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8)
- 2023(9807)
- 2022(8495)
- 2021(7791)
- 2020(6883)
- 2019(15816)
- 2018(15608)
- 2017(30814)
- 2016(16993)
- 2015(19087)
- 2014(19405)
- 2013(19484)
- 2012(18415)
- 2011(16837)
- 2010(17013)
- 2009(16111)
- 2008(16252)
- 2007(14845)
- 2006(12946)
- 2005(11881)
- 学科
- 济(75315)
- 经济(75245)
- 管理(45200)
- 业(43953)
- 方法(35203)
- 企(33641)
- 企业(33641)
- 数学(31743)
- 数学方法(31439)
- 中国(20840)
- 农(20247)
- 财(18473)
- 地方(17153)
- 学(15800)
- 制(15333)
- 贸(14407)
- 贸易(14402)
- 业经(14171)
- 易(14002)
- 农业(13198)
- 银(13030)
- 银行(13002)
- 行(12439)
- 融(11916)
- 金融(11914)
- 务(11136)
- 环境(11116)
- 财务(11110)
- 财务管理(11078)
- 和(11030)
- 机构
- 大学(256262)
- 学院(255102)
- 济(105299)
- 经济(102966)
- 管理(94045)
- 研究(88229)
- 理学(80885)
- 理学院(79848)
- 管理学(78393)
- 管理学院(77898)
- 中国(67060)
- 科学(55925)
- 京(54630)
- 财(50046)
- 所(46346)
- 农(45592)
- 研究所(42150)
- 中心(40231)
- 财经(39895)
- 业大(38862)
- 江(38162)
- 农业(36361)
- 经(36005)
- 北京(34650)
- 范(34392)
- 师范(34038)
- 经济学(32958)
- 院(31424)
- 州(30821)
- 经济学院(30075)
- 基金
- 项目(165700)
- 科学(129533)
- 基金(119597)
- 研究(118706)
- 家(105422)
- 国家(104599)
- 科学基金(87693)
- 社会(74480)
- 社会科(70632)
- 社会科学(70610)
- 省(65056)
- 基金项目(63625)
- 自然(56872)
- 划(55651)
- 自然科(55475)
- 自然科学(55454)
- 教育(54933)
- 自然科学基金(54469)
- 资助(49324)
- 编号(48212)
- 成果(39759)
- 重点(38382)
- 部(37159)
- 发(36938)
- 课题(33850)
- 创(33722)
- 科研(32218)
- 创新(31688)
- 教育部(31138)
- 计划(31047)
共检索到372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志鹏 王亮 刘卫东 刘红光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的闭合性流动反映了区域自身内部或区域之间能源经济的交互影响。利用0-1线性规划对我国8区域煤炭运输的物质流矩阵作了两个层级的分解,通过两个层级的子矩阵找出了我国1998—2007年最大两个层级的闭合性煤炭流动,并从时间和空间呈现的特征作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无论是第一层级的闭合性煤炭流还是第二层级的闭合性煤炭流,短期内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表明我国区域的资源格局以及用煤供给需求在短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②1998—2003年空间流动的界限分明,第一层级均为区域自身的内部流动,第二层级均为区域之间的闭合性流动。从2004年开始空间流动界限不再分明,根据第一层级的空间...
关键词:
区域 子矩阵 闭合性流动 煤炭流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巍 高卫东
作为我国支柱性能源品种,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决定着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体系的建立。文章利用各省煤炭输入、输出数据,利用GIS手段,对中国1952—2008年煤炭资源供应的时空格局变化和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煤炭资源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变动影响深刻,每一次政策变化都会引起能源消费规模的变化,即便如此,煤炭消费结构却一直在向高效化发展;第二,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强烈的能源消费需求使得我国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煤炭运输,但受资源本底的影响,煤炭生产集中程度开始不断上升;第三,煤炭输出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资源的"诅咒";第四,要实现资源输出省可持续发展,现行资源输出模式是否恰当值得反思。
关键词:
煤炭 能源供应 时空格局演变 区域效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聪颖 徐丽群
本文立足于国家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煤炭省际调运进行研究。首先,以最小化碳排放为目标,将煤炭供给需求区域进行集群;其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区域供给能力,需求能力以及域间的依赖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了区域煤炭供求曲线和区域煤炭资源复合曲线,用来监控和管理煤炭在流转过程能量平衡,为煤炭调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煤炭运输 碳排放 区域集群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海勇 谭劲松
本文采用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与绩效的SCP范式分析。通过对我国煤炭市场卖者和买者的数目与规模分布、产品差异化、行业壁垒状况的分析,得出了我国煤炭企业目前的市场结构情况。同时分析了影响我国煤炭市场结构的一些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煤炭市场结构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市场结构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江 胡静锋
运用2005-2014年我国19个煤炭生产省区的投入—产出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法(SFA)进行效率计量,利用参数估计值作出规模效益静态分析,并且对全要素生产率作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规模变化三重分解分析。研究表明在分析时期内,整体上我国煤炭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有小幅增加,山西的全要素生产率则逐年微小减小,煤炭资源大省的技术效率普遍较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源自规模变化和技术进步;资金投入的规模效益增长趋势超过劳动投入的规模效益减小趋势,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丽 金凤君
以2000—2010年我国省区煤炭生产消费及自满足率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地区煤炭满足率、自满足率和外来满足率入手,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探索驱动省区煤炭自满足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作用程度与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我国省区煤炭自满足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受到资源开发能力(煤炭工业投资)、省区经济水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单位GDP的能耗强度)以及省区产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煤炭工业投资对于省区煤炭自满足率是正向拉动的,省区经济规模和单位GDP能耗对于煤炭自满足率是反向拉动的;而省区产业结构对煤炭自满足率的作用非常复杂,既有正向拉动时期,又有反向拉动时期,这取决于高煤耗产业是集中布局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还是集中布局在煤炭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煤炭生产消费格局的优化应该在促进东部沿海煤炭资源稀缺地区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促进钢铁、建材、电力、有色冶金等煤炭产业升级与向煤炭资源富集区集聚。
