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4)
- 2023(12853)
- 2022(11115)
- 2021(10523)
- 2020(8793)
- 2019(20286)
- 2018(20140)
- 2017(39436)
- 2016(21042)
- 2015(23740)
- 2014(23853)
- 2013(23823)
- 2012(21856)
- 2011(19736)
- 2010(20017)
- 2009(18882)
- 2008(17581)
- 2007(15310)
- 2006(13756)
- 2005(12266)
- 学科
- 济(86290)
- 经济(86200)
- 管理(59751)
- 业(57487)
- 企(47041)
- 企业(47041)
- 方法(38385)
- 数学(33736)
- 数学方法(33418)
- 中国(30226)
- 融(27546)
- 金融(27544)
- 银(26456)
- 银行(26423)
- 行(25546)
- 农(22509)
- 财(22364)
- 地方(21555)
- 制(19154)
- 业经(19003)
- 学(16977)
- 贸(16229)
- 贸易(16214)
- 易(15759)
- 农业(15198)
- 务(14475)
- 财务(14411)
- 财务管理(14384)
- 理论(14007)
- 企业财务(13695)
- 机构
- 大学(301155)
- 学院(299651)
- 济(121346)
- 管理(119797)
- 经济(118600)
- 理学(103505)
- 理学院(102359)
- 管理学(100814)
- 管理学院(100265)
- 研究(99232)
- 中国(80440)
- 京(64238)
- 科学(59976)
- 财(57534)
- 所(49234)
- 中心(46406)
- 财经(46337)
- 研究所(44714)
- 农(43246)
- 江(42000)
- 经(41953)
- 业大(41777)
- 北京(41276)
- 范(39385)
- 师范(39072)
- 经济学(36660)
- 院(36198)
- 州(35575)
- 财经大学(34596)
- 农业(33810)
- 基金
- 项目(201689)
- 科学(158211)
- 研究(150723)
- 基金(145569)
- 家(125337)
- 国家(124276)
- 科学基金(106619)
- 社会(94095)
- 社会科(89244)
- 社会科学(89219)
- 省(78388)
- 基金项目(77952)
- 教育(68265)
- 自然(68122)
- 自然科(66436)
- 自然科学(66422)
- 划(65978)
- 自然科学基金(65196)
- 编号(62948)
- 资助(59947)
- 成果(51213)
- 重点(44911)
- 部(44589)
- 发(43983)
- 课题(42665)
- 创(41900)
- 创新(39075)
- 项目编号(39050)
- 教育部(38269)
- 科研(38223)
- 期刊
- 济(131267)
- 经济(131267)
- 研究(92204)
- 中国(53510)
- 学报(43366)
- 管理(43073)
- 科学(40817)
- 财(40738)
- 融(40572)
- 金融(40572)
- 农(38792)
- 大学(32857)
- 教育(32086)
- 学学(30790)
- 农业(26726)
- 技术(24977)
- 财经(21993)
- 业经(21637)
- 经济研究(21061)
- 经(18607)
- 问题(17462)
- 理论(17065)
- 图书(15839)
- 实践(15763)
- 践(15763)
- 技术经济(14182)
- 现代(14014)
- 商业(13975)
- 科技(13837)
- 贸(13523)
共检索到441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锋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深入区域金融中心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课题进行展望,期望能为区域金融中心问题的相关研究拓宽研究视角,为各地的金融中心建设实践提供比较和借鉴的可能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启富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国内已有广州、深圳、天津等近20个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之争日趋激励。对此,人们难免心存疑问,我国需要这么多区域性金融中心吗,这些城市具备基础与条件,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大垒
金融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而国际上关于金融中心的研究已相对比较成熟。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包括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集聚效应三个方面,金融中心的研究主要包括基础条件、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区域研究四个方面。通过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评得出结论:尽管金融产业集群和金融中心的地域范围和影响力不同,但两者都是金融要素集聚的结果,并且前者是后者的微观基础;一个城市要实现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必须首先建设完善的金融产业集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房朝君
本文对我国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的基本趋势进行了梳理,并通过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现状的比对分析,明确我国在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启富
金融中心是指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承担着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区域价值贮藏功能的中心区(金德伯格,1974)。根据金融中心服务(辐射)范围的大小,可将金融中心分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其中,国际金融中心可进一步划分为全球性金融中心(服务全球,如伦敦、纽约)和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服务某一国际区域,如香港、新加坡),国内金融中心可进一步划分为全国金融中心(服务全国)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服务国内某一区域)。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中心的最低等级——区域性金融中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峰华 曾贝妮
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特征,而金融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岸金融中心是在金融国际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促进资本流动与新兴金融市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离岸金融中心独特的地理分布及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离岸金融中心也开始受到地理学的关注。论文在对离岸金融中心的相关概念和发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学文献,从离岸金融中心产生的区位条件、离岸金融中心对全球和区域产生的影响、离岸金融中心与全球金融体系的互动关系、中国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最后进行总结与评述,并对中国未来如何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离岸金融中心给予展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传耿 王振波 孟召宜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级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边界区域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产业发展、空间组织结构模型、空间管治以及发展战略和对策等。这些研究多以现状的描述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省际边界区域已成为我国区域统筹发展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视探讨以“边界效应”理论为基础的边界区域经济学,深入分析省际边界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深化研究省际边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路径,加快构建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科学完善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域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子鑫 朱传耿
区域空间整合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调整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国区域空间整合的研究主要包括:空间整合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内容与目标、动力机制、整合模式及整合对策等。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空间整合研究提出了4个方面的展望:加强区域空间整合的理论研究、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空间整合研究、加强对边缘区域的空间整合研究以及深化区域空间整合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区域空间整合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敏
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活动的枢纽,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中心在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大金融辐射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热潮,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已初步具备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功能完善的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培育金融市场,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关键词:
武汉 区域金融中心 功能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耿小烬
金融集聚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提升金融效率,然而过度的金融集聚将造成金融排斥与金融脱实向虚问题,缩小经济发展空间、滋生金融泡沫,不利于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金融适度集聚与分散理论,认为实现金融资源合理分布和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布局区域性金融中心。我国金融资源分布存在东部多、中西部少的问题,区域金融资源分布严重不均,金融发展内部分异显著。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有助于实现我国金融资源合理分布,改善长期以来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对我国金融整体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凯风 张卓
金融集聚配置和资源辐射能力可以在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效率中体现,在我国27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中使用DEA三阶段模型分离内外部变量群,耦合威尔逊模型得到纯金融辐射力。综合金融辐射半径由威尔逊模型和传统因子得分构建得到,对比二者分析外部环境对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预期发展的优化。
关键词:
三阶段DEA模型 威尔逊模型 金融辐射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凯风 张卓
金融集聚配置和资源辐射能力可以在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效率中体现,在我国27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中使用DEA三阶段模型分离内外部变量群,耦合威尔逊模型得到纯金融辐射力。综合金融辐射半径由威尔逊模型和传统因子得分构建得到,对比二者分析外部环境对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预期发展的优化。
关键词:
三阶段DEA模型 威尔逊模型 金融辐射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国宏
本文构建了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评分法、因子分析法、熵权法和平均加权法对指标分别进行赋权,对国内29个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构权方法对不同城市综合评价得分和排序变化总体影响不大,但会对同一区域内实力相近城市排序产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区域金融中心综合评价得分和排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区域金融中心综合评价找到各自城市区域中心建设的着力点,在新一轮金融人才和资本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
区域金融中心 综合评价 构权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