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31)
- 2023(19706)
- 2022(16573)
- 2021(15493)
- 2020(12955)
- 2019(29507)
- 2018(29287)
- 2017(56308)
- 2016(30670)
- 2015(34553)
- 2014(34770)
- 2013(34728)
- 2012(32120)
- 2011(29293)
- 2010(29840)
- 2009(28005)
- 2008(27798)
- 2007(25089)
- 2006(22800)
- 2005(20625)
- 学科
- 济(136728)
- 经济(136516)
- 业(107502)
- 管理(96386)
- 企(87566)
- 企业(87566)
- 方法(57134)
- 农(50529)
- 数学(47040)
- 数学方法(46435)
- 中国(38603)
- 业经(37252)
- 财(36214)
- 农业(33711)
- 地方(30455)
- 制(28456)
- 学(25498)
- 贸(23782)
- 贸易(23762)
- 务(23363)
- 财务(23259)
- 财务管理(23218)
- 易(23081)
- 技术(23060)
- 和(22487)
- 理论(22322)
- 企业财务(21966)
- 银(21870)
- 银行(21827)
- 行(21049)
- 机构
- 学院(451596)
- 大学(448848)
- 济(186044)
- 经济(182097)
- 管理(179184)
- 理学(153580)
- 研究(152584)
- 理学院(151885)
- 管理学(149272)
- 管理学院(148433)
- 中国(118306)
- 京(96719)
- 科学(92533)
- 财(87316)
- 农(82103)
- 所(77434)
- 研究所(69646)
- 中心(69595)
- 江(69009)
- 财经(68423)
- 业大(68202)
- 农业(63073)
- 经(62003)
- 北京(61615)
- 范(59281)
- 师范(58772)
- 州(55657)
- 经济学(54978)
- 院(54861)
- 财经大学(50231)
- 基金
- 项目(295385)
- 科学(233188)
- 研究(218881)
- 基金(213555)
- 家(185227)
- 国家(183543)
- 科学基金(157919)
- 社会(138899)
- 社会科(131363)
- 社会科学(131331)
- 省(116211)
- 基金项目(112531)
- 自然(100986)
- 教育(99402)
- 自然科(98601)
- 自然科学(98580)
- 划(96984)
- 自然科学基金(96790)
- 编号(90402)
- 资助(88051)
- 成果(73549)
- 发(66234)
- 重点(65994)
- 部(65310)
- 创(62174)
- 课题(62054)
- 创新(57623)
- 国家社会(56798)
- 教育部(55738)
- 科研(55733)
- 期刊
- 济(217080)
- 经济(217080)
- 研究(136135)
- 中国(91994)
- 农(79399)
- 管理(68802)
- 学报(67864)
- 财(66478)
- 科学(64783)
- 农业(53639)
- 大学(52292)
- 学学(49406)
- 教育(49299)
- 融(45431)
- 金融(45431)
- 技术(40625)
- 业经(39370)
- 财经(33547)
- 经济研究(32494)
- 问题(29280)
- 经(28713)
- 业(27916)
- 技术经济(24118)
- 科技(21305)
- 理论(21287)
- 现代(21262)
- 统计(21261)
- 图书(21115)
- 版(21085)
- 商业(20948)
共检索到688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仝昊天 孙聪 夏恩君 黄洁萍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峻的挑战,而气候智能型农业(Climate-Smart Agriculture,简称CSA)的理念与方法的实施有助于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本研究以中国九大农业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平衡发展指数模型、障碍度模型,对中国各农业区的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指数(CSA-DI)和气候智能型农业平衡发展指数(CSA-BDI)、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障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1年,大部分农业区的CSA-DI和CSA-BDI均呈现提升趋势,其中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云贵高原区表现尤为显著。尽管重点产区在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适应性和减缓农业碳排放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的空间。部分农业区则面临对资源禀赋过于依赖、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难以协同等问题。根据评价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匹配模块化发展方案、划定资源保护红线、进行CSA技术归纳与应用、推动“农林牧融合”综合试点等。这些建议旨在促进各地区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发展,实现成果共享与责任共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秀香 赵越 简如洁
"气候智能型"农业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及贸易受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逐步凸显,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业走"气候智能"发展之路应围绕智能化应对洪水和干旱等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建设而展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晖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长期性战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原因是:产权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区域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考核指标失衡与政府职能错位;文化观念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改革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机制,正确处理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建立适合不同经济区特征的区域协调机制是制度改革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制度 产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池仁勇 王楠
文章采用无量纲化的标准差系数方法,实证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间物流经济的不平衡演进态势,并采用回归统计模型,研究了其成因。结果发现:我国区域间物流经济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且呈现发散性的演进态势。物流劳动力、物流资本等要素投入规模和效率的区域不平衡,从内在导致了区域间物流经济不平衡,宏观经济、交通设施、市场化的不平衡,是区域物流经济不平衡的外部成因。而从横向来看,不同区域间物流经济不平衡的成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物流经济 不平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兴洪
本文认为,阻挠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制度方面,即不利于我国农业获得正常利益的现行经济体制对农业外部正效应起到了进一步强化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由此也形成了与这一战略相联系的不利于农业发展的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家庭 唐袁
运用基尼系数和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城市化基尼系数和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对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的不平衡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较为不平衡,城市化水平由东部向西部地区递减。并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在经济发展之初,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拉大;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不断缩小的阶段,但是其缩小速度越来越慢。
