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7)
- 2023(14355)
- 2022(12171)
- 2021(11138)
- 2020(9376)
- 2019(21386)
- 2018(20996)
- 2017(40985)
- 2016(22313)
- 2015(25127)
- 2014(25373)
- 2013(25395)
- 2012(24339)
- 2011(22234)
- 2010(22918)
- 2009(21779)
- 2008(21287)
- 2007(19329)
- 2006(17185)
- 2005(16177)
- 学科
- 济(100883)
- 经济(100784)
- 业(60455)
- 管理(59413)
- 企(46128)
- 企业(46128)
- 方法(39775)
- 中国(35343)
- 数学(35195)
- 数学方法(34905)
- 融(29040)
- 金融(29038)
- 农(28804)
- 银(28383)
- 银行(28350)
- 地方(28260)
- 行(27447)
- 财(25745)
- 制(22568)
- 业经(21667)
- 学(19944)
- 农业(19581)
- 贸(19288)
- 贸易(19270)
- 易(18673)
- 务(15728)
- 财务(15688)
- 财务管理(15646)
- 地方经济(15149)
- 环境(15007)
- 机构
- 学院(328670)
- 大学(327419)
- 济(139673)
- 经济(136588)
- 管理(118962)
- 研究(118359)
- 理学(100561)
- 理学院(99291)
- 管理学(97684)
- 管理学院(97051)
- 中国(95699)
- 科学(71710)
- 京(70784)
- 财(67501)
- 所(61988)
- 农(58609)
- 研究所(55812)
- 中心(55236)
- 财经(52642)
- 江(51203)
- 经(47530)
- 业大(47371)
- 农业(46027)
- 北京(45489)
- 范(44479)
- 师范(44038)
- 经济学(43988)
- 院(41920)
- 州(41793)
- 经济学院(39800)
- 基金
- 项目(207022)
- 科学(161704)
- 研究(152314)
- 基金(147914)
- 家(128913)
- 国家(127783)
- 科学基金(107458)
- 社会(96134)
- 社会科(91203)
- 社会科学(91177)
- 省(82035)
- 基金项目(77870)
- 教育(69322)
- 划(69149)
- 自然(67430)
- 自然科(65770)
- 自然科学(65748)
- 自然科学基金(64578)
- 编号(62454)
- 资助(61211)
- 成果(51952)
- 发(50293)
- 重点(47636)
- 部(45952)
- 课题(44164)
- 创(42970)
- 发展(40478)
- 创新(40358)
- 性(40043)
- 展(39838)
- 期刊
- 济(159874)
- 经济(159874)
- 研究(102646)
- 中国(69170)
- 农(54537)
- 学报(51426)
- 财(51190)
- 融(47505)
- 金融(47505)
- 科学(46993)
- 管理(42975)
- 大学(38259)
- 农业(36171)
- 学学(36037)
- 教育(35426)
- 技术(27333)
- 业经(26657)
- 财经(26498)
- 经济研究(25948)
- 经(22757)
- 问题(21776)
- 业(18826)
- 贸(18003)
- 理论(16857)
- 技术经济(16476)
- 商业(16104)
- 国际(15792)
- 统计(15400)
- 实践(15131)
- 践(15131)
共检索到513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超 张金昌
文章基于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验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随机收敛性。得出我国区域金融存在全局性的随机发散,不存在俱乐部式随机收敛。这说明我国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全国金融发展没有保持同步,这种差距随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中、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也没有保持同步发展。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波浪形曲线,而非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呈现倒U形曲线的特性。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随机收敛 面板单位根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文喜 李国平
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区域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势必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 ,实证检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采用β -收敛法检验了 198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收敛问题。结果表明 ,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和区域性的收敛特征 ,而且这种特征与金融发展政策有关。
关键词:
区域金融 收敛 β-收敛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恩 黄桂良
基于经济收敛理论,运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对广东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1978-2008年,广东区域金融发展没有出现差距自动缩小的趋势,总体上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格局,但存在条件β收敛趋势,而且山区各地市表现出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因此,促进广东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途径是:第一,加快珠三角金融一体化步伐,增强其对全省的辐射能力;第二,促进东西两翼、山区与珠三角地区的金融资源整合和金融产业合作,加快落后地区金融改革与发展步伐;第三,建立互补有序、协调发展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系,实现全省金融资源的高效运作和优化配置。
关键词:
区域金融 σ收敛 β收敛 俱乐部收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广凤
本文以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指标,运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对江苏省63个县市和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1999-2009年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1999-2007年间金融发展呈现出β绝对收敛的特征,2007-2009年略有发散特征。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不具有俱乐部收敛性,而且苏中地区各市县金融发展的差距最大,苏南次之,苏北最小。
关键词:
区域金融 江苏金融发展 收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研
文章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建立政府治理效能指数,将其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差异来源进行分解,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发展态势良好,但各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对于全国及东部地区来讲,高质量发展差异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生态文明差异;全样本及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β收敛,中部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α收敛,西部地区仅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蔚 孔荣
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地区收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状态,其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增速最快;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为明显,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α收敛、β收敛特征。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建国 林凡力
