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7)
- 2023(8268)
- 2022(7295)
- 2021(6631)
- 2020(5986)
- 2019(13827)
- 2018(13807)
- 2017(27666)
- 2016(15367)
- 2015(17734)
- 2014(18066)
- 2013(18240)
- 2012(17540)
- 2011(16171)
- 2010(16293)
- 2009(15717)
- 2008(15753)
- 2007(14517)
- 2006(12864)
- 2005(11794)
- 学科
- 济(69558)
- 经济(69491)
- 管理(39854)
- 业(37929)
- 方法(32143)
- 数学(28972)
- 数学方法(28729)
- 企(28470)
- 企业(28470)
- 中国(19581)
- 农(19076)
- 财(16368)
- 地方(15986)
- 学(15507)
- 制(14010)
- 贸(13859)
- 贸易(13854)
- 易(13456)
- 业经(12399)
- 农业(12240)
- 银(11678)
- 银行(11634)
- 行(11150)
- 融(10803)
- 金融(10801)
- 和(10342)
- 环境(10093)
- 地方经济(9691)
- 务(8938)
- 财务(8909)
- 机构
- 大学(238239)
- 学院(236067)
- 济(97842)
- 经济(95700)
- 研究(85379)
- 管理(84739)
- 理学(72192)
- 理学院(71269)
- 管理学(69994)
- 管理学院(69567)
- 中国(64795)
- 科学(55041)
- 京(51848)
- 农(47711)
- 所(46478)
- 财(45882)
- 研究所(42216)
- 业大(38510)
- 农业(38442)
- 中心(38394)
- 江(36426)
- 财经(36167)
- 北京(33227)
- 经(32593)
- 范(31060)
- 经济学(30715)
- 师范(30665)
- 院(30101)
- 州(28960)
- 经济学院(27977)
- 基金
- 项目(150336)
- 科学(115670)
- 基金(107139)
- 研究(105636)
- 家(95687)
- 国家(94943)
- 科学基金(77800)
- 社会(64921)
- 社会科(61375)
- 社会科学(61352)
- 省(59167)
- 基金项目(56584)
- 划(51247)
- 自然(51172)
- 自然科(49845)
- 自然科学(49823)
- 自然科学基金(48913)
- 教育(48476)
- 资助(45076)
- 编号(43262)
- 成果(36065)
- 重点(35103)
- 发(34050)
- 部(33582)
- 课题(30637)
- 创(30387)
- 计划(29711)
- 科研(29532)
- 创新(28647)
- 教育部(27606)
- 期刊
- 济(109173)
- 经济(109173)
- 研究(69836)
- 中国(44367)
- 学报(43108)
- 农(42880)
- 科学(37178)
- 财(34130)
- 大学(30846)
- 管理(29437)
- 学学(29180)
- 农业(28857)
- 融(22669)
- 金融(22669)
- 教育(22386)
- 技术(19512)
- 财经(18092)
- 经济研究(17956)
- 业经(17739)
- 问题(15608)
- 经(15572)
- 业(15201)
- 贸(13359)
- 技术经济(12270)
- 理论(12249)
- 版(11892)
- 统计(11739)
- 商业(11677)
- 国际(11062)
- 实践(11017)
共检索到353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富忠 张晓娟
文章指出,我国区域间玉米主要从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山东、辽宁和河北等六省流向广东、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江苏、云南、安徽和江西等十个省。其运输方式主要有水路、铁路、公路等三种,北方产区的玉米大都通过水路和铁路运往南方短缺省份,而相邻省份之间则主要通过公路进行运输。本文认为,我国加入WTO以后,受国际规则的制约以及玉米经营主体自主性和利润最大化的驱使,玉米流通和贸易将更加规范,从而会大大促进玉米的流通和贸易;长距离“北粮南运”的格局将被打破,玉米“南进北出”既具有了可能性,也逐步具备了条件,短途运输和玉米“南进北出”将逐步成为我国未来玉米流通和贸易的主导格局。
关键词:
玉米 流向 运输方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春玲 田志宏
本文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传导规律。研究表明,我国玉米市场空间整合程度较高,以广东、山东为代表的玉米主销区在价格传导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东北等主产区处于价格接受地位。
关键词:
玉米价格 玉米市场整合 价格传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孝忠 吕建兴
本文对贸易管控下的中国玉米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梳理,以产业支持政策背景下玉米种植时空布局演进为依托,分析了不同时期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对中国玉米生产、消费、贸易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产业政策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贸易政策的价格隔离效应和抑制效应,并且应用地区层面面板数据加以实证。结果表明:产业政策下的贸易管控与贸易促进,产生了不同的价格隔离效应与抑制效应,贸易促进对非主产区价格效应相对较弱,长期价格弹性为0.467,相反贸易管控下主产区受影响程度更大,长期价格弹性为0.701。而且与自由贸易相比,贸易隔离与贸易促进,主产区都具有更大的价格抑制效应,且贸易管制下的价格隔离与价格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关键词:
贸易管控 产业政策 价格隔离 价格抑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伟贤 董维维 王强
通过引入距离协调度模型对入世后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间保险业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些年我国保险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入世后我国区域间保险业发展中,中西部的协调度最高,东中部、东西部协调程度则较低;从2001年至2005年,各区域间保险业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协调度甚至有所下降。
关键词:
保险业 距离协调度 协调发展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廖春良
本文首先从金融机构设置、金融资产份额、资产盈利能力、存贷款业务、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对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区域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特点,对未来区域发展中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增长机会进行了分析预测;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在区域发展中的经营对策与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
区域 银行业 发展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宝华 刘东皇
文章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区域的低碳经济效率,同时分析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特点,随后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分析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存在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第三产业占比、研发投入都与低碳经济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能源结构中煤炭的使用占比对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有显著的负向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慧钧
