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8)
- 2023(11878)
- 2022(10123)
- 2021(9197)
- 2020(8015)
- 2019(18219)
- 2018(17892)
- 2017(35723)
- 2016(19419)
- 2015(21865)
- 2014(22033)
- 2013(22165)
- 2012(21039)
- 2011(19133)
- 2010(19521)
- 2009(18783)
- 2008(18195)
- 2007(16565)
- 2006(14484)
- 2005(13458)
- 学科
- 济(85877)
- 经济(85796)
- 业(53899)
- 管理(53030)
- 企(42641)
- 企业(42641)
- 方法(39153)
- 数学(35311)
- 数学方法(35004)
- 中国(29344)
- 融(28248)
- 金融(28246)
- 银(27183)
- 银行(27151)
- 行(26201)
- 财(24937)
- 农(22747)
- 制(20974)
- 地方(20624)
- 学(17347)
- 业经(16996)
- 贸(16782)
- 贸易(16769)
- 易(16341)
- 务(15949)
- 财务(15920)
- 财务管理(15883)
- 企业财务(15204)
- 农业(15064)
- 体(13184)
- 机构
- 大学(288098)
- 学院(287516)
- 济(123503)
- 经济(120898)
- 管理(105994)
- 研究(98892)
- 理学(90850)
- 理学院(89774)
- 管理学(88253)
- 管理学院(87711)
- 中国(81459)
- 京(60571)
- 财(60384)
- 科学(59743)
- 所(51172)
- 农(49127)
- 财经(48069)
- 中心(46923)
- 研究所(46388)
- 经(43481)
- 江(42913)
- 业大(41390)
- 经济学(40013)
- 农业(38918)
- 北京(38460)
- 范(36852)
- 经济学院(36522)
- 师范(36464)
- 财经大学(35826)
- 院(35095)
- 基金
- 项目(184473)
- 科学(144791)
- 基金(134247)
- 研究(133927)
- 家(117002)
- 国家(116066)
- 科学基金(98095)
- 社会(85564)
- 社会科(81309)
- 社会科学(81285)
- 省(71930)
- 基金项目(70777)
- 自然(62348)
- 教育(61344)
- 划(60938)
- 自然科(60825)
- 自然科学(60804)
- 自然科学基金(59750)
- 资助(56055)
- 编号(54096)
- 成果(44755)
- 重点(42612)
- 部(41788)
- 发(41261)
- 创(38137)
- 课题(37513)
- 创新(35862)
- 科研(35707)
- 性(35694)
- 国家社会(35588)
- 期刊
- 济(132502)
- 经济(132502)
- 研究(86732)
- 中国(52377)
- 财(46378)
- 学报(45420)
- 农(43897)
- 融(42916)
- 金融(42916)
- 科学(41043)
- 管理(36577)
- 大学(33832)
- 学学(32176)
- 农业(28494)
- 教育(25551)
- 财经(24493)
- 技术(22718)
- 经济研究(22387)
- 业经(21132)
- 经(21020)
- 问题(18497)
- 贸(15749)
- 理论(15282)
- 统计(14717)
- 业(14540)
- 技术经济(14506)
- 商业(14006)
- 实践(13695)
- 践(13695)
- 国际(13347)
共检索到429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海燕
本文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区域信息为考察对象,对二元结构进行简要概括,并借鉴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区域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演进假说、区域金融发展的梯度推进假说以及区域金融发展极假说来阐释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性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结构 非均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富君 万相昱
本文基于2003-2022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使用σ和β收敛模型测算出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收敛系数、稳态值与收敛速度,并分析其非均衡性特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区域间商贸流通业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非均衡性特征逐渐减弱。第二,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显著的β收敛性,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增长速度相对更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非均衡性特征会不断减弱。第三,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收敛速度存在异质性。最后,提出推动落后地区更快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业相对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非均衡性 特征分析 收敛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玉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融资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种反映市场经济本质的新型融资机制——市场调节型融资机制已逐步建立起来,并居于主导地位。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制度性及历史性原因,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存在严重的非均衡性,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所存在的非均衡性及其所产生的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思路。
关键词:
企业融资结构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叙果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呈现非均衡状态 ,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定位应该是“供给领先” ,要在此定位下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非均衡 供给领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白天骄 韩琴
论文在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1998—2013年各类来源的灰水足迹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选取人口、GDP两个指标,应用基尼系数对中国1998—2013年灰水足迹的空间、结构均衡性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区域均衡性方面,经济灰水足迹均衡性较差,东部与西部地区分别在经济灰水足迹和人口灰水足迹中的均衡性较低;2)在结构均衡性方面,经济灰水足迹均衡性已达到"差距偏大"范围,其中农业和工业的均衡性较差,生活经济灰水足迹均衡性近年来降幅明显;3)从边际效应来看,可以通过减少中、西部重污染地区灰水足迹及各省市农业灰水足迹的方式提升整体均衡性,有效促进中国水环境公平性的提升。最后,针对中国灰水足迹均衡性的具...