关键词:
城市化 基尼系数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京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障碍与对策董京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到来,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给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目前却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阻碍着我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庹国柱
2007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突飞猛进:初步建立了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的供给体制,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再分配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农业保险成为各级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做出贡献。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制度性缺陷逐步显露,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防不胜防,面临微观经营两难选择,财政补贴进退维谷,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尚待健全。为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应尽早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努力做好农业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最后,应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研究和管理机构,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成就 阻碍 前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葛立群 孙贵荒 赖晓璐
本文采用构造指数的方法对辽宁省14个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辽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构造指数 现代农业 问题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龚晶 刘佳
气候变化能改变降水、蒸发、水土资源等基本环节和要素,进而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同时,世界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为综合应对上述问题,FAO提出了:气候智能型农业概念。本文分析了气候智能型农业产生的背景,明确了其内涵,介绍了国际上推广气候智能型农业的一些对策措施和典型案例,并得出了一些启示,希望能为中国实现现代农业与气候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气候智能型农业 内涵 实践 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及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区域间优化发展模型。试图通过该模型的构建,来预测和规划我国区域间的发展关系,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优化目标。区域间经济关系将是统筹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所不容忽视和需要研究的一大主题。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投入产出 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秀琪 李如霞 刘妍
[目的]基于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有关要求,构建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及障碍因素进行测度及评价。[方法]文章依据现有发展成果,综合运用熵权法和K-means均值聚类分析法,从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经营能力、优质高效能力3个维度选取15个代表性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找出影响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由0.133增长到0.784,发展趋势十分迅速;就区域发展而言,通过K-means均值聚类分析出,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冀中地区发展水平高;从障碍因素来看,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影响河北省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其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强化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装备、以第三方物流为依托,保障全产业链对接等建议,以更好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向农业强省迈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扶扬 陈斌开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2003年以来,中国城镇建设用地供应逐步向中西部省份倾斜,东部地区土地供应则逐步受到压缩。这一土地配置趋势明显地缩小了区域差距,但潜在地带来了资源错配,并抬高了东部地区的房价。本文基于量化空间模型,将地区数据匹配至一般均衡框架,较好地刻画了中国区域间房价分化的特征事实,并对中国土地的区域间配置进行量化评估。首先,本文考察了最优土地配置策略。最大化GDP的方式倾向于对东部发达省份配置更多的土地,这一策略可以同时抑制东部地区城市房价上涨,但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最小化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方式难以显著提高GDP。其次,本文发现,现实中的土地配置方式在"效率"和"公平"上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点,既实现了GDP和总福利的显著提升,又明显缩小了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最后,针对土地配置中存在的"效率"和"公平"两难问题,本文结合"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市场生产、分配、流通环节"的政策内涵展开了政策模拟,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方面提出了"土地配置与户籍制度改革相结合"的政策建议,在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方面提出了"畅通国内贸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涵蕾 李柏洲
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成为全球化条件下决定区域参与国际化分工地位的关键性因素。运用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到制约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相应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创新系统 因子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德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门槛大大降低,农产品出口逐年上升,中国农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统计(2003)摘要,2000年至2002年124.0亿美元、129.1亿美元和147.2亿美元,2002年比入世前一年的出口增长18.7%。外向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对保持贸易顺差,拉动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必须从长远战略高度清醒认识到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