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5)
- 2023(3140)
- 2022(2983)
- 2021(2802)
- 2020(2646)
- 2019(6208)
- 2018(6457)
- 2017(13095)
- 2016(7440)
- 2015(8784)
- 2014(9007)
- 2013(9165)
- 2012(8956)
- 2011(8243)
- 2010(8557)
- 2009(8331)
- 2008(8295)
- 2007(7701)
- 2006(7036)
- 2005(6558)
- 学科
- 济(30917)
- 经济(30891)
- 管理(18274)
- 业(17882)
- 方法(14298)
- 企(12950)
- 企业(12950)
- 数学(12873)
- 数学方法(12747)
- 中国(10865)
- 农(9492)
- 贸(8304)
- 贸易(8300)
- 易(8138)
- 制(8122)
- 财(7039)
- 银(6885)
- 银行(6861)
- 行(6632)
- 业经(5854)
- 农业(5735)
- 融(5384)
- 地方(5383)
- 学(5383)
- 金融(5383)
- 和(5284)
- 出(4821)
- 体(4720)
- 度(4591)
- 制度(4587)
- 机构
- 学院(115064)
- 大学(114865)
- 济(47913)
- 经济(46742)
- 研究(43958)
- 管理(41147)
- 理学(34083)
- 中国(33722)
- 理学院(33693)
- 管理学(33189)
- 管理学院(32990)
- 科学(26979)
- 京(26095)
- 所(24708)
- 农(23706)
- 财(23540)
- 研究所(22225)
- 中心(19292)
- 农业(18941)
- 业大(18193)
- 财经(18134)
- 江(17776)
- 北京(17456)
- 经(16214)
- 院(15406)
- 范(14961)
- 师范(14820)
- 州(14550)
- 经济学(13918)
- 科学院(13502)
- 基金
- 项目(67659)
- 科学(50063)
- 研究(49336)
- 基金(45113)
- 家(40347)
- 国家(39992)
- 科学基金(31186)
- 社会(28598)
- 省(27676)
- 社会科(27006)
- 社会科学(26993)
- 基金项目(23582)
- 划(23549)
- 教育(22408)
- 编号(20971)
- 资助(20041)
- 自然(19518)
- 自然科(18955)
- 自然科学(18946)
- 自然科学基金(18562)
- 成果(18396)
- 重点(15644)
- 发(15539)
- 课题(15428)
- 部(15333)
- 计划(13511)
- 创(13348)
- 科研(12844)
- 科技(12753)
- 性(12640)
共检索到183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星光 田路明 曹玉芬 张莹
对我国南方梨优势产区主栽33个品种88份样品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显示:南方梨果集中成熟期为7月下旬,占45.57%;砧木选择以豆梨为主,占52.56%;果皮分为绿皮和褐皮两大类,早美酥、初夏绿、5-18等品种果锈极少、果点小;果形指数0.78~1.04,平均值0.90;平均单果重128.0~660.0 g,平均值264.5 g,湖北宣恩椒园镇黄坪村的秋黄单果重最大。果肉硬度1.72~5.09 kg/cm2,平均值2.80 kg/cm2;每百克果肉石细胞含量0.055~0.965 g,平均值0.259 g,湖北砂梨圃德胜香石细胞含量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46%~13.61%,平均值11.54...
关键词:
梨 调查 鉴定评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碧英 刘妮 田瑞 李六林 胡红菊 伍涛 李雷廷 张绍铃
为了掌握不同梨品种资源果实萼片性状特征,以316份梨品种资源为试材,在果实萼片脱落期结束后,调查其萼片状态、萼片姿态、萼洼广度、萼洼深度及萼洼状态5项性状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10%为单位将脱萼率分为10组,调查的316份梨品种资源在各组的频度分布呈"U"字形,第1组(脱萼率<10%)和第10组(脱萼率≥90%)的频度均明显高于其余8组,其余各组频度低且相对一致。以5%和20%为单位将脱萼率不等分为7组,脱萼率差值标准差的分布趋势与脱萼率相反,呈倒"U"字形,表明脱萼率极低(脱萼率<5%)和极高(脱萼率≥95%)的品种的脱萼率最稳定。供调查品种资源的果实萼片姿态和3项萼洼性状主要表...
关键词:
梨 脱萼率 品种资源 萼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阳 王文辉 贾晓辉 佟伟 王志华 杨晓龙
【目的】选取梨不同品种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品种梨果冻藏后品质指标差异,旨在找出影响冻梨品质的关键指标并筛选出适宜冻藏的梨品种。【方法】分别测定59种梨果实冻藏后的13项品质指标(果皮L*、果肉L*、果肉a*、果肉b*、果肉h值、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含量、SSC/TA值、出汁率、p H、石细胞含量、乙醇含量、汁液流失率),并进行感官评价。对所测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各指标间的关联程度;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冻梨品质的关键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中隶属函数值的大小进行排名,筛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术 王薇 王伯伦 黄元财 贾宝艳 于洪兰 王铮 张悦
以东北地区55个水稻品种为试材,对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做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整精米率偏低、垩白率偏高是制约东北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龙稻3的优质米达标率最高,6项重要指标达到了国家部颁优质米1级指标;长白9的碾磨品质最好;莎莎妮的垩白率和垩白度最小;龙稻3的蛋白质含量最低,成分分析仪显示的食味值高;沈稻1的品尝食味值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与垩白率、胶稠度及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的水...
