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9)
- 2023(13334)
- 2022(11544)
- 2021(10772)
- 2020(9035)
- 2019(20807)
- 2018(20640)
- 2017(40707)
- 2016(21714)
- 2015(24453)
- 2014(24370)
- 2013(24332)
- 2012(22299)
- 2011(20126)
- 2010(20381)
- 2009(19191)
- 2008(17895)
- 2007(15605)
- 2006(13933)
- 2005(12411)
- 学科
- 济(89866)
- 经济(89771)
- 管理(62232)
- 业(60132)
- 企(49183)
- 企业(49183)
- 方法(41149)
- 数学(36339)
- 数学方法(36013)
- 中国(30425)
- 融(27581)
- 金融(27579)
- 银(26535)
- 银行(26499)
- 行(25604)
- 财(23796)
- 农(23395)
- 地方(22011)
- 业经(19677)
- 制(19488)
- 学(17446)
- 贸(16424)
- 贸易(16409)
- 易(15961)
- 农业(15862)
- 务(15419)
- 财务(15356)
- 财务管理(15330)
- 企业财务(14616)
- 理论(14182)
- 机构
- 大学(310876)
- 学院(309598)
- 济(126628)
- 管理(124365)
- 经济(123864)
- 理学(107870)
- 理学院(106704)
- 管理学(105101)
- 管理学院(104547)
- 研究(101355)
- 中国(81583)
- 京(65767)
- 科学(61416)
- 财(59695)
- 所(50038)
- 财经(48410)
- 中心(47326)
- 研究所(45555)
- 农(45499)
- 业大(43889)
- 经(43884)
- 江(43286)
- 北京(41931)
- 范(40163)
- 师范(39846)
- 经济学(38751)
- 院(36841)
- 州(36398)
- 财经大学(36199)
- 农业(35673)
- 基金
- 项目(210284)
- 科学(165561)
- 研究(155983)
- 基金(152623)
- 家(131569)
- 国家(130494)
- 科学基金(112353)
- 社会(98597)
- 社会科(93617)
- 社会科学(93592)
- 省(82012)
- 基金项目(81791)
- 自然(71949)
- 教育(70704)
- 自然科(70225)
- 自然科学(70211)
- 自然科学基金(68936)
- 划(68712)
- 编号(64521)
- 资助(62849)
- 成果(51904)
- 重点(46858)
- 部(46632)
- 发(45646)
- 创(43734)
- 课题(43644)
- 创新(40820)
- 国家社会(40186)
- 教育部(40083)
- 科研(40028)
- 期刊
- 济(134302)
- 经济(134302)
- 研究(93944)
- 中国(53859)
- 学报(45093)
- 管理(43971)
- 科学(42614)
- 财(42435)
- 融(40651)
- 金融(40651)
- 农(40470)
- 大学(34172)
- 学学(32193)
- 教育(31585)
- 农业(27924)
- 技术(25388)
- 财经(23078)
- 业经(22314)
- 经济研究(21862)
- 经(19558)
- 问题(18100)
- 理论(17203)
- 实践(15865)
- 践(15865)
- 图书(15483)
- 技术经济(14923)
- 商业(14479)
- 科技(14334)
- 现代(14161)
- 贸(13604)
共检索到449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1995—2009年我国区域金融效率,并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从省际和区际层面衡量了我国区域金融效率差异。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效率整体水平较低,金融效率区域差异不大。金融效率及效率差异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两阶段特征,其中2002年是转折点。2002年后,各地区金融效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金融效率区域差异开始收敛。区域金融效率差异的分解结果显示,区域内金融效率差异是区域金融效率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平均贡献率超过了75%。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度量 区域差异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祎琛
本文根据资金流向,从动员储蓄的效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率三个方面选取若干评价指标,建立了区域金融效率的评价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2005-2011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金融效率进行了计量估计,同时引入了标准差指标对三大区域间金融效率差异进行度量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总体金融效率分布为: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三大地区间金融效率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区域金融效率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标准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芳 许舒雅
本文选取2000—2015年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BCC模型,对各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技术效率水平及收敛性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全国大多数省份处于科技金融规模效益递增阶段;但整体而言,科技金融投入规模相对不足;各地效率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区域间差异较大。科技金融技术效率收敛性结果显示全国及各地区科技金融技术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拓展科技金融资金渠道,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加强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金融人才素质;积极搭建科技成果孵化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因地施策,促进区域间科技金融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欢欢 刘传明
文章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科技金融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解构科技金融效率的空间差异特征,采用Kernel密度考察空间演变趋势,通过测算Moran’s I揭示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科技金融效率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科技金融效率总体区域差异整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主要来源;在Kernel密度估计中,中部地区科技金融效率空间分布相对集中,而其他地区不稳定,有强烈的极化趋势;近年来邻近省份科技金融的发展对本地科技金融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科技金融效率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潇文
文章以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从业人数为投入变量、存款为中间变量、贷款和金融业增加值为产出变量,运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效率不仅整体水平偏低,而且金融效率改善缓慢。此外,通过对我国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文章研究发现金融效率改善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效率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强;而在经济落后地区,金融效率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据此,得到了不同区域金融
关键词:
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 金融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扬 王桂
