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3)
2023(10605)
2022(9223)
2021(8475)
2020(7585)
2019(17514)
2018(17255)
2017(34945)
2016(19010)
2015(21676)
2014(22137)
2013(22248)
2012(21171)
2011(19517)
2010(19586)
2009(18636)
2008(18914)
2007(17340)
2006(15269)
2005(14115)
作者
(57259)
(47908)
(47750)
(45677)
(30127)
(22851)
(22183)
(18793)
(17755)
(16929)
(16242)
(15968)
(15376)
(15282)
(14966)
(14916)
(14658)
(14300)
(13833)
(13818)
(12140)
(11917)
(11761)
(10854)
(10795)
(10726)
(10607)
(10602)
(9676)
(9523)
学科
(90107)
经济(90006)
管理(51915)
(51463)
(39612)
企业(39612)
方法(39571)
数学(34606)
数学方法(34320)
(26930)
(25242)
贸易(25232)
(24488)
中国(23252)
地方(21091)
(20834)
(19575)
业经(18432)
(17435)
农业(15810)
(14682)
银行(14649)
(14061)
(13791)
金融(13789)
(13119)
(12532)
地方经济(12273)
产业(12100)
环境(11977)
机构
大学(290531)
学院(289935)
(129168)
经济(126674)
管理(108547)
研究(100604)
理学(92859)
理学院(91783)
管理学(90412)
管理学院(89865)
中国(76213)
(61448)
科学(59928)
(59180)
(52274)
(48995)
研究所(47150)
财经(46855)
中心(45197)
(43913)
(42157)
业大(41688)
经济学(40910)
北京(39351)
农业(38786)
(37725)
师范(37345)
经济学院(37263)
(36105)
(34875)
基金
项目(183641)
科学(143550)
研究(135246)
基金(132207)
(114802)
国家(113901)
科学基金(95597)
社会(86071)
社会科(81689)
社会科学(81664)
(71439)
基金项目(69739)
教育(60831)
(60443)
自然(59587)
自然科(58071)
自然科学(58054)
自然科学基金(57038)
编号(55308)
资助(54909)
成果(45531)
(42112)
重点(42054)
(41668)
课题(38301)
(37816)
创新(35569)
国家社会(35458)
教育部(35332)
科研(35149)
期刊
(144523)
经济(144523)
研究(87638)
中国(51331)
(44648)
(43996)
学报(43241)
科学(40034)
管理(38099)
大学(32420)
学学(30680)
农业(30153)
(27855)
金融(27855)
业经(25035)
教育(24993)
经济研究(23938)
技术(23519)
财经(23482)
问题(21571)
(21033)
(20303)
国际(17519)
商业(15926)
(15714)
技术经济(15393)
统计(14770)
理论(14254)
世界(13752)
(13197)
共检索到433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With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trade volumes become more and more large.Taking full advantages of themselves,different regions get win-win benefits by learning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their weakness in economic and trading activity that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A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the rationality also exists in the structure of exchange products in regional industry.To inquire into its rationality is helpful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as well as to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Applying the connected model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this article is to have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the rationality of exchange products structure in China's regional industry.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产业贸易量也越来越大,各区域通过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区域间产业经贸交流活动中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达到了区域间产业经贸交流的双赢。如同国际贸易一样,一国区域之间产业经贸产品的结构也同样存在着合理性问题。探讨区域间产业经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有助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本文将通过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各区域之间产业经贸产品结构的合理度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伟  张敏敏  
了解区域经济关系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区域间产业经贸利益得失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把握区域间各产业在区际经贸交流活动中相互获利水平的状况,从而可以为调整规划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建立良好的区际经济关系服务。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工具,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区域经济的研究中一直未能确切地从实证角度出发来揭示我国区域间各产业在区际经贸交流中相互获益的情况。为了能切实揭示我国各区域在区际产业经贸交流中的这种利益分享状况,本文在我国首次研制了地区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并通过这一模型的研制成果,从实证的角度全面分析和比较了区域间各产业在区际经贸交流活动中经贸利益得失的分配情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关系是分析和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关系、比较各区域产业间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基础。过去,我国在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区域本身的特点、优势和给予的优惠政策上,而对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关系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在全国首次研制了产业分类齐全、区域划分科学合理的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并借助该模型的研制结果分析了我国区域间产业的经贸流动关系,说明了当前我国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的现实状况,揭示了其内在机制和表现特征,希望该项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今后更科学地规划区域经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出贡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本文通过研制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表,首先以30个产业划分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各区域各产业总产品值占相应各区域内所有产业总产品值的比率、相应各区域各产业的增加值率,接着再以8个产业划分为基础,分析比较各区域各产业在生产结构上的特点,从而揭示出各区域的产业主要特征状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重在对区域间产业布局和关系的调整与规划。