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6)
- 2023(7584)
- 2022(6590)
- 2021(6045)
- 2020(5252)
- 2019(11787)
- 2018(12069)
- 2017(24617)
- 2016(12963)
- 2015(14753)
- 2014(14848)
- 2013(14898)
- 2012(13897)
- 2011(12714)
- 2010(12885)
- 2009(12467)
- 2008(12370)
- 2007(11584)
- 2006(10666)
- 2005(9770)
- 学科
- 济(57841)
- 经济(57673)
- 管理(42706)
- 业(41064)
- 企(34541)
- 企业(34541)
- 方法(23206)
- 数学(18313)
- 数学方法(18193)
- 中国(17930)
- 制(17896)
- 农(17066)
- 财(16785)
- 业经(16417)
- 体(11939)
- 产业(11162)
- 贸(10981)
- 贸易(10975)
- 银(10968)
- 银行(10954)
- 易(10740)
- 和(10547)
- 行(10510)
- 地方(10483)
- 农业(10461)
- 体制(10150)
- 技术(9983)
- 理论(9617)
- 融(9184)
- 金融(9178)
- 机构
- 大学(197501)
- 学院(196349)
- 济(88282)
- 经济(86549)
- 管理(77660)
- 理学(66223)
- 理学院(65594)
- 管理学(64801)
- 管理学院(64429)
- 研究(63369)
- 中国(49142)
- 财(45614)
- 京(40954)
- 财经(35246)
- 科学(33501)
- 经(31661)
- 所(30540)
- 江(29896)
- 中心(28717)
- 经济学(27996)
- 研究所(26729)
- 北京(26273)
- 财经大学(26045)
- 经济学院(25240)
- 农(24659)
- 范(24331)
- 师范(24172)
- 州(23574)
- 业大(23368)
- 院(22269)
- 基金
- 项目(120561)
- 科学(97095)
- 研究(93946)
- 基金(88890)
- 家(74453)
- 国家(73858)
- 科学基金(64523)
- 社会(64374)
- 社会科(60135)
- 社会科学(60119)
- 基金项目(46888)
- 省(46416)
- 教育(42515)
- 编号(38663)
- 划(38296)
- 自然(37729)
- 自然科(36804)
- 自然科学(36798)
- 自然科学基金(36180)
- 资助(35442)
- 成果(33023)
- 制(29292)
- 部(28295)
- 发(26555)
- 重点(26513)
- 国家社会(26415)
- 课题(26250)
- 创(25653)
- 教育部(25202)
- 人文(24945)
共检索到303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炳林
产业转移的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在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当中。各行动者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及其在社会网络中所处位置的变化,都将对企业的迁移行为产生影响力。围绕力的一般作用过程及其特征,从社会网络影响力的产生、传导及反馈的过程来解析社会网络机制。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社会网络 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梅林 张杰 杨先花
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下,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涵、动力机制等既有研究,从考虑运输成本的"推-拉"模型与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效应的市场动力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下强弱势政府间竞争博弈机制两个维度,剖析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在机理。从创新顶层设计、发挥比较优势、降低交易成本3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的政策保障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炳林
政府是推动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之一,其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引导和激励企业将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进一步转化为现实行为,形成产业转移的推动力量。围绕作用力的一般作用过程及其特征,从政府作用力的来源、表现及发生机理来解析政府作用机制。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政府作用 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炳林
从作用模式出发,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市场驱动机制、政府作用机制和自我维持机制。市场驱动机制是推动产业转移最根本的力量,政府作用机制引导企业将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进一步转化为现实行为,自我维持机制是形成产业转移行为自我强化和路径依赖现象的原因。三者之间互相联系,通过作用于企业这一主体而彼此连接、相互耦合。现实中由于动力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出现产业转移粘性、行政区划内转移、政策目标偏差等耦合误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动力机制 耦合误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秉镰 胡玉莹
文章尝试运用波士顿矩阵和区位商方法识别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需要进行产业转移的具体行业,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该识别方法具有有效性,且目前我国的区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全国范围内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即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正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价值链高端的产业仍向东部集中。与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更适合作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
关键词:
区际产业转移 区位商 波士顿矩阵 价值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子翔
产业的区际转移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和行政边界的刚性约束,造成了地方政府间的税收争夺,阻碍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影响了价值链的有序延伸,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基于财税体制改革的视角,通过对横向分税制的探索,试图构建产业区际转移利益协调机制,以期能够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现行体制机制的障碍,以经济的内在联系为基石,化解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利益冲突,理顺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区域合理分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嵩 张旭
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莉 雷宏振
本文在网络经济深化发展背景下,针对实践中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产业转移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热点并理论研究仍以地理空间产业转移为主的现状,利用逻辑演绎分析方法构建出相应理论模型对基于网络虚拟空间实施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可以提升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业环节或发展方式向虚拟空间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制定规则的主导力量是互联网平台企业。基于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的使用方式、内容侧重和主体间关系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由此提出推动产业转移虚拟化优化发展的建议:科学制定产业转移虚拟化的战略发展方案、打造优秀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和营造积极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网络虚拟空间 虚拟化 地理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满凤 高梦桃
基于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区际产业转移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是短期内抑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区域的结果说明,区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暂不显著,区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此外,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产生显著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关于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用俊
在全球生产体系下,我国区际间的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商务成本的地区差异又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的区域流动,从而会影响到产业转移的实现。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要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应该积极的降低交易成本,加大人才和外商直接投资引进的力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爽 樊秀峰
污染产业的有序转移关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环境压力的缓解。笔者将双边环境规制纳入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治污绩效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转入,而治污投资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相反;污染产业转出地的正式环境规制和污染产业承接地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的影响显著;需求因素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不容忽视,双边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相近的地理位置显著地增加了污染品区际贸易,决定了污染产业转移的粘性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爽 樊秀峰
污染产业的有序转移关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环境压力的缓解。笔者将双边环境规制纳入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治污绩效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转入,而治污投资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相反;污染产业转出地的正式环境规制和污染产业承接地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的影响显著;需求因素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不容忽视,双边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相近的地理位置显著地增加了污染品区际贸易,决定了污染产业转移的粘性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斌 张朝宾 吴洁 施琴芬 刘思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其获得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其所处的特定组织网络中不断通过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获取知识,而这一网络结构必然会对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从此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阐释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积极影响,接着分析其负面影响,然后提出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模型,最后针对如何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结构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网络结构 知识转移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雷 张婷 曹贤忠 宓泽锋 曾刚
强化高校对企业创新的支撑是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于2001—2021年高校—企业专利转让数据,系统分析中国校企技术转移网络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校企技术转移网络由随机松散分布转向“核心—边缘”结构,高校技术主要由综合类和理工类“985/211”高校转向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热门专利长期聚焦于电力机械、医学技术、测试测量等企业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域。(2)市内校企技术转移主要发生于高校资源密集的省会和直辖市;市际校企技术转移呈现“北出南进”特点,并从等级扩散转向等级扩散与传染扩散并存;跨区域校企技术转移网络由京津和长三角“双核”结构转为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为核心的“菱形”结构。(3)校企技术转移网络演化是多种因素通过高校技术转移政策利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供需空间相对错位、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综合作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辉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知识能够在网络内部进行高效的转移和开发。本文主要在对跨国公司网络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机制与模式,并分析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不同角色。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网络 子公司 知识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