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9)
2023(18113)
2022(15637)
2021(14589)
2020(12226)
2019(28117)
2018(27757)
2017(53942)
2016(28823)
2015(32269)
2014(32243)
2013(31769)
2012(29263)
2011(26462)
2010(26426)
2009(24134)
2008(23352)
2007(20129)
2006(17668)
2005(15327)
作者
(82372)
(68715)
(67941)
(64991)
(43583)
(32955)
(31101)
(26873)
(25903)
(24126)
(23262)
(23002)
(21693)
(21417)
(21255)
(20960)
(20474)
(20348)
(19677)
(19575)
(16749)
(16738)
(16535)
(15653)
(15362)
(15117)
(15071)
(14974)
(13795)
(13451)
学科
(118035)
经济(117906)
管理(80476)
(75382)
(61178)
企业(61178)
方法(54654)
数学(47741)
数学方法(47133)
中国(33530)
(30064)
(29066)
(28162)
贸易(28148)
(27310)
地方(26022)
业经(24534)
(24142)
(21142)
农业(19907)
理论(18861)
(18741)
金融(18737)
(18716)
银行(18668)
环境(18539)
(17961)
(17851)
(17790)
财务(17717)
机构
大学(413069)
学院(410721)
(168082)
经济(164521)
管理(161021)
理学(140370)
理学院(138733)
研究(137957)
管理学(136228)
管理学院(135471)
中国(101249)
(87024)
科学(84468)
(76559)
(67863)
(62471)
财经(62405)
研究所(62069)
中心(62007)
业大(59792)
(57404)
(56868)
(54917)
北京(54556)
师范(54418)
经济学(51533)
(51180)
农业(49225)
(47167)
经济学院(46855)
基金
项目(284473)
科学(224451)
基金(207811)
研究(206761)
(181387)
国家(179969)
科学基金(154781)
社会(131578)
社会科(124873)
社会科学(124843)
基金项目(110591)
(109455)
自然(100831)
自然科(98509)
自然科学(98483)
自然科学基金(96677)
教育(95176)
(93055)
资助(85181)
编号(83680)
成果(67176)
重点(63808)
(63238)
(60740)
(58616)
课题(57252)
创新(54820)
国家社会(54656)
科研(54546)
教育部(54366)
期刊
(175747)
经济(175747)
研究(120518)
中国(69341)
学报(63616)
科学(58651)
管理(57440)
(55392)
(55221)
大学(48548)
学学(45835)
教育(42550)
农业(38803)
(34807)
金融(34807)
技术(34407)
财经(29459)
经济研究(29173)
业经(28723)
问题(25677)
(25263)
(23423)
国际(20914)
(19779)
图书(19332)
理论(19270)
商业(19088)
科技(18883)
技术经济(18712)
现代(18275)
共检索到588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游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作为全新区域单元参与国际贸易,综合反映国家外贸水平;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又是城市群外贸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观察各城市群对外贸易空间效应。结合贸易引力模型建立空间权值矩阵,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检验,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呈现较好集聚和辐射效应,中西部内陆地区效应并不明显,并明确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布局应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游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作为全新区域单元参与国际贸易,综合反映国家外贸水平;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又是城市群外贸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观察各城市群对外贸易空间效应。结合贸易引力模型建立空间权值矩阵,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检验,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呈现较好集聚和辐射效应,中西部内陆地区效应并不明显,并明确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布局应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程皓  邱雪晨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平稳度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清晰的反映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内部各城市的国际贸易平稳度状况。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中沿海城市群比内陆城市群国际贸易平稳度更低,进出口平衡性更好;中国十大城市群进出口贸易不平稳性皆来自于城市群国际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造成的外汇顺差;多核型城市群比单核型城市群国际贸易平稳度更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鹏  朱玉鑫  
近年来,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城市群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之间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呈现出东部城市群先进、中西部城市群落后的格局,并给出缩小非均衡性差异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柏松  刘建颖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美国为3.85万亿美元,中国首次超过美国并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对外贸易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货物进出口额从1950年的不足12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4.16万亿美元,成为一百多年来跻身世界贸易大国行列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论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将重点论述"十大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柏松  刘建颖  
四、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关系(一)中国与金砖成员国2013年金砖五国经济增速集体放缓,受此影响,2013年中国与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双边贸易额合计3101.1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中国出口合计1510.6亿美元,同比增长7.5%;进口合计1590.5亿美元,同比下降0.5%(见图9)。(二)中国与东盟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双方经贸往来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丙志  石良平  
从世界城市视角来看,国际贸易中心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是全球商贸流通网络化的中心节点,具体表现为技术、功能与制度等三个层面的"节点"特征。这些国际贸易中心基本同时都是"信息港"、"服务港"、甚至"自由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玉琴  
鸦片战争后 ,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重心 ,进而发展为中国乃至远东的经济、贸易中心。上海这一地位的形成既缘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同时又与其相对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密切相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海波  
FDI影响我国国际贸易有两种途径:第一,外资企业直接参与国际贸易,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第二,通过溢出效应等途径对包括内资企业在内的整体国际贸易产生作用。本文沿着这两种路径,首先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就各区域内FDI对当地进出口的整体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贸易平衡等角度对今后我国利用外资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浩  
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正式破题。围绕着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货物贸易问题,上海与世界成熟的国家贸易中心城市之间存在哪些差距,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正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动因。本文以与上海最相似的腹地型国际贸易中心代表——东京为例,分析其货物贸易特点,通过与上海的对比分析,明确了国际货物贸易发展视角下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幽  
本文利用熵权法、Theil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在逐渐提升,但是在区域间及区域内还存在差异性,其中区域内差异性是影响整个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知,科技教育是首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从加强技术创新,转变对外贸易格局;加强中心城市引领,提升对外贸易韧性两大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秀申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特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总体是有利上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国际分工深化,新一轮国际间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增多,遭遇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是我们面临严峻的考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凌  
本文以国际贸易动态利益的一般分析为依据,指出了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选择问题加以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玉翠  
文章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也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区域,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出现一定的波动,各地区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方式、对外贸易结构等差异也非常明显。文章还定量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水平、教育水平、外商投资等,其中外商投资对外贸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区位因素是对外贸易的基本影响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庭辉  
建设上海自贸区,主要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在制度环境上进一步改善上海的商贸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交易主体在上海集聚,活跃市场交易,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增强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促进上海各类要素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使上海对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步增强,进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