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4)
2023(8857)
2022(7801)
2021(7150)
2020(6347)
2019(14822)
2018(14731)
2017(29482)
2016(16144)
2015(18444)
2014(18479)
2013(18758)
2012(17740)
2011(16390)
2010(16726)
2009(15905)
2008(15924)
2007(14568)
2006(12990)
2005(11664)
作者
(51051)
(42562)
(42381)
(40628)
(26511)
(20459)
(19660)
(16688)
(15744)
(15082)
(14386)
(14322)
(13417)
(13401)
(13340)
(13312)
(13126)
(12564)
(12295)
(12236)
(10674)
(10512)
(10318)
(9623)
(9480)
(9431)
(9418)
(9351)
(8706)
(8481)
学科
(70244)
经济(70181)
管理(44358)
(41552)
方法(34408)
(31372)
企业(31372)
数学(31135)
数学方法(30884)
(19835)
中国(19477)
(17096)
(15355)
(15014)
(13774)
贸易(13768)
地方(13499)
业经(13359)
(13357)
农业(12853)
环境(11654)
(11469)
银行(11427)
(11373)
(10941)
(10101)
金融(10099)
(9951)
财务(9930)
财务管理(9899)
机构
大学(249607)
学院(247012)
(102434)
经济(100044)
管理(93030)
研究(84690)
理学(79807)
理学院(78798)
管理学(77448)
管理学院(76980)
中国(64019)
(54180)
科学(54076)
(47720)
(45973)
(44745)
研究所(40740)
业大(39272)
中心(38881)
财经(38303)
(37695)
农业(36857)
(34588)
北京(34171)
(33156)
师范(32837)
经济学(31923)
(29883)
(29818)
经济学院(29182)
基金
项目(160566)
科学(125019)
基金(116214)
研究(113798)
(102250)
国家(101485)
科学基金(85350)
社会(71726)
社会科(68074)
社会科学(68045)
(62840)
基金项目(62752)
自然(55930)
自然科(54464)
自然科学(54444)
(53506)
自然科学基金(53490)
教育(52171)
资助(47552)
编号(46815)
成果(38064)
重点(36413)
(36113)
(35029)
(32577)
课题(31776)
科研(31174)
创新(30637)
计划(30191)
教育部(30113)
期刊
(112193)
经济(112193)
研究(70268)
中国(47000)
学报(41659)
(39808)
科学(37321)
(35392)
管理(30574)
大学(29750)
学学(27815)
农业(27053)
教育(21676)
(21044)
金融(21044)
技术(19477)
财经(18861)
业经(18244)
经济研究(17871)
(16198)
问题(16190)
(14492)
图书(14152)
资源(14109)
(13011)
技术经济(12826)
理论(12676)
统计(12410)
商业(12086)
实践(11475)
共检索到361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克  邹佳男  胡佳城  王亦冬  
目的:开展我国省域医疗资源利用的效率评价、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分析,探寻区域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协同提升策略。方法: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评价2010—2020年我国各省份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解析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新医改政策实施后,我国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水平逐年改善,但仍存在较大“效率缺口”;总体区域基尼系数较大,存在“增长不平等”问题,空间分异主要来源为超变密度;人口规模、城镇化、易感人群、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区域尺度具有不同的主导驱动因素。结论:各地应继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注重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识“源”分“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晨  曾坚  沈中健  
基于2013—2017年福建省各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其区域环境效率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面板回归分析讨论了其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福建省区域生态全要素效率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但是内部发展质量不高,区域全局性规模无效和技术供给不足是主要限制因素;(2)环境效率在市级尺度上出现显著的空间分异,且各市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3)经济集聚和扩大科研投入可显著提高区域环境效率,而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开放程度对区域环境效率产生负向影响。最后提出梯度集聚、优化规模,差异发展、适度均衡,转型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杰  耿献辉  
农业资源效率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避免农业自然资源受损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运用SFA模型对中国2007—2018年的农业资源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结合核密度函数方法分析农业资源效率的时空分布状态,最后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资源效率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农药的过度使用外,劳动力、资本、水资源、土地资源、化肥等资源的投入都会带来农业资源效率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资源效率虽然基准水平较高,但是仍未达到效率前沿面,且在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资源效率存在空间上的相关性,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在影响因素之中,地区的经济、城镇化、交通、教育、财政支农等因素的水平越高,则越能提高农业资源效率水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杰  耿献辉  
农业资源效率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避免农业自然资源受损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运用SFA模型对中国2007—2018年的农业资源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结合核密度函数方法分析农业资源效率的时空分布状态,最后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资源效率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农药的过度使用外,劳动力、资本、水资源、土地资源、化肥等资源的投入都会带来农业资源效率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资源效率虽然基准水平较高,但是仍未达到效率前沿面,且在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资源效率存在空间上的相关性,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在影响因素之中,地区的经济、城镇化、交通、教育、财政支农等因素的水平越高,则越能提高农业资源效率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宝娟   张立华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化(IE)评价指标体系,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05—2019年IE水平进行测度。用核密度函数分析2005—2019年我国IE分布位置、分布形态、分布延展性,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IE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及差异贡献和来源等,用分位数回归探究IE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指标得分与动态排名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平稳提升,呈现东中西递减的空间梯度分异特征,但省际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产业生态化水平绝对差异呈现扩大和两极分化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产业生态化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宝娟   张立华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化(IE)评价指标体系,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05—2019年IE水平进行测度。用核密度函数分析2005—2019年我国IE分布位置、分布形态、分布延展性,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IE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及差异贡献和来源等,用分位数回归探究IE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指标得分与动态排名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平稳提升,呈现东中西递减的空间梯度分异特征,但省际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产业生态化水平绝对差异呈现扩大和两极分化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产业生态化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腾   贾彬彬   喻惠娟   潘向云  