关键词:
粳稻 品质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方伦 向青云 韩成敏 罗会贤
2007~2009年对引进的13个新品种在遵义地区试种后的植株长势、枝叶花的特征、果实经济性状、各个品种的物候期反应和开花结果习性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13个引进品种中,生物学性状综合评价表现最好是梨精47,其次是黄金梨、早香蜜和西子绿,再次是新2号、新8号、绿宝石和杂交37。加上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梨精47、黄金梨、西子绿和新8号可在遵义地区适量发展。
关键词:
砂梨 引进品种 生物学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燕 于振文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的蛋白质、谷蛋白大聚合体(GMP)、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等蛋白质品质指标的差异,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供试的9个小麦品种分为3组:高GMP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组;低GMP含量、低面团稳定时间组;中GMP含量、中面团稳定时间组。研究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合成与分解过程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与蛋白质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GMP含量、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之间无显著相关性,GMP含量与诸品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GMP含量更能代表加工品质的优劣;灌浆前中期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对可溶性蛋白(SB)含量有显著影响,灌浆...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品质 相关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保国 李月梅 张强 李登科 杜学梅
【目的】分析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品质性状指标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探讨影响其果实制干品质的关键指标,构建其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制干综合品质性状优良的红枣品种,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中阳木枣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中阳木枣品种群19个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鲜枣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汁液、抗裂性、制干率、核质量及干枣单果质量、可食率、含糖量、含酸量、糖酸比、色泽、饱满度和果肉质地共14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其果实制干品质的关键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关键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评价理论建立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制干品质评价体系,计算各品种果实制干品质综合得分,并进行优良度排序,筛选出该品种群中适宜制干的优良品种;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品质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1.32%~39.44%,其中干枣糖酸比、鲜枣核质量、干枣含酸量、干枣单果质量、鲜枣单果质量和鲜枣抗裂性6项指标差异较大,而干枣可食率、干枣含糖量和干枣色泽3项指标差异较小;利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从14项品质指标中筛选出干枣单果质量、干枣饱满度、鲜枣抗裂性、干枣含糖量、干枣糖酸比和干枣果肉质地6项指标作为该品种群果实制干品质的关键评价指标。综合考虑6项评价指标对该品种群果实品质的影响程度,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优化出6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30.20%,15.10%,32.04%,9.37%,4.68%和8.61%。根据合成合理-满意度公式计算出各个品种的综合评价值,可知不同品种果实制干综合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临黄1号、晋园红、长条枣、陕北长枣、佳县长枣和方木枣得分较高,综合品质较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相近,其拟合系数接近于0.80,说明此综合评价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评价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制干综合品质。【结论】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制干品质可用干枣单果质量、干枣饱满度、鲜枣抗裂性、干枣含糖量、干枣糖酸比和干枣果肉质地6项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临黄1号、晋园红、长条枣、陕北长枣、佳县长枣和方木枣制干综合品质表现较优,而帅枣系品种适宜做蜜枣品种栽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贵霞 宋希云 尤明山 刘广田
利用6个T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5个恢复系配制30个T质杂种和30个相应的A质杂种,另外选用4个K型不育系与2个K型恢复系配置8个K质杂种和8个相应的A质杂种,研究杂种F1和杂种F2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T质、K质及A质杂种F1和F2的籽粒胚乳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均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变异范围大,多数组合呈正向优势且具有较高的超亲优势,与前人的结论不一致,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杂种小麦的籽粒胚乳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是可能的。T质、K质及A质杂种F1和F2籽粒胚乳的Zeleny沉淀值的杂种优势以负向为主,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杂种小麦的籽粒胚乳Zeleny沉淀值,提高小...
