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4)
2023(10289)
2022(8532)
2021(7724)
2020(6323)
2019(14115)
2018(13773)
2017(27206)
2016(14536)
2015(16357)
2014(16392)
2013(16542)
2012(16002)
2011(14713)
2010(15396)
2009(14730)
2008(13900)
2007(12530)
2006(11664)
2005(11133)
作者
(43175)
(35412)
(35317)
(33477)
(22663)
(16931)
(16331)
(13648)
(13578)
(12735)
(12183)
(11993)
(11458)
(11407)
(11076)
(10991)
(10398)
(10394)
(10226)
(10114)
(9255)
(8713)
(8553)
(8156)
(8127)
(8026)
(7947)
(7924)
(7209)
(7095)
学科
(69877)
经济(69809)
(37984)
管理(36762)
中国(29999)
(27506)
企业(27506)
(27309)
金融(27308)
(25868)
银行(25852)
(25212)
地方(24317)
方法(22065)
(20029)
数学(19488)
数学方法(19366)
(16677)
(16356)
业经(15882)
农业(13923)
(13446)
贸易(13428)
地方经济(13335)
(13005)
(12094)
(11645)
中国金融(11331)
环境(11021)
(10331)
机构
学院(214158)
大学(212165)
(94903)
经济(92833)
研究(79460)
管理(75763)
中国(67596)
理学(62970)
理学院(62147)
管理学(61332)
管理学院(60910)
(46930)
(46565)
科学(45321)
(40915)
中心(37267)
研究所(36450)
财经(35980)
(33675)
(33620)
(32364)
北京(30746)
经济学(30383)
(30149)
师范(29872)
(28247)
(28195)
经济学院(27467)
业大(26918)
财经大学(26541)
基金
项目(129436)
科学(101546)
研究(99741)
基金(91130)
(78036)
国家(77315)
科学基金(64995)
社会(63789)
社会科(60641)
社会科学(60631)
(51640)
基金项目(47506)
教育(44507)
(43174)
编号(41509)
自然(37904)
资助(37640)
自然科(36928)
自然科学(36920)
自然科学基金(36208)
(35302)
成果(35027)
课题(29987)
重点(29837)
发展(29233)
(28781)
(28759)
(27166)
国家社会(26171)
(25723)
期刊
(113614)
经济(113614)
研究(73516)
中国(47516)
(40007)
金融(40007)
(33066)
(32201)
管理(28870)
学报(28169)
科学(27362)
教育(24998)
大学(21638)
农业(21538)
学学(20172)
业经(19452)
经济研究(18586)
财经(17853)
技术(17755)
问题(15600)
(15375)
(13007)
国际(12224)
理论(11781)
商业(11309)
实践(10560)
(10560)
(10553)
技术经济(10413)
现代(10056)
共检索到352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修华  
通过运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金融市场发展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仅表现出绝对差异,而且相对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在信贷资金运用效率上中部劣势尤为突出。回归分析也证明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有利于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刘贵生  吴兴旺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我国当前东西部经济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如果各地区间的金融发展差异仍然继续扩大,"乘数效应"的作用将使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超  张金昌  
文章基于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验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随机收敛性。得出我国区域金融存在全局性的随机发散,不存在俱乐部式随机收敛。这说明我国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全国金融发展没有保持同步,这种差距随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中、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也没有保持同步发展。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波浪形曲线,而非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呈现倒U形曲线的特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影  张雪亮  
对我国中、东、西部金融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且物流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提出在充分发挥本地区物流金融优势的同时,各区域应强化地区间的相互合作,通过完善各类物流节点的衔接、制定与国家政策及当地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物流金融发展规划,以寻求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买尔江·艾山  
农村金融发展发展的不平衡,既有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在经济发展发展的不平衡,也包括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更包括农村地区金融结构分布不合理、融资效率差异等各种问题。对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扶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整体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晨  赵文卓  
本文首先通过聚类分析,利用1 9 8 0年和2 0 1 1年两年金融产业的相关数据,描绘了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分布状态。在分析每个省份金融产业近十年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产业发展差异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计算G I N I系数测算了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志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分析了这种差距存在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并就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爱珍  
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的重大发展任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区域金融集聚发展政策,以借助金融市场的各项功能服务于经济的绿色发展。在我国范围内,金融集聚提升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体现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上;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由于地区金融集聚程度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呈现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结果不显著。因此,我国应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在区域间开展分层次金融体系建设,依托金融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推动金融集聚建设,从改善资源配置的角度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莹  汪小亚  
随着我国近几年区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发展离岸金融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省市纷纷着手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本文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金融环境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对已获得批准试点离岸金融业务的深圳、上海、天津滨海新区和海南四个省市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明确我国各区域发展离岸金融的优势与劣势,并从政府推动、模式选择、区域选择、完善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向荣  杨彩丽  
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但各地区金融发展的要素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如何从国家战略角度解决金融发展布局问题,需要深入思考。本文利用极化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设计了我国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Esteban-Ray指数的原理构造了金融发展极化指数,依据该指数对我国金融发展极化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极化现象已经出现,并且极化速度较快,金融极化与经济极化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极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极化特点有较大差异,据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黎翠梅  武蔷薇  
本文从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及功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规模总体上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农业保险市场2005年以前呈西强而中东部弱的格局;区域农村金融结构异同并存,其组织结构区域差异明显,而融资结构与市场结构三大地区雷同;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现象均十分严重,储蓄动员功能过度发挥而资金配置功能严重弱化,尤以中部为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敬  徐鲲  杜晓  
区域金融发展是否会走向收敛,其收敛的机制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本文从决定金融发展的生产者受教育程度、社会福利水平、商品交易效率、金融交易效率和地域固有因素出发,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机制,并考察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特征与变动趋势。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路径可能呈现"草帽"型特征,而改革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表现的"U"型特征只不过是市场化趋异期的片断特征,而不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全程特征。实证分析还显示,在1992-2004年,中国省际间金融发展差异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学彬  孙丽霞  方茂扬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调查分析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基础。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分析包括金融机构数量与规模、金融交易数量与结构、金融深化与金融经营环境等方面。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和粤西的比较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了两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善粤西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状况以及减少与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种不平衡性显著影响着农村区域协调发展。该文以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慧娟  
我国历来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有着明显区域差异的发展中农业大国。金融作为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中,农村金融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我国国土上的分布情况来看,在经济基础、社会文化、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笔者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