文章从两阶段视角和动态关联性出发,打开生态福利系统内部结构的“黑箱”,同时将跨期连接因素纳入生态福利绩效的测算框架之中,通过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动态网络SBM模型对2012—2021年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理探测器从内源与外源两个层面对影响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展开探究。结果表明:(1)2012—2021年,生态福利整体绩效均值为0.508,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区域之间呈现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2)经济福利效率明显高于生态经济效率,说明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中国生态福利绩效不高的主要原因。(3)驱动因素中,人均能源消耗量和对外开放程度分别为内源性与外源性驱动因素的主导因子,且内源性与外源性驱动因素的双因子交互作用皆以非线性增强为主,以双因子增强为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孔凡文  李鲁波  
基于2007~2016年我国省域建筑业碳排放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10年来省域建筑业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并对省域建筑业碳排放量空间分异特征以及驱动因素变化规律进行模拟和估计。结果显示:建筑业碳排放东西方向上的空间分异程度大于南北方向,且总体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趋势;省域建筑业碳排放由单一因素为主导向多因素共同作用转化,且驱动因素存在区域异质性。以期为制定差别化的建筑业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俊利   冯文佳   王岩   高润国   蔡伟芹   井淇   高倩倩   付晓光   翟铁民   马安宁  
目的:分析医疗资源供给和医疗服务利用的协调发展状况。方法: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医疗资源供给与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基于耦合机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ArcGis 10.5软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医疗资源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没有严重失调的省份,大部分省份处于勉强协调或者中度协调,3个省份处于良好协调;Moran’s I指数为0.261。结论:医疗资源供给与医疗服务利用不匹配现象明显,耦合协调存在地区差异,而且医疗资源利用能力趋向于人口和经济发达省份倾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强   祝宏辉  
为了解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文章构建超效率EBM模型测算200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马尔可夫链探究其空间差异和动态演进规律,用地理探测器考察其时空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呈现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均衡现象最为突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差异最大,但从年均增长率来看,差异贡献率增长最快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并随时间推移加剧,各省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也不太可能实现跨越式提升;耕地、科技进步是影响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邓峰  高建民  
目的:回顾分析我国医疗资源近10年来相关情况,以期对新医改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实际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0年来,我国注册的医疗机构数量(不含村卫生室)变化不大,但医院增加较快,特别是二级及以上医院;同时,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增加较快,看病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结论: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既需要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减少或控制居民患病率较快增加态势,又需要调整医疗资源结构,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充分挖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潜力,形成合力,更有助于新医改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谢巍  姜楠  陈丽新  
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制约因素,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用水效率。根据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年到2006年的相关数据,选择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以及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等作为输入指标,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输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规模冗余率,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技术冗余率,进而计算出用水相对效率,并对用水相对效率在时空上的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模型研究了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雷文韬  黄明华  谢宏坤  
[目的]乡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175个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样本,借助Google Earth与ArcGIS10.2,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5种地理研究模型,分析湘西州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聚落景观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等4个层面,构建包括18个指标在内的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对湘西州175个典型乡村聚落景观质量展开评价。[结果]湘西州175个乡村聚落景观总体呈集聚分布,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农村常住人口和总产值与乡村聚落景观个数之间的地理联系率分别为81.6和80.5,乡村聚落景观的分布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存在较紧密关联。质量评价发现,聚落质量评价分值为7.01,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通过对乡村聚落景观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聚落景观的分布与人口、经济、交通密切相关。[结论]湘西州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异呈现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高、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低,以及中西部集聚的特点,应稳固现有乡村聚落景观建设成效,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代农业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俊甫   房阿曼   吴克宁   赵华甫   陈伟强   刘浩男  
[目的]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明显。理清河南省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河南省防治耕地“非粮化”,优化耕地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河南省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格局进行研究,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探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2015年、2020年河南省耕地“非粮化”率平均值分别为32.12%、29.15%和32.21%,耕地“非粮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变动幅度。2015年至2020年耕地“非粮化”上升率增加了3.06%,且目前处于中度“非粮化”。(2)在空间上形成了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三门峡市)、中部(郑州市、开封市、许昌市)等地区“非粮化”率高,北部(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濮阳市、焦作市)、东部(周口市、商丘市)等地区较低的空间分异格局,且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3)河南省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异格局是由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高程、人均消费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和坡度对于该格局变化具有较强的影响。[结论]研究期内,河南省耕地“非粮化”在经济、自然资源条件等各种因素的驱动下,呈现出上升趋势,并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基于河南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为政府精准制定防治耕地“非粮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大志  周鹃  
当前,我国医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激增,且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很多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来临,对现阶段的医疗体制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全面医疗保险的逐步实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减轻医疗负担尚无法定论。国内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更多偏重政策宣传和定性描述,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量化分析,以期获得启示,并为进一步深化研究作好铺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