课题(37307)
- 创(36808)
- 项目编号(34462)
- 创新(34259)
- 科研(34207)
- 教育部(33696)
- 期刊
- 济(112254)
- 经济(112254)
- 研究(78390)
- 中国(45693)
- 学报(41557)
- 管理(38962)
- 科学(38132)
- 农(36444)
- 财(33254)
- 大学(30385)
- 教育(28562)
- 学学(28252)
- 农业(26040)
- 技术(22149)
- 融(21271)
- 金融(21271)
- 业经(19250)
- 财经(18160)
- 经济研究(17427)
- 图书(17041)
- 问题(15508)
- 经(15254)
- 理论(14997)
- 实践(13972)
- 践(13972)
- 资源(13002)
- 技术经济(12988)
- 科技(12976)
- 业(12752)
- 现代(12505)
共检索到379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盖钧镒 崔章林
1982年以来,围绕南方大豆育种目标,对8000份以上南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特异种质鉴定、遗传与改良研究。鉴定的性状有生育期对光温反应钝感、抗大豆花叶病毒、抗豆秆黑潜蝇、耐旱、耐早春出苗期低温、高蛋白质含量、高油分含量、长花序、雄性核不育和芽黄等。对上述特异种质资源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扼要报道,还介绍了茸毛色及结荚习性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工作.
关键词:
大豆 特异育种性状 基因资源 遗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盖钧镒 崔章林
搜集我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资源8000余份。围绕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应育种目标,从群体水平上研究资源主要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从个体水平上发掘优异基因资源,包括生育期光温反应特性、抗大豆花叶病毒、抗豆秆黑潜蝇、蛋白质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权月伟 李喜焕 常文锁 张彩英
对72个大豆品种苗期耐低钾特性进行鉴定,并筛选耐低钾种质资源,利用获得的不同类型大豆材料研究耐低钾特性与体内保护酶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个钾不同处理浓度下,0.01 mmol/L适宜作胁迫浓度,2.50mmol/L适宜作对照浓度;以植株生物量相对值为筛选指标,可鉴定供试品种的耐低钾特性。研究发现,供试的大豆品种耐低钾能力存在较大变异,筛选出5个耐低钾特性较强的品种。另外,对不同耐低钾类型品种的叶片保护酶系统分析发现,耐低钾特性与胞内保护酶系统活性存在一定联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来永才 林红 方万程 姚振纯 齐宁 王庆祥 杨雪峰 李辉
1979~2003年,先后收集、整理、鉴定了野生大豆资源材料989份,组配各类型种间杂交组合676个。筛选出一批蛋白质含量480mg·g-1以上优异野生大豆种质49份;抗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高抗种质8份;抗花叶病毒的野生大豆种质5份;多花荚、多分枝、抗逆性强等类型野生大豆种质9份;创造出蛋白质、脂肪双高661.6mg·g-1(龙品8807)品系1份和新种质类型8份。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一批变异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百粒重在6~20g、抗逆性及丰产潜力大的优异中间材料,此外,选育推广了龙小粒豆1号特用新品种大豆,成为黑龙江省出口创汇的骨干品种。与此同时,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采用外源DNA导入技术,...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种质 种间杂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丽军 宋敏
遗传资源是生物技术创新的基础,但各国对遗传资源贡献的认识分歧较大,这是当前惠益分享国际谈判失败的根源。本文将遗传资源的育种研发视为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搜寻过程,以我国804份大豆种质为样本,运用极值理论和成本效益法估算其社会效益,发现一份种质能产生10万元以上社会净收益。因此,各国应充分肯定其历史贡献并积极推动惠益分享进程。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更应加强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为实现惠益分享创造现实条件。
关键词:
遗传资源 价值估计 搜寻过程 社会效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其椿 李初英 赵洪涛 吴建明 赵艳红 杨守臻 陈怀珠 孙祖东
通过对32个菜用大豆品种(系)种质资源设置遮双层网、单层网、对照3种处理比较试验,调查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分枝数、产量等12个指标,研究不同遮光胁迫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胁迫后,除株高增加外,小区产量、茎粗、单株荚重、单株多粒荚、单株总荚数等11个指标均有所下降或减少。遮双层网处理的小区产量只与单株荚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层网处理的小区产量与株高、标准荚长和单株单粒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对照中小区产量与株高等5个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耐阴系数排在前6名的分别是:日本菜用大豆、浙4603、08YC-1、辽00139-1、86C-41、H0346。
关键词:
菜用大豆 遮光胁迫 农艺性状 耐阴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祖东 张志鹏 蔡昭艳 曾维英 赖振光 陈怀珠 杨守臻 唐向民 苏燕竹 盖钧镒
【目的】耐荫性是影响间套作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大豆间套作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建立高效、通用、稳定的耐荫性鉴定体系,以利于发掘耐荫种质,开展耐荫性育种。【方法】以60份不同耐荫性类型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首先对15%、30%和60%3个遮光度下倒伏品种比例等进行比较,确定遮光处理条件;其次对遮光后的株高、平均节间长、叶柄长和茎叶鲜重等17个性状进行筛选,选定耐荫鉴定指标;再比较播种后第40、50和60天3个时期耐荫指标的误差变异系数和表型变异系数等,明确鉴定时期,最后建立由遮光度、耐荫鉴定指标和鉴定时期构成的
关键词:
大豆 耐荫 变异 种质资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明杰
对3份多小叶大豆种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份多小叶种质的小叶数分别占大豆总叶片数的46.7%,75.3%,68.2%.多小叶的小叶数以5小叶居多,分别占总叶片数的30.6%,21.1%,31.1%.3份多小叶种质的农艺及产量性状较好,蛋白质含量高,中抗大豆灰斑病及病毒病,是优异的大豆种质资源.