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和能源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收敛条件,并提出三个假设;然后基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和碳金融四个层面,对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我国30个省(除西藏、港澳台地区以外)分为三大区域,再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的方法,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最后运用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为:2010~2016年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存在两阶段的σ收敛、显著的空间β收敛和空间俱乐部收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区域能耗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收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向荣 马彦平 杨彩丽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已有10年。开放的金融环境在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同时,对区域金融发展差距是否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样本选择在1998-2008年期间,以2002年作为金融开放的分界点,基于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利用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两种办法研究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对区域金融发展差距有显著影响。该影响的作用程度是逐渐释放的,在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芳 许舒雅
本文选取2000—2015年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BCC模型,对各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技术效率水平及收敛性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全国大多数省份处于科技金融规模效益递增阶段;但整体而言,科技金融投入规模相对不足;各地效率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区域间差异较大。科技金融技术效率收敛性结果显示全国及各地区科技金融技术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拓展科技金融资金渠道,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加强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金融人才素质;积极搭建科技成果孵化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因地施策,促进区域间科技金融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卓熙 李思琦 祝志川
营商环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文章通过熵权TOPSIS法测算了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现状、空间差异与收敛趋势,结果发现: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其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超变密度最小;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趋势。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分布动态 地区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炳军 张文龙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在研究河南省各市(地)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得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收敛俱乐部:郑州和洛阳;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以及河南省其他市(地);结合产业集聚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孝新 孙自敏 刘戒骄
全面认识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的空间特性,为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测度2003—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其发展的区域差异大小及其来源,并采用多种收敛方法考察其收敛性特征。结果显示: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在波动中呈总体上升趋势;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差异在波动中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交替成为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备典型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分区域和分时期的收敛性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因此为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缩小区域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并通过“追赶效应”和“以高带低”拉动机制,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跨区域协同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新 刘冬 孙善祥
本文在对我国各省区2010~2014年的物流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先后构建线性回归方程和地理加权空间计量模型,最终选用模型显著性较高的地理加权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省区物流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发现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虽然整体上呈现出收敛的趋势,但是空间差异较突出;另外,我国物流发展水平平均收敛速度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平均收敛速度呈现出明显的由西向东梯度递减的趋势。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鲍建慧
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1978—2009年数据为样本,以金融相关比率作为衡量指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研究。Moran’s指数的测算表明,中国金融发展在大部分年份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Moran散点图表明中国金融发展空间辐射作用呈现下降趋势,且存在空间异质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伟 马瑞永
总体而言,1978-2002年间,中国的区域金融发展不存在着收敛,但存在β绝对收敛,同时区域金融发展还表现出了一定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区域金融发展呈现的上述收敛性特征主要是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化改革以及各个地区自身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特征及其成因,本文对中国未来区域金融的协调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