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9)
2023(3920)
2022(3377)
2021(3137)
2020(2737)
2019(6079)
2018(6319)
2017(12997)
2016(6870)
2015(7975)
2014(8068)
2013(8285)
2012(7904)
2011(7355)
2010(7498)
2009(7186)
2008(7162)
2007(6588)
2006(6032)
2005(5527)
作者
(20862)
(17429)
(17152)
(16504)
(10737)
(8036)
(8034)
(6734)
(6447)
(6071)
(5796)
(5710)
(5474)
(5465)
(5407)
(5145)
(5144)
(5111)
(5080)
(4949)
(4457)
(4149)
(4075)
(3898)
(3888)
(3832)
(3822)
(3797)
(3463)
(3404)
学科
(34605)
经济(34579)
管理(18564)
(17150)
方法(13508)
数学(12489)
数学方法(12424)
中国(11832)
(11220)
企业(11220)
地方(9958)
(9729)
(8728)
(7617)
(7464)
银行(7453)
(7302)
贸易(7297)
(7240)
(7115)
地方经济(6989)
农业(6467)
(5863)
金融(5860)
业经(5778)
环境(5390)
(5366)
(5227)
制度(5224)
(4949)
机构
大学(108988)
学院(108220)
(48214)
经济(47169)
管理(40701)
研究(37109)
理学(34501)
理学院(34076)
管理学(33669)
管理学院(33451)
中国(30113)
(24304)
(23303)
科学(20993)
财经(18912)
(18891)
(17005)
研究所(16832)
中心(16633)
(16014)
经济学(15483)
北京(15275)
(14820)
师范(14738)
经济学院(14109)
(13990)
财经大学(13937)
(13361)
(13232)
业大(12847)
基金
项目(65329)
科学(51893)
研究(50128)
基金(47388)
(40591)
国家(40279)
科学基金(33941)
社会(32674)
社会科(31045)
社会科学(31038)
基金项目(25115)
(24805)
教育(22416)
编号(21426)
(21312)
自然(19945)
自然科(19388)
自然科学(19382)
资助(19153)
自然科学基金(19004)
成果(18039)
(15511)
(15100)
重点(14704)
课题(14351)
国家社会(13687)
(13157)
项目编号(12952)
教育部(12925)
发展(12885)
期刊
(55892)
经济(55892)
研究(35984)
中国(19176)
(16133)
管理(14749)
科学(13359)
学报(13317)
(13305)
金融(13305)
(12520)
教育(10411)
大学(10248)
业经(9553)
学学(9481)
财经(9401)
经济研究(9388)
技术(8863)
农业(8477)
问题(8421)
(8109)
(7642)
理论(6693)
商业(6511)
国际(6238)
实践(6048)
(6048)
技术经济(5603)
统计(5418)
图书(5404)
共检索到166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是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其中,横向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应对自然灾害、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加强生态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等一系列领域发挥了其独特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横向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特点(一)内涵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向财政关系,二是横向财政关系。纵向财政关系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邢曙光  黄梅波  
本文建立了一个价格和工资均为粘性的两区域新凯恩斯模型,研究一国不同区域间的最优转移支付规则。本文发现最优规则应以消除区域间的产出缺口差为目标。福利分析表明,转移支付能够改善一国福利,且福利所得随着区域本土偏好的增加而增加。最优规则优于钉住消费缺口、价格通胀、工资通胀及政府支出缺口的规则。本文还比较了债务援助和转移支付的福利。当受援区域只归还一部分债务及利息,债务援助福利与转移支付一致;当债务利率高于无风险利率,债务援助福利小于转移支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对我国而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类横向财政转移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造成地区间经济社会差距的客观原因。因此在生态补偿初期阶段,由于生态效益的市场化衡量体系缺失,产权不清,企业和公众意识不强,政府必须强制性介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谷成  蒋守建  
本文对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构建依据进行了考察,认为横向转移支付的目标应定位于在纵向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外溢性公共产品成本的内部化。我国现行横向转移支付存在着决策机制与监督机制缺乏、对支援方省份的有效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横向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有益补充,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监督考评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以提高发达地区进行横向转移支付的积极性,加快推进转移支付立法是完善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稳妥选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谷成  蒋守建  
本文对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构建依据进行了考察,认为横向转移支付的目标应定位于在纵向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外溢性公共产品成本的内部化。我国现行横向转移支付存在着决策机制与监督机制缺乏、对支援方省份的有效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横向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有益补充,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监督考评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以提高发达地区进行横向转移支付的积极性,加快推进转移支付立法是完善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稳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贾晓俊  
本文运用1992、1998~2005年的省级财政数据,借助基尼系数分解方法考察了我国转移支付的横向均衡效应,得到了以下结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没有发挥横向均衡效应;2002年以来,我国对转移支付制度实施的相关改革措施发挥了一定的正面的效应;税收返还、专项转移支付等是非均等性最强的转移支付形式,原体制上解起到了均衡省级财力差异的作用,但作用有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致伟  
本文对我国纵向转移支付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并提出构建我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步设想。经过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纵向转移支付存在均等化效果有争议,对地方政府行为存在扭曲,没有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初步设想,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仍然是财力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应当更加侧重保证具有辖区外溢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横向转移支付实施的政府层级上,建议在省级范围内实行县域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具体的转移支付公式或资金分配方式可以由各省根据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德凡  
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但目前单一的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无法应对大规模的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建立区域政府间横向财政支付体系对于目前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基于此,立足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从我国目前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遇到的问题出发,在探究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以"生态补偿基金"为核心的区域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恰逢其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爱华  伍文中  
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相继推行一系列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措施,其中包含业已实施多年的有中国特色对口支援。实践证明,对口支援等区域开发战略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但尚存不尽如人意之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未能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别是未能按照法制化的途径改造为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健夫  田贵贤  
对我国而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类财政转移制度。目前已有中央纵向转移支付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等,但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是造成环保进展乏力,环境污染难以遏制的主要根源,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到现阶段中央地方财政分权的实际,引进横向生态转移支付成为一种必然。横向转移支付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符合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原则,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在目前立法层次低、人们环保意识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瑞姣  曹中  李颖琦  
社会公平是财政转移支付的最终目标。我国虽然没有正式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但中央政府一直以来鼓励省级政府间的互助,形成了事实上的、富于中国特色的省际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了我国省际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状况,探讨了其中值得推广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我国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所借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许建国  彭继旺  李波  李进都  毛鑫  梅勇  
本文首先阐述了税收分配与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当前的分配模式及特点,进而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间税收分配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在借鉴国外区域间税收分配和财政转移支付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就我国应如何建立和完善区域间税收分配制度提出了总体思路及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晓兰  金博涵  李铮  
我国历年均有大规模的转移支付资金在非市场的行政机制下无偿划拨转移,其资源配置效应不容忽视。笔者基于2003—2016年省、市两级面板数据,考察转移支付对区域间资本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转移支付在总体上能够优化区域间资本配置效率,从数量上看,一个标准差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降低资本错配程度0.54个标准差;但分样本回归表明,区域间资本错配的缓解主要体现在资本配置不足地区效率的提升,而在资本配置过度地区的资源扭曲状况并未得到改善。机制检验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均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税式支出渠道的存在性不显著,从而解释了转移支付只能改善资本配置不足地区的资源扭曲程度。加强对专项转移支付的绩效管理能够约束地方政府的生产性支出倾向,但这一约束反而给资本配置不足地区带来了不利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谋贵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同级的各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一般是财力富裕地区向财力不足地区转移,以达到地区间相互支援、缩小地区差距、均衡财力的目的。这种方式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晓敏  
<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们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