关键词:
煤炭 自满足率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中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园淅 张雷 程晓凌
西部地区是中国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能源供应基地,其供应潜力主要通过煤炭外运来实现。在资源赋存和经济发展两者空间差异的共同作用下,西部地区成为国家煤炭外输的重要基地。数据分析表明,在西部地区煤炭的外输过程中,西北区的作用至关重要。其煤炭供应不仅量大、且范围广;同时,供应半径的定量分析发现,无论是在总体还是在省区级层次上,西部地区煤炭供应半径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基本趋势,其拐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分析认为,上述煤炭供应半径的变化是西部地区自身城市化发展所导致的能源需求增大的一种必然结果。有鉴于此,西部地区煤炭供应的合理模式和其作为国家能源供应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应引起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反思。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煤炭供应 供应半径 时空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诺 张进 吴迪 赵伟杰
基于1990-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场理论研究世界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其成因,揭示近30年来世界煤炭资源的流动状态及其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2016年世界煤炭的输出总量达12.25亿t,比1990年增加了10.13亿t,年均增长6.98%,其中澳大利亚、印尼和俄罗斯等是主要的煤炭输出国,印度、日本、中国和韩国是主要的煤炭输入国;(2)以场理论的位势、流场分布、流动迹线角度分析,世界煤炭资源的流动以北美洲、中南美洲和非洲为源流场,以欧洲及欧亚大陆、中东和亚太为汇流场,在澳大利亚—东亚、印尼—东亚/印度之间形成主要运输航线;(3)资源空间分布、供需匹配程度、空间距离、市场因素和国家政策等是煤炭资源流动的主要动因。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煤炭储量丰富,但是煤炭消费数量庞大,仅可维持72年,必须重视煤炭的进口和储备工作。该研究对于中国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煤炭 流动 格局 成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解智峰 宋戈
定量分析和评价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并确定其空间分布,为煤炭城市集约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以黑龙江省煤炭城市为例,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为要素层,构建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取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2002—2007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煤炭城市6年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上升趋势。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地利用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协调度的下降将成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一步增长的障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军 吴蔚 丛建辉 张波
作为煤炭资源丰裕省份的重要生产活动,煤炭开采对区域水资源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10个煤炭资源丰裕省份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相互影响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模型,对省域范围内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双向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个煤炭资源丰裕省份两大系统的耦合度整体偏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北重南轻的"倒三角"结构,据此提出了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与制度改革等方式助推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向良好、优质协调方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水资源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鹍
随着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推进,煤炭资源的战略地位明显提高。本文首先研究了新疆煤炭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变动情况,并对两者互动性进行分析,然后对新疆煤炭价格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期较为准确地描述两者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优化新疆煤炭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文心 熊利
中国和俄罗斯形成"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至今已有15年,两国之间的关系被认为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阶段"。随着中俄不断扩大双边合作,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从政府高层到相关企业,都在不断推进和完善中俄能源合作。煤炭领域的合作作为两国能源战略合作的新突破口,而双方合作的可行性应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俄罗斯 中国 煤炭 合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彩霞
中国煤炭市场结构具有区域集中性特征,通过产业重组区域内部分煤炭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市场势力,煤炭企业市场势力的运用是构成"电荒"的又一重要原因,煤炭市场和电力市场双边垄断又使"电荒"现象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由于上述变化在不同的煤炭区域市场政府应采取非对称性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琦 许光建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煤炭海运价格持续走低,相应地,我国煤炭进口量持续增加。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把煤炭海运价格作为煤炭进口量的先行变量,建立VAR(2)模型,分析煤炭海运价格对我国煤炭进口量的影响,并对2013年下半年煤炭进口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