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6)
- 2023(7609)
- 2022(6563)
- 2021(6121)
- 2020(5206)
- 2019(11783)
- 2018(12082)
- 2017(23383)
- 2016(12549)
- 2015(14324)
- 2014(14776)
- 2013(14595)
- 2012(13792)
- 2011(12442)
- 2010(12754)
- 2009(11720)
- 2008(11906)
- 2007(10949)
- 2006(9786)
- 2005(9099)
- 学科
- 济(48315)
- 经济(48260)
- 管理(38379)
- 业(37876)
- 企(30492)
- 企业(30492)
- 方法(22424)
- 贸(21005)
- 贸易(20995)
- 易(20459)
- 数学(19063)
- 数学方法(18904)
- 中国(15708)
- 技术(14469)
- 财(14463)
- 制(13926)
- 农(13625)
- 银(12326)
- 银行(12311)
- 行(11845)
- 业经(10294)
- 融(10284)
- 金融(10283)
- 学(9567)
- 务(9099)
- 财务(9076)
- 财务管理(9044)
- 体(8809)
- 理论(8777)
- 出(8627)
- 机构
- 学院(187373)
- 大学(185444)
- 济(79423)
- 经济(77642)
- 管理(66473)
- 研究(62296)
- 理学(55715)
- 理学院(55109)
- 管理学(54238)
- 管理学院(53883)
- 中国(49416)
- 财(40046)
- 京(39255)
- 科学(36076)
- 所(32440)
- 财经(31326)
- 江(29658)
- 农(29001)
- 研究所(28705)
- 经(28325)
- 中心(28198)
- 北京(25272)
- 业大(25243)
- 经济学(25001)
- 州(24072)
- 范(23498)
- 师范(23252)
- 财经大学(23145)
- 农业(22911)
- 经济学院(22894)
- 基金
- 项目(111962)
- 科学(85889)
- 研究(84653)
- 基金(78859)
- 家(68470)
- 国家(67918)
- 科学基金(56263)
- 社会(51975)
- 社会科(49346)
- 社会科学(49335)
- 省(43710)
- 基金项目(41116)
- 教育(39613)
- 划(36478)
- 编号(35482)
- 自然(34659)
- 自然科(33827)
- 自然科学(33815)
- 自然科学基金(33215)
- 资助(33038)
- 成果(29718)
- 部(25653)
- 重点(25425)
- 课题(24867)
- 发(24297)
- 性(24047)
- 创(23977)
- 创新(22545)
- 教育部(21906)
- 项目编号(21567)
共检索到293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鹏
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经济主体、管理主体是我国区际贸易技术性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产品市场准入机制的统一、市场质量监管的统一、技术服务网络的统一是克服区际贸易技术性壁垒,加速区域市场一体化,进而达到全国市场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区域筹发展 区际贸易 技术性壁垒 管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波
传统研究将政府干预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成因,但是这不能解释国家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存在的明显差距。本文用博弈论和经验检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对称导致国家间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数量的差距,指出政府干预仅仅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重要步骤和外在因素,技术水平差异才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内在原因。发达国家由于具备在技术和贸易两方面的优势,更倾向于主动采取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战略,而发展中国家目前被迫采取亦步亦趋的跟从策略。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成因 博弈 技术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杰
本文运用市场失灵论、技术差距论、利益集团论、博弈论等理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动因进行了多视角的系统分析,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是由主观与客观、经济与政治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制衡的结果,揭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和长期性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TBT 负外部性 形成动因 贸易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金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WTO成员国已不能通过限制数量和高关税为国内产品提供保护。以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贸易措施正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品的最普遍、最难以对付的贸易壁垒。因此,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突破技术壁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标准 技术法规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树
加入WTO后我国出口受国外技术壁垒 (TBT)的限制更加严重。若单从国家层面来看 ,无疑日本已成为我国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主要国家。我们必须正视和全面了解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以积极的态度 ,采取适宜的策略 ,突破日本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关键词:
日本 技术壁垒 经济“绿化”战略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剑平
本文阐述了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四个结构性特点,即:产品、市场、贸易和标准特点;分析了这些结构性特点的基本成因;提出在适应这种结构性特点的基本框架下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战略性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硕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出口贸易一直受到国际技术贸易壁垒限制,发达国家企图利用这一极具隐蔽性的非关税壁垒来控制我国商品对其出口的数量。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为应对本国经济衰退,减少经济危机冲击,采用更多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遏制我国的出口贸易。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和出口贸易产生冲击,造成巨大损失。当前,一定要认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及时找出应对措施,提高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新态势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江 龚丽
文章在分析引起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指标体系,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各预警指标的重要程度作了一一评价,解决了因预警指标对判断农产品出口预警的重要程度难以定量而无法得知孰轻孰重的问题,也对如何合理运用预警指标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杭争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的贸易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会形成负面的影响,如何冲破技术壁垒并利用合理的技术壁垒保护我国国内市场和经济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使用频繁,其有别于传统贸易壁垒之处在于同时具有贸易限制和贸易促进效应。由于性质复杂和数据难以获得,技术性贸易壁垒被认为是"可以想象到的最难量化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之一"。本文计算了我国1998~2006年对HS2位数产品进行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监管的频数比率,并基于双边贸易数据和重力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进口监管政策的贸易效应。总体检验发现,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关税是调控我国进口贸易流量的有效手段。基于行业的分组检验发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行业具有显著的贸易抑制作用,但是,对工业制成品行业反而具有贸易促进作用,而其他传统贸易壁垒并未表现出这种贸易效应的行业差异。最后,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旭红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各成员方在贸易中将受到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才能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保护民族工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方壮志 周勇
中国是蔬菜产出大国,据农业部统计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07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7%。截止至今日,我国蔬菜出口目的地广泛,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是我国蔬菜的主要出口地区。据统计,2013年我国出口的蔬菜中,出口到亚洲地区的占比为73.19%、美洲13.8%、欧洲11.74%。我国的蔬菜出口的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本文利用WTO各成员国向WTO通报的TBT和SPS数量,对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WTO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绩效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发达经济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但对其产品出口到中国有利;而中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对我国出口有利,还对中国从发达经济体的进口有利。这表明中国存在"负技术性贸易壁垒"现象,因此,我国应构建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分析系统,加强标准的国际协调与互认机制,大力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步伐,并充分发挥行业与企业的作用。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进出口 贸易自由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玉春 种胜兵
本文主要从进口国的角度分别在小国假设和大国假设下对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同经济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了分析。本文指出,以产业保护为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降低一国的福利水平,而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技术标准选择适度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在进口商品含有对国内生产不利的有害因素时,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要优于禁止贸易的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基于维护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等正当理由,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可以合理地存在,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运用。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这种政策工具的运用存在很大差异,本文试就这种“南北”差异的表现、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南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