关键词:
杂种小麦 胚乳品质性状 杂种优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董章辉 赵国忠 马峙英 王虎 眭书祥 李增书 张艳丽 朱青竹
为研究当前主推早熟棉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选育优质棉花品种提供亲本来源。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验田和辛集市马兰农场棉花天然病圃内,对来自我国不同研究单位的103份主要早熟抗虫棉花品种(系),进行8个农艺性状指标,5项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系)生育期较早,株高适中,节位较低,体现了早熟棉的典型特性。霜前籽棉、霜前皮棉、籽棉总产和皮棉总产变异系数分别为30.15%,32.35%,24.28%,29.11%,遗传变异较大,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果枝数与单株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烂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枝节位与果枝数、单株铃数和烂铃数都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早熟棉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国鲜 孙建丽 蒋海玉 杨春梅 吴丽芳 单芹丽 余蓉培 阮继伟
【目的】对6个日中性草莓品种开展主要经济性状测定与分析,为育种亲本选配和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性状信息。【方法】2个自育品种(‘秋怡’和‘秋香’)穴盘苗和4个美国品种(‘Monterey’,‘Portola’,‘Albion’和‘San Andreas’)裸根苗于2015年10月7日定植,深沟高畦双行定值,植株通过滴灌获得全营养肥。植株于次年3月初开始开花,鲜果从5月初开始采收至12月中旬止。期间对各品种夏季花量(单株花序数、单花序花朵数和单株花朵数)、果实产量(果实总产量,商品果产量,小果产量,畸形果产量及果数)、果实硬度、果实表面颜色和果实糖酸含量等经济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各主要经济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基因型是造成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 2个自育品种商品果产量达到美国品种的产量水平,可溶性糖含量高,有机酸含量低,但果实硬度低,适宜作为鲜食品种育种亲本和鲜食栽培; 4个美国品种普遍有机酸含量和果实硬度高,适宜作为加工品种育种亲本和加工用栽培。【结论】该研究为育种者育种亲本选配和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性状信息。
关键词:
草莓 日中性 产量 品质 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师 刘祖昕 樊帆 韩立朴 谢光辉
本研究对国内9份和国外15份甜高粱自交系品种的45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在新疆干旱区的表现进行遗传参数分析。目的是了解甜高粱种质资源在新疆干旱区的表现,为新疆干旱区甜高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主要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31 9,明显高于分级性状的0.779 6。其中,茎秆产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817 2,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46 9。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变异潜力较大。其中,叶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50.3%,播种-出苗期变异系数最小为5.7%,总体平均为23.9%。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农艺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施启顺 王忠华 黄生强 柳小春
为研究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关系 ,测定了杜洛克、长白、大白、杜×长大、大×长大、长×大、大×长共 7个品种 (杂交组合 )基因组 DNA的 RAPD参数及其主要经济性状实测值和杂优率 .结果表明 :亲本间 RAPD分子标记遗传距离 (PD)与血浆蛋白 (酶 )位点估测猪的亲本间遗传距离 (GD)和基因杂合度均呈高度正相关 ,且 PD值与料肉比、屠宰率的杂优率呈正相关 ,与眼肌面积、瘦肉率的杂优率呈负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梅拥军 张改生 叶子弘 郭伟锋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9个海岛棉亲本及其20个F1组合(5×4)2个皮棉产量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的3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零式果枝与长果枝品种间杂交的F1和F2代5个纤维性状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具有负向群体超高亲优势。F1和F2纤维强度具有正向群体平均优势,细度具有负向群体平均优势,但优势都较低;皮棉总产量的群体平均优势F1达到42.1%,F2达21.0%。一般来说,F1和F2代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较弱,但存在着F1品质性状具有优势,F2优势衰退很慢的组合;F1和F2均存在着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具有超高亲优势的组合。对海岛棉霜前皮棉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华
应用方差和协方差分析方法对1989年南方区试中籼迟熟组的8个品种的1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着粒密度、有效穗和千粒重的遗传基础较丰富,抽穗日数和小区产量的遗传差异则较小;千粒重、着粒密度、穗长和抽穗日数的广义遗传率较高,日产量和小区产量则较低,结实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率最低;产量与着粒数的相关较微弱,与有效穗,着粒密度等性状的遗传相关显著,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环境相关值较大,有效穗、着粒数和千粒重三个产量构成因素两两之间的三种相关值均为负值,其遗传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标准;同一遗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中,穗粒数和有效穗与产量的关系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先敏 梁效贵 赵雪 高震 吴巩 申思 林珊 周丽丽 周顺利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探索不同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为进一步认识品种更替对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及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基础。【方法】搜集整理1992—2017年共计770个品次的国家审定玉米品种信息,对其中占比73.64%的普通玉米品种的千粒重、容重以及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随年份更替,容重、千粒重和粗淀粉的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趋势,年均升高量分别为1.87 g·L-1、0.91 g和0.19%;粗脂肪含量每年以0.03%呈极显著下降趋势;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年平均值则基本保持稳定,多年平均值分别为9.88%和0.30%。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容重和千粒重均与粗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二者均与粗脂肪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粗蛋白和赖氨酸均与粗淀粉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以每1 000粒籽粒为单位计算各物质积累量发现,随年份更替,单位千粒籽粒中的粗淀粉仍表现为极显著升高,但与物质含量趋势不同的是,单位千粒的粗蛋白和赖氨酸的积累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趋势,粗淀粉、粗蛋白和赖氨酸年均升高量分别为1.159、0.092和0.001 g;粗脂肪积累量仍随年份更替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品种更替过程中,千粒重和容重等产量性状是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相对较快的性状,而千粒重和容重的升高主要依赖于粗淀粉含量的迅速提升;粗淀粉含量较为快速的提高可能对粗蛋白、赖氨酸和粗脂肪含量造成了"碳稀释效应",而千粒重的改良导致了其积累量与浓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同时,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品质性状造成的可能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