本文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及其内部各省际间收入差距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泰尔指数,探究到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是我国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其次借助基尼系数,层次地挖掘到农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根源于工资性收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再次通过横向比较,进一步揭示出工资性收入是缩小三大区域内部、拉大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收入来源 三大区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德存 刘金平
文章基于环境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最新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我国8个区域能源足迹与碳足迹;并以三维足迹视角,把足迹大小与生态承载力的比值作为足迹深度,分析了区域间能源足迹与碳足迹的流向。结果表明:各区域能源足迹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能源足迹深度输入输出不均衡:中部为净输出区域,东北与西北能源足迹深度主要流向为输出。最后比较了能源足迹与碳足迹在分析碳排放空间转移对区域可持续性影响的异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本文通过研制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表,首先以30个产业划分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各区域各产业总产品值占相应各区域内所有产业总产品值的比率、相应各区域各产业的增加值率,接着再以8个产业划分为基础,分析比较各区域各产业在生产结构上的特点,从而揭示出各区域的产业主要特征状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颖
为了揭示造成我国地区税负差异的原因,本文以1994~2006年为时间序列,建立7个理论假设,设计11个样本指标,利用面板数据固定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我国现行的地区税负差异是由于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不同造成的,而税制结构和出口退税体制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
关键词:
区域税收负担 宏观税负水平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德存 刘金平
文章基于环境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最新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我国8个区域能源足迹与碳足迹;并以三维足迹视角,把足迹大小与生态承载力的比值作为足迹深度,分析了区域间能源足迹与碳足迹的流向。结果表明:各区域能源足迹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能源足迹深度输入输出不均衡:中部为净输出区域,东北与西北能源足迹深度主要流向为输出。最后比较了能源足迹与碳足迹在分析碳排放空间转移对区域可持续性影响的异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文静 夏春雨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工业产业内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技术二元结构。东部地区具有全面的技术优势并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中部地区技术赶超效应比较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除个别行业外,中东部技术差异呈现出缩小趋势,在高技术行业中部地区与东部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慢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追赶效应较弱,有将近一半的行业技术与东部地区拉大,二元结构特征进一步强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姜朋 梁俊娇 李羡於 郭文武
本文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三大直辖市和东北三省五个区域,研究了其税负水平及差异状况、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无论是总税负,还是货物和劳务税或所得税税负,在各区域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总体看来,税负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三大直辖市、东部区域、东北三省区域、西部区域和中部区域。
关键词:
区域 税负 差异 泰尔指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With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trade volumes become more and more large.Taking full advantages of themselves,different regions get win-win benefits by learning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their weakness in economic and trading activity that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A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the rationality also exists in the structure of exchange products in regional industry.To inquire into its rationality is helpful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as well as to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Applying the connected model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this article is to have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the rationality of exchange products structure in China's regional industry.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投入产出 产业 经贸 合理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重在对区域间产业布局和关系的调整与规划。当前我国各区域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下,都在奋力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飞速地向前发展着,西部需要开发,中部需要崛起,东北需要振兴。然而,摆在我们现实面前急需要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大规模的开发是否真能带动全国的发展,各区域之间在这种大规模的开发中相互间的影响作用究竟有多强,各自的受益又如何。本文将通过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对区域间的这种GDP相互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以透视区域间GDP增长中的溢出强度和关联效应。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投入产出 产业 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