关键词:
灰水足迹 基尼系数 区域与结构 均衡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敏
本文立足于商品流通效率视角展开分析,发掘影响我国区域商品流通效率的内在原因,从理论层面来看,居民消费差距、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不对称是引发商品流通效率异质化的重要原因,2009年是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关键波动节点。进一步通过Durbin空间模型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市场、消费和信息,而中西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消费、市场和信息。解决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非均衡问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流通市场特征进行对应的政策激励和战略引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本文利用省份横截面数据计算我国省际流通产业发展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同时基于2006-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回归探索不同区域流通产业发展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之间流通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滞后。此外,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城镇化水平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投资力度和科技投入水平的影响现阶段较小,流通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失衡现象。
关键词:
区域失衡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面板数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杨丰 麦仲山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必将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化而掀起高潮。本文首先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然后探讨了其对区域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制约,最后提出推进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包括建立高层次、有效的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采取分层次的区域金融合作,建立区域性金融市场,打造区域金融信息统一平台等。
关键词:
泛珠三角 非均衡发展 金融合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守军
国家重点学科内嵌着资源、规则、权威等学科发展元素,资源价值赋予的差异性、权威授予的分层性、学科成员互动的异质性使国家重点学科面临着二元分割、权威垄断、合法性危机的挑战。用商谈伦理来重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公共领域和理想的言说环境,使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向权力均势、利益均衡方向转变。
关键词:
国家重点学科 资源 权威 互动 商谈伦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田明华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应用,文章对典型性和代表性较强的安徽省林业产业的结构进行数理分析,从区域特点和各市动态变化,阐明安徽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安徽林业产业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产业 产业结构 灰色关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颖 甘煜 刘英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龙
城乡金融非均衡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城乡金融制度、金融结构、金融服务、金融资源配置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差异,形成了多方面的金融经济效应。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才能根本实现城乡金融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乡金融 非均衡性 协调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立民 卫刚华 陈参军
经济金融发展的"二元性"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从金融抑制、交易成本、社会特性和体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指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体现在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上,总量矛盾主要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抑制而引起,而结构矛盾则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经营定位、业务创新、服务方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需求多无化趋势等难以有效对接等矛盾交织形成。本文分别从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问题的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昌标 胡亮
一、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中国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从打破“大一统”的金融垄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始的。其路径大致可描述为:突破银行业务禁区→恢复和分设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专业银行企业化→调整和集中→专业银行商业化→建立间接金融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其制度变迁过程与众不同,可以归纳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易明 张莲 杨丽莎 付丽娜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结合DEA-BCC模型与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内地29个省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科技金融效率时间演变规律、空间差异及区域均衡性。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中国科技金融结合的综合效率均值、纯技术效率均值及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827、0.950、0.866,科技金融效率为非DEA有效,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有待加强;②从时间变化趋势上看,2006-2016年,科技金融结合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V"型变动趋势,科技金融效率尚未形成持续稳定增长态势;③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有所不同,比较而言规模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④从空间差异与区域均衡性上看,不同省市科技金融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科技金融效率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各省市科技金融发展失衡程度差异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