当前我国各区域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下,都在奋力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飞速地向前发展着,西部需要开发,中部需要崛起,东北需要振兴。然而,摆在我们现实面前急需要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大规模的开发是否真能带动全国的发展,各区域之间在这种大规模的开发中相互间的影响作用究竟有多强,各自的受益又如何。本文将通过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对区域间的这种GDP相互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以透视区域间GDP增长中的溢出强度和关联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廖春良  
本文首先从金融机构设置、金融资产份额、资产盈利能力、存贷款业务、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对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区域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特点,对未来区域发展中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增长机会进行了分析预测;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在区域发展中的经营对策与风险防范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利生  吴振宇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的概念,确定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根据出口、进口产品对国民经济系统的不同作用,分析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提出了外贸产品结构合理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文静  夏春雨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工业产业内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技术二元结构。东部地区具有全面的技术优势并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中部地区技术赶超效应比较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除个别行业外,中东部技术差异呈现出缩小趋势,在高技术行业中部地区与东部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慢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追赶效应较弱,有将近一半的行业技术与东部地区拉大,二元结构特征进一步强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产业竞争是市场经济和区域竞争最基本的表现之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在区域间的产业竞争力。本文通过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比较和分析了我国各区域各产业在各区域市场中的占有率情况,以揭示我国当前区域间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和表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康娟  付旻杰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产业不断涌现新的空间特征,区域间各产业联系逐渐密集形成复杂的网络。对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构造了产业空间网络,将其仿真成有形的拓扑结构图,诊断区域产业联系以及产业价值的空间分布。对产业网络的定义、表达、结构特征等问题提出定量研究方法,并以我国区域间产业为实证进行测度,从结构决定功能的角度,揭示产业空间网络的结构。结果显示:我国产业发展具有网络化趋势,同时该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地域集聚性以及核心—边缘的特征,各区域产业网络地位、价值网络地位以及经济地位都具有级差性。对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连芬  张少杰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数据,对我国28个省份及主要城市的汽车产业的规模与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着产业整体规模大,个体规模小,产业效率不高等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思博  赵学娇  李冬冬  
文章选取中国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30个省际单位(西藏除外) 2001-2015年间的相关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能源产业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就整体层面而言,能源产业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分区域层面,能源产业投资对东、中部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影响,能源产业投资对西、东北部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影响,但在西部地区,这种影响在2007年后有所减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红光  刘卫东  刘志高  
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模式、效应等,而对产业转移的定量测算却少有研究。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国胜  杨怡爽  
面对东部的产业转移,我国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均暗含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部署,并希望以此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借助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要素流动,运用2000-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内劳动力在区域间的转移。结果显示:整体上制造业在东、中、西部之间并未发生大规模的转移;虽然制造业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了明显的梯度转移,但只表现为由东部向中部的转移;制造业内资本技术密集型、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未发生明显转移,现有产业转移仍然集中在东部内部,但出现了由东部内部转移向中部扩散的趋势。因此,西部需要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并寻找新的着力点,中部需要重点遴选承接的产业类型,同时为应对东南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