文章基于DEA模型对2015—2020年山东省16个城市的科技金融效率进行测度,同时构建Tobit模型探究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探寻了胶东、省会、鲁南三大经济圈的科技金融效率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实证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支持程度、产业升级程度对科技金融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干预程度会降低智力资本投入对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近年来山东省科技金融效率区域差异大体呈下降态势,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山东省科技金融效能,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康建华
文章以全国九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测度各地区2003-2015年金融生态环境以及信贷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对数离差均值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显示金融生态环境与信贷配置效率的差异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因此笔者认为未来区域发展应当注重改善金融生态坏境,进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秋芳 刘兰廷
中国各区域间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四大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各个区域不同指标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距,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地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主要制约着中部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区域差异 能源利用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琛 金涛 李在军 李欣
[目的]运用生态效率的方法,评判粮食生产能否协调好口粮保供、粮农保收和生态保育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以生产力和赢利性双重目标为约束,以碳排放和农田污染为非期望产出,运用DEA-SBM模型,以粳稻主产省为测评对象,分析我国粮食连年丰产期粳稻生态效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诊断生态效率的短板。[结果]2004—2018年,我国粳稻生态效率年平均值为0.858 4,无明显上升趋势,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东北稻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江苏、安徽,以及西南稻区的云南,粳稻生产处于生态相对高效水平,华北稻区和西北稻区则处于生态相对低效水平;生态效率损失主要由农化物资及排灌费的高投入,以及非期望产出的高冗余造成。[结论]我国粳稻实现高产的环境代价仍较大,全国粳稻生态效率地域差异明显,未来粳稻生产可适当向生态相对高效区域集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美君 张祖荣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支农惠农政策,评价农业保险支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选取适当指标,运用超效率(SE-DEA)模型对我国2008-2017年农业保险支农效率进行综合测度,并从省域、四大板块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等视角对农业保险支农效率区域差异程度进行分解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整体支农效率较低,区域差异明显:四大板块视角下,中部地区省际差异最小但存在扩大趋势,而东部地区省际差异最大但逐步减小;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下,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异最大,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异存在扩大趋势;多尺度视角下,区域内的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广海 冯英梅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2000-2010年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并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指标,从省际和区际层面测量了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不大;旅游产业效率及区域差异都呈现了明显的两阶段特征,以2003年为转折点,2003年之后各地区旅游产业效率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开始收敛,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内差异是旅游产业效率区域总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飞
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金融效率进行评价,测度了各省的金融效率、金融规模效率及金融业各项投入指标的相对有效度,并对各大区域的金融效率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结果揭示了金融效率的地区差异,并得出了一定的政策结论。
关键词:
DEA 区域金融 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子龙 田贵贤
研究中国区域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视角,通过构建一个综合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利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了2002—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区域金融效率发展状况,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效率时序演化呈现动态升降的特征;金融结构、金融集聚对金融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金融对外开放的作用尚不显著。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対策建议:科学配置金融资源,完善区域金融布局;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相关制度改革;提升金融集聚水平,扩大金融辐射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莉 范高乐
文章选取201对4—该2区01域7年天津市金融产业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产业集中度、区位熵、赫芬达尔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四种方法,金融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有效的测算与分析。并运用区域金融产业集聚效率进行评估,得出天津市金融产业在金融投入方面DE存A在方法中的着不足,C从C而R模型、BCC模型对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黎和贵
金融不是孤立的,它内生于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营造“资金洼地,”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不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往往造成巨额的不良资产,形成“惜贷”、“恐贷”的恶性循环局面,造成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壮大。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因素及不同层面上加以完善与改进,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靠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