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292)
- 2022(2028)
- 2021(2017)
- 2020(1878)
- 2019(4359)
- 2018(4594)
- 2017(9599)
- 2016(5423)
- 2015(6309)
- 2014(6498)
- 2013(6765)
- 2012(6670)
- 2011(6099)
- 2010(6482)
- 2009(6329)
- 2008(6267)
- 2007(6024)
- 2006(5601)
- 2005(5157)
- 2004(4672)
- 学科
- 济(20700)
- 经济(20676)
- 管理(12366)
- 业(12349)
- 方法(9240)
- 中国(9059)
- 数学(8609)
- 数学方法(8557)
- 企(7909)
- 企业(7909)
- 农(7598)
- 制(6914)
- 贸(5694)
- 贸易(5688)
- 银(5610)
- 易(5608)
- 银行(5601)
- 财(5484)
- 行(5439)
- 学(5066)
- 农业(4581)
- 税(4434)
- 税收(4196)
- 融(4174)
- 金融(4174)
- 收(4166)
- 体(4057)
- 土地(3824)
- 度(3772)
- 制度(3764)
- 机构
- 大学(85959)
- 学院(85116)
- 济(35686)
- 经济(34856)
- 研究(30924)
- 管理(30460)
- 中国(25937)
- 理学(24603)
- 理学院(24336)
- 管理学(24008)
- 管理学院(23864)
- 京(20342)
- 财(19231)
- 科学(18582)
- 所(16877)
- 农(15891)
- 研究所(14957)
- 财经(14567)
- 北京(14168)
- 业大(14071)
- 江(13541)
- 中心(13144)
- 经(13061)
- 农业(12020)
- 院(11872)
- 经济学(10801)
- 财经大学(10711)
- 州(10637)
- 范(10302)
- 师范(10220)
- 基金
- 项目(47354)
- 科学(35046)
- 研究(34652)
- 基金(32427)
- 家(29144)
- 国家(28923)
- 科学基金(22443)
- 社会(19840)
- 社会科(18736)
- 社会科学(18730)
- 省(18038)
- 基金项目(17134)
- 教育(15770)
- 划(15633)
- 编号(14764)
- 自然(14343)
- 资助(14165)
- 自然科(13863)
- 自然科学(13857)
- 自然科学基金(13604)
- 成果(12400)
- 部(10810)
- 重点(10760)
- 课题(10710)
- 发(10257)
- 科研(9301)
- 性(8988)
- 计划(8834)
- 创(8743)
- 教育部(8729)
共检索到140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文棣
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发展果梅产业,建立果梅基地林,为了达到梅果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必须在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下,在山坡地建设果梅梯田,以及灌溉排水系统和防风林带网,并种植绿肥改土。果梅的栽培要实行集约经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果梅基地林的建设才能取得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益的效果。它是一种生态型经济林,它的建立可与我国丘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结合起来。
关键词:
果梅基地林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型经济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超 袁德义 邹锋
根据目前林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问题,探讨了发展油茶产业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以湖南省为例,分析当前油茶产业发展和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提出在南方丘陵区将发展油茶产业同退耕还林工程有机结合。针对丘陵地区的退耕还林地,简述了油茶的造林技术措施,指出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此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兼顾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岗栓 杜社妮 杨恒 李志熙
针对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果业地位下降和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果业是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该区果业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科技宣传与推广、建立果农协会、抓好果树区划、开展绿色果品生产、加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才能保证果树的优质丰产,确保农民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以推动退耕还林还草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英 杨改河 刘志超
【目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益可以由农田生态系统转变为林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量来体现。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可以为验证退耕还林还草效果、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特征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选取土壤保持、涵养水源、维持营养物质循环、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替代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研究了安塞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的时空变化,并对退耕后生态系统中各植被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安塞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东
为了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针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主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开展的实际 ,在两大流域分别选取一个典型的植被恢复困难的类型区 ,即长江上游的干热干旱河谷区、黄河上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利用适地适树理论、正交实验设计和建立半永久全封闭径流观测场的方法 ,对树种的选择、配置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 .最后提出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包括其类型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主要限制因子、基本技术思路、林草类型结构、植被恢复方式、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树种草种、经营管护方式等 .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虎陈霞 傅伯杰 陈利顶 连纲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而生态环境意识的缺乏则是形成这种局面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提高人们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成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六三 吴普特 赵西宁
为了评估黄土丘陵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选取研究区典型四县——米脂、清涧、子洲和吴堡,假设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粮食补贴全部以粮食实物兑现和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的坡耕地提供粮食生产为前提,运用修订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来对比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米脂县和子洲县粮食安全影响较明显,对清涧县和吴堡县影响甚微。不同退耕规模对不同人口密度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结果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粮食补偿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耕地压力指数 粮食安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赖元长 李贤伟 冯帅 王鹏 唐骄萍 赵安玖 赖家明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实施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以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示范县洪雅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研究区粮食平均产量和收购价格,分析了退耕还林前(1994—1999年)、后(1999—200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利用程度呈减弱趋势,土地利用处于衰退阶段;退耕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不明显;退耕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显著变化,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2.90×108元,可能是由于退耕还林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林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元杰 姚顺波 侯孟阳 张童越 鲁亚楠 龚直文 王怡菲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是表征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的重要指标,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所带来的影响,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子长县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进一步耦合InVEST模型和FLUS模型,并设置四种不同的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情景,预测子长县2037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和碳汇产生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1)子长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17年间共有31627.98 hm~2耕地退耕为林地和草地,境内的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的53.26%增长至2017年的64.20%;(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子长县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碳储量由2000年的39.19×10~6t增长至2017年42.34×10~6t,增加量集中在工程实施主要阶段(2000—2008年);(3)未来子长县若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会获得一定的碳汇经济价值。预计到2037年子长县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A、B、C、D四种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将分别达到:43.78×10~6t、44.10×106~t、44.32×10~6t和44.54×10~6t,并将由此获得碳汇经济价值净收益分别为1627.88万美元、1979.89万美元、2231.39万美元和2471.67万美元。耦合InVEST-FLUS模型,不但能利用InVEST模型简单快速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评估,而且还能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做出测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绩效管理 思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瓅 王立群
通过对我国实施退耕还林的辨证阐述,对工程的生态学和经济学动因进行了探索。在生态上,退耕还林主要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在经济学上,从农民、地方和国家的角度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的合理性。同时指出当前退耕还林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学 经济学 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粮食产量产生了什么影响一直争论不休,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其规模。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经验性结果显示:(1)退耕地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负面效果甚小;(2)若考虑到匹配荒山造林所带来的生态服务,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正向,但效果依然较小;(3)对东部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对中部粮食产量影响甚小,对西部地区没有什么影响。因此,认为应当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相应地调节区域结构,向西部地区倾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立安 钟方雷
随着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近些年施行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重大类似生态补偿的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即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农户的自身意愿出发,结合生态效益,建立了适合该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经分析,武都区被调查各乡镇的退耕还林绩效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玉皇乡退耕还林绩效综合得分为0.604,排序第一,而天池乡得分为-1.577,绩效较差,并据此提出了今后在该类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中亟须改善的问题。
关键词:
山区 退耕还林 绩效 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