关键词:
叶数 蛋白质含量 灰斑病 产量性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浩民
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形势严峻。南方大豆产业是我国大豆产业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广、种植技术的系统性强、食品加工的优势突出等"三大亮点"。南方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规范化等"五化",并从调整全国大豆生产布局、加大科研推广投入、区域化大合作、运行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南方大豆产业发展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南方大豆 产业化 推广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丽娟 曹永生 常汝镇 周新安 王国勋 孙建英 谢华 张博 李向华 许占有 刘立宏
以 2 3 587份中国栽培大豆为试验材料 ,根据农艺性状 ,用 2 0种方法构建了大豆初级核心种质 ,对 3种分层法、3种确定取样数法和 2种个体选择法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栽培大豆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取样方法和取样比例。不同取样方法与总体都进行了品种分类数、各性状符合度、数量性状平均数、各性状多样性指数方差和平均品种距离共 5个指标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三层次取样方法 (品种分类法 )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二层次或一层次取样法 ,按比例和平方根确定取样数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多样性指数法 ,聚类选择的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随机选择方法。在 2 0种方法不同取样比例条件下 ,方法 17的平均品种...
关键词:
中国 大豆 核心种质 取样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庆华 崔林开 李德龙 戴婷婷 阴伟晓 董莎萌 邢邯 郑小波 王源超
【目的】建立一套大豆抗疫霉菌根腐病基因鉴别菌系,并用于分析大豆品种(系)是否含有抗病基因Rps1a、Rps1c和Rps1k。【方法】采用下胚轴接种法测定了125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的毒性组成,筛选了不同毒力公式的6个大豆疫霉菌并建立了该菌系,测定了黄淮地区55个主栽大豆品种(系)对该菌系的抗性并通过基因推导方法进行抗病基因分析。【结果】55个大豆品种(系)共产生18种反应型。抗病基因的推导结果表明,有2个品种可能含有Rps1c,没有鉴定到可能携带有Rps1a或Rps1k的大豆品种(系)。【结论】黄淮地区携带抗病基因Rps1a、Rps1c和Rps1k的大豆品种(系)并不多,且易感疫霉菌,因此需要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元萍 董文汉 王明君 张雅琼 张慧 魏丽萍 梁泉
【目的】研究了大豆蛋白质、脂肪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部分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提高中国南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中国不同来源地的335份大豆种质资源材料,于2015-2016年在云南省峨山县缺磷红壤上设置不施磷肥(LP)和表层土壤施普钙(160 kg/hm2,HP)试验,测定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关键指标。【结果】2年中大豆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含量变异最大,其次是油分含量,而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异最小,三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35%、5.21%和2.86%;高磷、低磷条件下蛋白质变异幅度分别为
关键词:
大豆 种质 磷水平 蛋白质 脂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占友 邱丽娟 常汝镇 李向华 郑翠明 刘立宏 郭蓓
利用SSR标记与农艺性状间的对比,探索利用SSR标记鉴定大豆种质的可行性。首先利用计算机从大豆数据库中的22637 份种质中筛选出90 份栽培大豆种质和从野生大豆中选出1 份野生大豆,共计91 份种质。以这些种质中的9 个农艺性状为考察对象,取每个性状两边的极端材料10 份。其次利用各试材9 个农艺性状表型的量化值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利用SSR 标记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多态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聚类都能有效地把91 份种质分开,但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与SSR 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吻合率很低,同时,山西省的入选种质27 份占全部所选种质的30% ,27 份种质分布于9 类中的7 类上。表明利用S...
关键词:
大豆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芳 王丽群 田鑫 顾卫红 麻浩
中国南方春大豆种子易劣变,已成为该地区发展粒用型和菜用型大豆生产的重大障碍。【目的】对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种子劣变抗性的鉴定筛选可获得抗性种质,从而为劣变抗性机理研究、遗传育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奠定种质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甲醇胁迫法和温箱蚀化法对92份中国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进行收获前和收获后种子劣变的鉴定。【结果】经筛选鉴定获得收获前种子劣变(田间劣变)相对较抗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2.64和简易活力指数≥8.61)3个,收获后种子劣变较抗(耐贮藏)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1.00和简易活力指数≥7.03)3个,双抗种质1个以及双不抗种质1个。【结论】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