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9)
2023(8054)
2022(6760)
2021(6519)
2020(5326)
2019(12005)
2018(11914)
2017(24046)
2016(13007)
2015(14613)
2014(14674)
2013(14771)
2012(14001)
2011(13006)
2010(13367)
2009(12806)
2008(12601)
2007(11724)
2006(10930)
2005(9878)
作者
(37420)
(31703)
(31295)
(30078)
(19858)
(14959)
(14148)
(12078)
(11984)
(11408)
(10675)
(10211)
(10085)
(10013)
(9701)
(9547)
(9406)
(9278)
(8994)
(8818)
(7966)
(7925)
(7698)
(7347)
(7333)
(7268)
(7144)
(6853)
(6442)
(6322)
学科
(58983)
经济(58928)
(49882)
(43077)
农业(33008)
管理(30596)
(20033)
企业(20033)
方法(18692)
中国(18448)
业经(17892)
数学(17314)
数学方法(17126)
(14966)
地方(14956)
(12593)
(12502)
贸易(12492)
农业经济(12447)
(12383)
(12238)
(11646)
(11114)
银行(11109)
及其(10943)
(10783)
政策(9953)
(9857)
(9613)
农村(9588)
机构
学院(194435)
大学(187324)
(87842)
经济(86019)
管理(74477)
研究(67984)
理学(63363)
理学院(62756)
管理学(61910)
管理学院(61538)
中国(55863)
(50664)
(40723)
(39003)
科学(38348)
农业(38050)
(34217)
业大(32851)
中心(32233)
财经(30853)
(30769)
研究所(30349)
(27809)
经济学(25361)
(25053)
师范(24919)
北京(24667)
(24302)
经济管理(23614)
(23397)
基金
项目(119432)
科学(93991)
研究(93726)
基金(85408)
(72886)
国家(72133)
科学基金(61039)
社会(60099)
社会科(56596)
社会科学(56584)
(47509)
基金项目(44981)
编号(40713)
教育(40385)
(38772)
自然(35987)
自然科(34999)
自然科学(34989)
资助(34553)
自然科学基金(34329)
成果(33439)
(29790)
(28682)
课题(27454)
(27243)
重点(26093)
(24732)
国家社会(24521)
(24126)
(24107)
期刊
(109114)
经济(109114)
研究(61392)
(57086)
中国(40617)
农业(38602)
(27267)
金融(27267)
(26820)
科学(26466)
学报(26174)
业经(24866)
管理(22978)
大学(21452)
学学(20603)
教育(17471)
(16995)
问题(16482)
技术(15296)
农业经济(15190)
经济研究(15050)
农村(15007)
(15007)
财经(14532)
(12479)
经济问题(11610)
世界(11558)
(11021)
(10925)
技术经济(9939)
共检索到30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淑云  
农村聚居区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一。通过对南方农村聚居区分布特征的分析 ,论述了聚居区调整的战略意义 ,并提出了聚居区调整迁徙的措施和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广亨  王伟  刘新平  张浩  
公共体育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在促进西部发展及少数民族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通过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满足少数民族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与健康需求,从而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提升,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地区治理的认同感,最终助力社会基层治理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体育公共服务不仅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福华  李坚飞  
本文以湖南江永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认为市场主体观念落后,地方政府工作缺位,区域市场基础建设滞后,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当前制约少数民族商贸流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转换政府角色,发挥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的引导、培育作用,加强商品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健全商品流通市场体系,规范商品市场建设与管理,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实施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等可行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春山  杨高  
作为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相关制度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种聚落形态,中国农民工聚居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农民工聚居区研究划分为起步阶段、扩展阶段、社会空间转向和社区治理3个阶段。总体上看,对农民工聚居区的研究,在空间形态方面从静态走向动态,社会网络方面从群体走向空间,形成机制方面从传统的社会学、城市地理学视角转向制度经济学、文化地理学和空间生产视角,聚居区从改造管理走向合作治理,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论文从研究思潮、研究视角、研究重点等方面比较了中国农民工聚居区与西方移民聚居区的差别,并对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启华  马智利  
酉阳是重庆市的民族聚居农业大县 ,“九五”以来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由于其农业基础薄弱 ,农民素质低下等原因 ,酉阳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持续拉大。笔者在对酉阳农业各方面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酉阳农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并进一步探讨了适合酉阳的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杨  程红光  马宙宙  齐晔  
农村聚居点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缺失或不当以及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两方面。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发达地区农村的此类公共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匮乏问题日益普遍。文章总结了这类问题的技术经济成因和制度成因,分析了大规模进行农村聚居点环境整治的必要条件,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对策:明确县乡政府和村集体的事权,落实有关财权;按生产、生活、生态统筹的原则抓好规划;建立相关财政资金使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和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雯  张小雷  雷军  杨德刚  杨宇  
本文根据2005年和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处的发展阶段、务工农民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收入水平等总体特征,探究了促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起步进入加速阶段,外出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和餐饮服务业,从收入上看在疆外务工的人员收入远高于疆内。根据墨玉县发展的实际和调研表明,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加、外出务工预期收入高于务农收入和人均耕地资源量少等。同时,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为低收入户、户均可耕地面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柴剑峰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彝族聚居区农户受其特殊地理区位、文化场域、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生存状况、生活条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然而政府与社会投入多但效果不佳。如何改善该地区生计境遇,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喜德EJ村为调研对象,从农户生计的客观环境入手,通过系统地分析农户生产、生活、消费等基本活动以求反映农户生计状况;以生计资本为切入点探析农户生计困境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想为根、设施为先、产业为要、教育为本、金融为核、政策为基"六位一体"的生计策略,初步勾勒了彝区脱贫奔康可行的生计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宗族是一种传统组织,而宗族聚居存在着"古代北盛于南,近世南盛于北"的情况。造成这种南北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口迁移,二是迁移后的同族集聚,三是国家政权组织与宗族之间的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晓英  
2009年以来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这场由政府主导的乡村社会变革,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概括北京"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基础上,对"城中村"改造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指出"城中村"改造周边地区可能面临更深的发展困境,应通过合作治理寻求解决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社会问题的治理之道。目前北京已经具备了实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的基本条件,可以在"市区政府是主导、乡村组织是枢纽、社区成员是核心、社会团体和社会单位(企业)是支撑、专业NGO是助推器"的合作治理框架下,以生活设施改造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兼顾尚待城市化地区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莫筱筱  刘青  
湖南攸县人依靠血缘、地缘关系获取劳务信息和空缺职位,进入深圳的出租车行业,形成了扎堆就业、同乡聚居的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指出血缘、地缘关系网络是乡群职业集聚的基础,房价的过滤作用和社会政策的分选决定了乡群聚居区的空间形态。外部因素与乡群的职业需求和内部凝聚力共同作用,构成了乡群聚居区的综合形成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波  
在北京的韩国人数量逐年递增,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聚落群体,其中以望京的"韩国村"最具代表性。基于实地调研所得第一手资料的实证性研究,探讨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现状特征、对原社区的影响以及衍生出的社会、文化问题,并就社区整合提出解决对策,以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社区和谐管理新机制的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高  周春山  
前人研究将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的增长归因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是对传统乡村文化认同和寻传统社会网络的异地构建。本文基于社会空间辩证法视角,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圳富康农民工聚居区研究,表明该类聚居区的增长主要依托周边大型制造企业扩张,是农民工"反性族群模式"下被动选择的结果。也反映了早期富士康科技集团、政府、原住村民追求大规廉价居住空间和经济利益的空间表征,到后期历史文化价值、乐业社区以及和谐生活空间的政愿景和企业诉求。受制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管理体制、农民工家庭结构等因素,富士康农民聚居区展现出社会流动、社会支持网络和休闲生活等多重维度的社会空间压缩和流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城市失业、下岗问题日渐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全力推进的城镇化建设造成征地拆迁的数量和规模迅猛增加,由于失地农民的安置、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使一些失地农民也沦为城市新贫。再加上近年来物价的不断上涨、社会保障措施的不力、房价的频频攀升、就业形势的严峻、教育医疗费用的大幅上升、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陷入相对贫困之中。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若不能合理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